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网络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姓名:王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律·经济法学指导教师:王妍20090430网络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作者:王莹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相似文献(6条)1.学位论文李昱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2003文章由序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序言阐述了对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进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不仅会有助于丰富并充实目前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理论,而且也会为解决中国网络银行监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实现网络银行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一章是对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设定的必要性的分析,其目的旨在为后三部分的论述提供立论前提.该章分为三个层面:网络银行的一般原理、网络银行风险的特殊性、传统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作者首先指出该论文所研究的网络银行的具体内涵,并阐述了网络银行的运行原理.在此基础上引出对网络银行风险特殊性的分析,其主要体现在网络银行的技术风险和业务风险两方面.正是这种风险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银行的监管模式、监管体制、监管原则等内容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设定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成为了必要.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美国、欧洲、英国、香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在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方面的实践,他们已经在这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作者总结了上述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在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监管法律体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将为中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可借鉴的启示.第三章主要对中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框架,但是在监管目标、监管具体制度、监管法律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这些不完善之处将会为网络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为了保障客户利益和网络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就需要对现存的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就上述问题进行完善.第四章根据网络银行业的自身特点,以及国际实践的经验,作者对中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具体建议:将保障客户的利益置于监管目标首位;实行功能型监管;加强他律性监管与自律性监管、内控机制的紧密结合;建立多层次的监管法律体系,其中要制定一部《网络银行法》,系统规定网络银行监管方面的法律问题;对市场准入监管制度要按照银行从事的业务性质的不同制定准入的立法原则,并应当将从事网络银行业务的主体进行分类;对谨慎性监管的原则、方式以及具体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还应当通过签订国际协议、修改国内立法、设立相关机构、协调国际措施等手段来加强网络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结束语:强调中国应当将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纳入到网络银行风险体系中进行研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吸收成功的经验,不断的健全中国的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2.学位论文许廉菲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2007自1995年美国成立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即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简称SFNB)后,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网络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作为新兴事物的网络银行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其在网络经济交易等过程中彰显了传统银行难以媲美的功能优势。但网络银行的虚拟性、瞬间性,使银行风险更具复杂性和蔓延性,显露了现行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缺损,给银行业的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通过深入研究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理论,改变或调整金融监管理念、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成首当其冲的任务,以期能维护社会公众对网络银行的信心,从而建立规范经营、公平竞争的金融秩序。本文正以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发达国家网络银行的成功监管经验进行比较研究,在检视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现实情况的前提下,以法律监管为视角就如何构建我国网络银行监管制度做了探索性研究,以期能回应我国的网络银行监管制度建设的需求。全文共四万字,分五部分,由导言及正文四章组成。第一部分,即本文的第一章,本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揭示了研究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研究的主要方法。为了审视学术界对网络银行法律监管研究进展,就学术界中对本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梳理和评析,并明确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和可以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即本文的第二章,本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网络银行监管的理论基础。首先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出发,明确对网络银行实行监管的理论基础。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金融改革,刺激金融业竞争的同时,也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网络银行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加强监管,以化解其不利的一面:其次主要阐释网络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以突出网络银行所具有的新特征,为网络银行必须加强法律监管作理论铺垫;再次,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对网络银行给传统商业银行的监管目标、监管体制以及监管内容带来的挑战进行系统的分析,为网络银行监管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奠定理论基础;最后是对此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小结。本章旨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以为后文的深入分析确定总纲和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即本文的第二章,本部分内容主要对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进行检视及评析。首先对网络银行监管在我国的立法现状进行概括性介绍,指出我国已初步建立网络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其次从网络银行监管目标、监管体制、监管内容三个方面,对我国的相关具体法律制度进行深入剖析,指出现有制度存在的不足和亟待完善之处,并进行了总结。第四部分,即本文的第三章,本部分内容主要为国外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比较及评价。本章对国外网络银行监管的模式进行介绍、区分和评价,着重介绍了国际上网络银行较为发达的美国、欧盟等国家、地区的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现状。本章首先将网络银行监管模式区分为美国模式和欧盟模式,并分别从监管体制、监管目标、监管内容三方面加以详细考察;其次,对这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评析,阐释了由于网络银行发展阶段的差异、历史上形成的法律传统和监管理念的不同对监管制度上的影响不同。本章旨在通过对两种模式的异同以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为下文提出的观点提供相关依据。第五部分,即本文的第四章,本部分内容阐述了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建议,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及畅想,也是笔者观点最为集中体现的一章。本章落脚于我国的具体实际,在阐明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现状,并借鉴国外立法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构建与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建议,即设定正确的网络银行监管目标;建立互信、协调的网络银行监管机制:建立灵活的网络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构建有效的网络银行市场营运制度;构建谨慎的网络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是银行法律规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外金融机构的大举进入以及我国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络银行的发展必然要求我国现存的法律体系进行一系列的重大变革,而目前我国对网络银行系统而有效的监管法律制度尚缺损,在理论层面上也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构建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所做出的一些试探性的研究,希望能有抛砖引玉的功效。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在银行法律规制研究中是一个重要课题,也吸引了学界的关注。在笔者看来,目前涉及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文章,大多较为松散性、非系统性的探究,且学者们在对我国的国内环境、法律传统等因素与国外的差异的比较论证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本文系统开展了对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研究,强化了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的现状分析;同时在选择我国监管模式的问题上,本文并不是简单地选择哪种模式,而是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策略,这可谓本文研究视角和思路上的略微创新。本文的不足在于:本文在分析借鉴外国模式基础上,对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改革的方向,提出了现阶段可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及相关法律制度构建的可行性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3.学位论文王德勇网络银行运营中的风险管理2008银行业自17世纪形成以来,始终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银行业沿袭多年的经营范围、运作模式、管理理念和竞争格局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银行如何在网络经济环境下进行生存,是摆在我国银行业面前的严峻课题。网络银行是技术进步与金融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空前的负面效应即网络银行风险。网络银行这一全新的金融运作方式将为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网络银行作为21世纪世界金融业的主导模式,其低廉的成本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银行代表了现代银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盈利空间。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终结,对外资银行享有与中国银行业同样的国民待遇,依据中国的金融法规合法经营、合理竞争,将允许外资银行办理城乡居民的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将大举进入我国并在境内从事人民币业务,他们将以先进的技术手段、管理方法和全球资本经营的经验,向国内银行发起强有力的冲击。特别是凭借其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以弥补其网点规模的不足,网络银行将成为信息经济时代银行竞争的前沿阵地。可以说,谁占据了网络制高点,谁就在未来的银行竞争中占尽先机。而外资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方便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在网络银行发展模式、风险控制和监控水平以及监管体制都较为健全,而我国的网络银行还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网络银行发展理论和实践中都还都诸多难题需要解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中资银行必须在网络银行这一领域进行金融创新,以技术创新带动银行的各项工作改革,进行管理创新,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网络银行不是银行计算机系统的简单延伸,而是现代高科技与传统金融业的有机结合体,是金融业务创新的必然结果。网络银行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整个银行业运行的模式和规则,还影响着微观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的思维观念、行为模式。然而技术革新在为银行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各种相关的经营风险。网络安全问题不断显现和激化,使得网络银行风险管理成为影响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理论界对网络银行风险及其管理这一新的课题研究讨论还十分缺乏,为了有效控制网络银行的风险,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索解决网络银行风险管理的途径。网络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存在不同的特性,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在网络银行风险进行管理上不尽适用.由于我国网络银行正处在发展的初步阶段,相关的风险管理体系正处在探索之中,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当前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技术安全管理不完善,安全认证系统不统一;网络银行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不完善,难以保证网络银行的规范运行;技术水平落后;信用征信体系尚未建立,缺乏严格的信用制度保障;管理规则缺乏,管理体系不健全等。网络银行风险管理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选择对网络银行运营所面临风险·的识别,实现风险监控与预警,进而根据不同的风险选择不同的防范和处理方式、手段,最大限度地控制投入成本,保障网络银行整体安全性,从而使网络银行能以最小的成本、最高的安全性来确保其正常规范运营。笔者认为,对网络银行运营中存在的风险,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管理:一是从对网络银行运营中存在风险的防范和监控的视角,通过建立健全网络银行风险的监控体系,实现对其运营中风险的动态监控、风险预警,进而根据不同的风险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方法,将银行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另一方面从监管是角度来进行风险管理,通过银行自身和外部监管机构对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日常运作和市场退出进行监管,对网络银行的风险进行严密的监控,从而实现预防、控制和管理风险。同时,我们应该为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构建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技术安全标准的应用等
本文标题:网络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