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意义分析
龙源期刊网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意义分析作者:余亮来源:《求知导刊》2014年第10期摘要:国家从2010年开始了新一轮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高校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高校在利用和管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中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高校对专项资金运用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判断专项资金是否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和配置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关键词:专项资金;绩效;评估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的重要性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突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实现这一目标,财政资金对教育的投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4月,财政部制定并下发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0〕21号文件),2010~2012年间全国共计650多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从中央财政获得数额庞大的专项资金支持。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于高等院校的绩效考核,就我国而言,首个正式的报告是出自《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通过对这些学校具体的绩效考核,评估出约有50%的高校所表现出来的均是“投”远大于“产”。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对于自身绩效的考核与控制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并探讨一个热门话题——高校究竟应不应该把绩效纳入到自己的工作范围中。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在全世界普遍由政府扶持,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因此如何拨款,额度如何确定就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在欧美国家中,也有着多种模式:首先,以法国为主要代表的前提程序式。此模式必须有独立评估的第三方机构,第三方的评估报告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最终的拨款额度。其次,以英国为代表的分等赋权式。这种方法着重于将评估的分值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严格按照等级制度进行拨款。最后,还有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代表的指标介入式。以上所有的国家的方法为典型的绩效预算法。方法即典型的绩效预算。龙源期刊网国内高校绩效评价结果主要运用在三个方面:一是应用在高等学校财政拨款方面;二是改善高等学校预算和资金的管理方面;三是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布局提供参考。二、专项资金使用中的衍生问题“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到来毫无疑问给全国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从中央的发文来看,“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计划明确中央财政将在原“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资金投入,并适当扩大支持高校的范围,支持地方高校的重点发展和特色办学,以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质量。因为缺乏有效地绩效评价体系,高校和主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则往往流于形式,造成了专项资金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三、高校建立绩效评估的现实意义分析我国目前基本上建立了财政经费为主、个人成本分担、多渠道筹措社会教育经费相结合的高等学校投入体制。但伴随着我国高等学校体制的改革,高等学校财政投入的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财政供给在总量上无法满足高等学校的超常规的战略发展,出现了诸如为了高等学校为了规模发展而高负债运行的债务问题。另一方面,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低下,又成为饱受诟病的问题。正是基于以上两种问题,如何提高高等学校绩效水平才成为当务之急。如何把中央支持的专项资金用好并产生应有的效益,首先,需要地方高校加强项目科学论证、建立科学的管理办法和健全完善的制度以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其次,要促进高等学校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与完善,帮助高等学校内的相关负责人将重心转移到预算投入的运营效率上。最后,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绩效考评,不单单只是针对个别财务指标进行相关的度量与研究,而是要从整个高等学校的运营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探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促进高等学校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与完善,并通过绩效评估手段保证高等学校的公平与效率。参考文献:[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54.[2](美)萨谬尔森.经济学(中册)[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06.(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本文标题: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意义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1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