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5分)1.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各城市间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城市性质是由该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发祥所决定的,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集中反映。2.城市灾害管理:是指为了保障城市正常的社会秩序及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借助城市防灾和抗灾基础设施,由城市政府依法组织和实施,由城市居民共同参与并采取多种手段,有计划地对威胁城市安全的各种灾害进行的预防、控制、矫正、救助等管理活动。3.城市社会保障:是指城市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城市市民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以确保城市市民的基本生活权利,从而实现城市社会安定的制度和措施。4.城市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体。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1.简述近代城市的特征答:第一,大工业城市迅速成长,城市数量猛增,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第二,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第三,城市集中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生产力,城市真正成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发展中心。第四,城市公用设施得到了普遍发展。第五,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关系对立。第六,“城市病”的产生和蔓延。2.简述我国的城市发展战略答: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起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后发优势,应在把握世界城市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立足本国实际,认真吸取其他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经验教训,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制定积极、稳妥和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第一,统一认识,制定分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二,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城市有序、健康地发展。第三,重视城市群的社会经济功能,推动大城市群建设。第四,推进市政职能转变,深化市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五,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快城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第六,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共享世界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3.简述我国城市公共事业单位享受减免征收有关税收的条件答:一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公共事业单位处于初创期。三是公共事业单位处于转型期或萎缩期。四是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事业单位或事业单位的服务项目。4.简述市政职能的依据答:一、市政绩效的内涵及特点1.市政绩效的内涵市政绩效是指城市政府实现市政职能、管理城市公共事务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和社会效能,具体包括:1)市政绩效对市政职能实现程度和结构的客观评价。2)市政绩效的主要内容:内部业绩和外部业绩(工作绩效和社会绩效)3)绩效管理包括一系列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方法及技术。2.市政绩效的特点:A市政绩效的层次性;B市政绩效管理的公共性;C理论实践相结合;D注重操作技术。二、市政绩效管理的内涵、特征和基本程序1.市政绩效管理的内涵及原则市政绩效管理过程括基本要素或步骤:1)确定发展战略和绩效计划(是前提);2)制定绩效协议和绩效计划(是第一步);3)市政绩效的监督、评估和反馈;4)市政绩效的正式评估与分析;5)公务员的奖励、培训和发展。2.市政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或特征):1)市政绩效管理应融入日常的市政管理活动之中。2)市政绩效管理的前提是城市发展战略和价值导向的明确化。3)市政绩效管理是以公务员的认同和共识为基础的契约式管理。4)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市政管理的全面、迅速和持续地发展。5)市政绩效管理强调团队精神。三、论述题(共2小题,第小题20分)1.试述我国市政改革的主要内容答:我国的市政改革是在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的市政改革主要体现在市政职能转变、市政管理手段变革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等三个方面。一、市政职能转变。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我国的市管理过程中,政府过多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行政命令实施资源配置,市场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市政管理机构庞杂,市政职能交叉、错位、越位和失位现象严重。二、市政管理手段变革。为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需要,我国各地城市政府在转变市政管理职能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市政管理手段的变革,以强化市政管理责任,规范市政管理行为,提升市政管理效率。第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概括来说,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市政公用事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市政公用事业的投融制改革。总体来看,我国的市政改革正处于稳步推进阶段,并获得了宝贵的经验。首先,在市政职能转变方面,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还不够清晰,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体制性弊端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观;其次,对市政管理手段的改革缺乏正确的认识,受传统管理手段的影响,新兴管理手段的运用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电子政务建设的形式意义大于其实质意义;第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还存在投资总量不足、投资渠道狭窄和资金效率不高等问题,同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制度规范和监管措施,各地做法千差万别,也容易滋生腐败行为和“黑幕”交易,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2.试述善治城市的概念及其给城市治理模式带来的改变答:治理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缺陷,而有效的治理必须建立在国家和市场的基础之上。它是对国家和市场手段的补充。从统治走向治理,从善政走向善治就成了完善治理结构和建立有效治理的必然趋势。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善治的基本要素民括合法性、法治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有效性、参与性、稳定性、廉洁性和公正性等方面。善治城市不仅带来市政管理理念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市政管理的制度创新,引发了城市治理模式的重构。主要包括1、推动城市治理结构的变革。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治理结构,政府已不是唯一的角色,各种百政府组织成为重要的治理主体,它们不但承担社会公共事务治理功能,还能够独立地实施治理活动。2、引发城市治理手段的转变。城市治理不再是依靠政府权威和行政命令的单向控制。通过与社会、公共部门与民间机构的合作来实施对城市公共事务有效管理,提高城市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效率,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3、推进公民社会的培育过程。公民社会是建设善治城市的基础,是国家和政府之外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因而,培育公民社会的关键和核心内容是创造良好的机制和宽松的社会环境,促进民间组织或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4、深化政府再造,提升城市政府治理能力。政府再造是对政府组织体制实施的根本性转型,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和体制。政府再造并非否定政府在城市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而是以提升城市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创建竞争型政府以提升城市政府的治理能力。
本文标题:福师大市政学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284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