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基于RFID技术图书馆图书定位
基于RFID技术图书馆图书定位郭慧君材料系研一2012-12-15图书馆传统的索书过程是读者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上查询到所需图书,并记录下该图书的索书号和馆藏地,再根据索书号到对应馆藏地的书架上查找。但是,如果图书被挪离原来的位置,读者就会找不到它,该书就很可能成为死书,死书不仅仅是对文献资源的浪费,更会引起读者对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质疑,损害图书馆的形象。为防止乱架和死书,很多图书馆要求读者使用代书板,然而代书板的使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图书乱架。理想的解决方法是能够对图书进行实时定位,知道它每一时刻的准确位置,这样不管它被放在哪个书架上,都不会变成死书。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和RFID技术的出现为这种设想提供了可能。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来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它诞生于二战,最初用于军事目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为商业应用,目前已得到很大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物流系统、交通监控、邮件追踪、仓储管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停车场管理、门禁系统等领域,在图书馆方面的应用以北美地区较为成熟,主要应用于贴标签、自助借还书、自助分类、自助盘点、电子门禁、馆际互借等方面RFID标签读写器天线中间件应用软件RFID射频识别技术基本组成RFID系统基本组成:电子标签(Tag,即射频卡):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标签含有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RFID电子标签可以按照内部是否装有电池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类型,有源标签因为自身包含电池,体型大,难以嵌入到图书中,因此本文中的电子标签使用无源标签。天线: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传递射频信号。读写器:读取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控制终端:用于接收读写器收到的电子标签的位置信号,根据一定的算法判定电子标签所在的具体位置。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读写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无源电子标签进入该射频信号的产生的磁场区域后,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将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发送出去,读写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控制终端进行有关数据处理。控制终端有一个图书定位系统,该系统根据标签发送的信息(如图书的题名、索书号等)进行匹配,如果匹配到所需图书,就自动对其进行定位,如果标签中的信息与所需图书信息不匹配,则认为该标签信息无效,继续匹配下一标签传回的信息方法概述读者首先通过能上网的移动终端(如手机、阅读器、平板电脑等)访问图书馆OPAC系统,进而由图书馆OPAC系统向图书定位系统发起图书定位请求,图书定位系统利用RFID系统来定位图书,并把定位后的空间信息转换为位置信息,通过移动终端反馈给读者
本文标题:基于RFID技术图书馆图书定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4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