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保护与帮助第一节保护与帮助的作用和意义一保护与帮助的意义(一)保护与帮助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保护与帮助能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信心,保护与帮助能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当练习中发生意外时,可以使练习者化险为夷,预防事故的发生。(二)保护与帮助是缩短教学过程的有效手段,它能促进学生正确地体会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有利于尽快地建立动作概念。(三)保护与帮助是体操教学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保护与帮助是体操教学的基本技能之一,是每个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是衡量一个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技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这一技能。(四)保护与帮助,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保护与帮助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五)保护与帮助可促进体操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设计和发展任何一个难新动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要尽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进行练习。二、保护与帮助的作用(一)保证人身安全(二)提高练习效果(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第二节保护与帮助的种类及其方法他人保护保护自我保护利用器械的保护保护与帮助直接帮助帮助间接帮助利用器械的帮助一、保护练习中,借助他人、依靠自身或利用器械设备,以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叫保护。它包括发生危险时的安全措施、末发生危险时的预防措施,包括自我保护措施及他人采取的安全措施。(一)他人保护:练习者由于技术不正确或意外原因而出现危险时,保护者及时采取摆脱其危险的安全措施,叫他人保护。(二)自我保护:一般有以下几种;1.采取紧握或换握器械的方法。2.及时地停止练习或从器械上跳下来。3.利用惯性顺势做屈臂、团身、滚动、滚翻或下蹲等动作方法,以减缓对地面的冲击力。4.改变身体姿势或动作性质。5.采用转体的方法,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三)利用器械设备的保护:借助于沙坑、稻草坑、海绵坑、各种垫子和腕套、护掌、护腕、护肘、护踝、护膝和护腹等器械设备,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二、帮助在练习过程中,给予练习者以助力或利用信号、标志物和限制物等,使其更好地体会动作要领,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叫帮助。(一)直接帮助:帮助者给练习者以直接的助力叫直接帮助。直接帮助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通、最简便、最常用的帮助方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托、顶、送、挡、搓、拨、扶、推、拉、提、按等手法。这些手法,在实际运用时,应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动作、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所做动作出现的具体情况,采用某种单一的或综合性的手法来进行帮助。(二)间接帮助:帮助者不直接给练习者以助力,而是通过信号或使用标志物和限制物等手段,提示动作要领、指示和限制动作方向位置,从而达到建立正确动作概念、改进动作技术或提高动作质量的目的叫间接帮助。1.信号:包括语言、呼声和击掌等。使用时,语言要准确,信号要及时、响亮。2.标志物:是用绳、竿、球、手帕等醒目的物品,指示运动的方位、标志动作的幅度,使其建立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3.限制物:是用绳、球、棍棒、手帕等醒目的物品,限制其动作的活动范围,以保证动作质量,使其正确地完成动作。(三)利用器械设备的帮助:借助于各种形式与高度的保护凳、保护腰带和保护滑车等器械设备,以达到帮助的目的。三、保护与帮助的关系(一)二者的区别首先保护与帮助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保护是练习中,借助他人、依靠自身或利用器械设备,以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叫保护。帮助是在练习过程中,给予练习者以助力或利用信号、标志物和限制物等,使其更好地体会动作要领,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这种区别在国际体操比赛评分规则上体现的很明显,主要区别在于练习者做动作时是否得到直接外力的援助和语言提示。比赛时,在规则允许有保护者上场的项目有单杠、吊环、双杠、跳马。只要保护者触及了正在完成动作的运动员的身体,不论主动还是被动也不论比赛者是否得到助力都被视为帮助,都要被扣0.2分,只允许一个上场保护,若有第二个教练员在器械旁,不管帮助与否都要扣0.2分,和运动员说话也要扣0.2分。其次从功能上看二者也有区别,保护是一种安全措施,主要目的是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在训练和比赛时保护者观察运动员做动作,一旦发生危险及时扶救这时保护便转化为帮助。而帮助主要是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使练习者完成独立完成不了的动作,有利于提高动作的质量,克服连接的困难。(二)二者的联系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作用互相渗透。保护中有帮助,帮助中有保护,因为有可靠的保护能帮助学生消除思想顾虑,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去思考动作的技术要领,有利于帮助动作的完成,而正确的帮助本身就是一种可靠的保护,通过帮助能正确的体会技术要领,较顺利地完成动作,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第三节保护与帮助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一、不同阶段保护与帮助的运用(一)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动作显得吃力、紧张、不协调,缺乏控制力,出现一些不应有的错误,甚至伴有恐惧害怕心理。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取得感性认识,在学生体会动作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直接帮助的方法,逐步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改进不合理的动作技术,树立学好运作的坚定信心。(二)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通过练习,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处于分化阶段,紧张、不协调、动作技术不合理等现象已逐步消失,使动作变得比较准确、轻松,但还不够熟练,不能运用自如。因此;应继续强化动作的正确技术,进一步消除多余的动作。在此阶段,保护与帮助应交替进行,并逐步向间接帮助和自我保护过渡。(三)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这个阶段,大脑皮层兴奋过程高度集中,内抑制相当牢固,形成了动力定型,动作表现轻松自如、准确熟练,已达到自动化程度。这一阶段,主要采用保护,最后达到完全脱保,独立完成动作。二、运用保护与帮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站位要合理:(二)部位要准确:(三)时机要恰当:(四)助力要合适:(五)方向要正确:三、如何正确处理保护与帮助和独立完成动作之间的关系脱保:在体操动作学习过程中,当技能、技巧一旦形成,就应择时脱离助力而试行独立完成,此过程就谓“脱保”。脱保是对练习者的一种必要的心理训练措施。目的在于建立独立完成动作的信心,使运动技能形成从分化阶段及时向动力定型阶段过渡。1.脱保的条件:脱保一般是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分化阶段后期,时机的选择应具备下列条件。1)动作基本掌握,在帮助下已具备有极高的成功率。2)对完成动作有充分的信心,并具有强烈的求试心理。3)凭帮助者操作时的感觉,确认已具有独立完成的能力。4)对可能失误的情况已作充分的估计,并具有果断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能力。2.脱保前的准备工作1)对拟脱保的动作,在脱保的前数次训练中就应有逐渐减小助力,充分估计其独立完成的能力。2)试行脱保应事先列入训练课的计划内。对课的组织,项目顺序,进行方式等应根据练习者的特点作具体安排。3)应具体分析练习者的个性特征。对性格外向者应稳定其情绪,避免鲁莽从事;对性格内向者,要尊重个人意见,进行诱导、鼓励。4)在临脱保前,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重点的提示动作关键,并使练习者默念动作过程及要领。5)事先安排和仔细检查场地器械;认真落实保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第四节保护与帮助应具备的条件一、保护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二、保护者要熟悉动作的技术,掌握正确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三、保护者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做到区别对待第五节体操教学中的防伤措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维护和增进学生健康,防止运动创伤的发生,教学中,除采取积极的保护与帮助措施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遵守教学原则二、严密课的组织三、准备活动应充分四、合理安排运动量五、重视骨干培养六、加强医务监督七、健全检查制度作业题:1.保护与帮助有何区别和联系?2.保护与帮助怎样分类?3.自我保护有哪些方法?4.为什么说直接帮助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帮助方法?5.体操中的防伤措施有哪些?6.为什么要学习保护与帮助?它在体操教学训练中有何重要意义?7.在运用保护帮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8.结合个人体会试述对保护帮助者的要求.
本文标题: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5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