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第三章-康复治疗技术-第一节-物理疗法
第三章康复治疗技术第一节物理治疗(PT)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是使病、伤、残者身心健康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也是病、伤、残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康复治疗常与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等临床治疗综合进行。康复治疗前应先对病、伤、残者进行康复评定,然后根据其康复需要与客观条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综合的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通常以康复医师为主导,康复专业治疗师和相关临床医学科研人员共同协作或组成一个康复治疗组来完成,并在治疗实施的过程中根据病、伤、残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小结、调整治疗方案,直到治疗结束时为止。康复治疗的内容丰富,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康复护理、文体疗法、职前训练、社会服务等多种疗法。本章着重介绍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和康复工程。前言应用物理因子治疗病、伤、残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既包括利用力、电、光、声、磁、热、冷等人工物理能进行治疗的方法,也包括利用空气、日光、气候、海水、矿泉水、泥、沙等自然因素进行治疗的方法。在习惯上,自然的物理疗法归入疗养学范畴,通常所称的物理疗法是指利用人工物理能的疗法,常简称为理疗。利用力能的物理疗法的名称与归属目前尚不统一,有称治疗性运动、医疗体育(简称体疗)。有将主动的运动疗法归为主动的物理疗法、电、光、声、碰、热与被动运动等物理疗法归为被动的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无创、无痛苦、舒适,一般无不良反应,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病、伤、残的病理过程和功能障碍,确有良好疗效,而且设备价格不高,操作简便,便于设置,易为患考接受。物理治疗八压力疗法七冷疗法六石蜡疗法五磁疗法四超声波疗法三光疗法二电疗法一运动疗法一、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又称治疗性运动,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和/或治疗者的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和/或被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康复医学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一)分类•主动运动随意运动助力运动抗阻力运动•被动运动•等长运动•等张运动向心性等张运动离心性等张运动•等速运动还有放松性运动、力量性运动、耐力性运动、局部运动和整体运动、徒手运动和器械运动。(二)治疗作用运动疗法是按照科学性、针对性、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改善患者已经丧失或减弱的器官功能,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其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2.增强心肺功能3.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4.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5.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三)临床应用1.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性瘫痪、脊髓炎症或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神经衰弱等。2.运动器官疾病包括四肢骨折或脱疽、脊柱骨折、关节手术后、颈肩腰腿痛、脊柱畸形、关节炎、烧伤后疤痕形成、骨质疏松等。3.内脏器官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支气管炎、哮喘、内脏下垂、消化性溃疡、内脏手术后等。4.代谢障碍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5.其他肿瘤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艾滋病、戒毒后等。(四)常用运动疗法★传统运动疗法技术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神经生理治疗技术神经发育疗法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PNF技术运动再学习疗法1.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活动技术主要用于改善和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利于患者完成功能性活动。常用的方法根据是否借助外力分为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和被动运动3种;根据是否使用器械分为徒手运动和器械运动两种。2.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是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僵硬、可逆的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疼痛的一门康复治疗技术。关节松动技术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类似于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手法治疗(推章术或按摩术),但在理论体系、手法操作及临床应用中,二者均有较大的区别。治疗作用主要有: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本体反馈。临床应用:适用于任何因力学因素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3.软组织牵伸技术牵伸(或牵拉)是指拉长挛缩或短缩软组织的治疗方法,其目的主要为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发生不可逆的组织挛缩,预防或降低躯体在活动或从事某项运动时出现的肌肉、肌腱损伤。牵伸有手法牵伸、机械装置被动牵伸和自我牵伸等。临床应用:凡是由于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瘢痕形成,引起肌肉、结缔组织和皮肤缩短,关节活动范围降低均可采用牵伸治疗。第1篇:财务工作总结一、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是我部的本职工作,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记帐,登帐工作越来越重要。为提高工作效率,使会计核算从原始的计算和登记工作中解脱出来。我们在年初即进行了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经过一个月的数据初始化和三个月的手机结合,全体财务人员全都熟练掌握了财务软件的应用与操作,财务核算顺利过渡到用电算化处理业务。这为财务人员节约了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数据的查询功能,为财务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财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财务部一直人手较少,但在我们高效,有序的组织下,能够轻重缓急妥善处理各项工作。财务部每天都离不开资金的收付与财务报帐,记帐工作。这是财务部最平常最繁重的工作,一年来,我们及时为各项内外经济活动提供了应有的支持。基本上满足了各部门对我部的财务要求。公司资金流量一直很大,尤其是在8月至12月收缴销售款的期间,现金流量巨大而繁琐,财务部邹治和胡蓉两位同志本着认真,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各项资金收付安全,准确,及时,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全年累计实现资金收付达3757万元。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最终都将以财务数手法牵拉分离牵拉长轴牵拉机械装置牵拉腕屈伸牵引架分指圆规伸指牵引架4.肌力训练技术肌力指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力下降的原因很多,有年龄增加、废用性肌萎缩、神经系统疾病和肌源性疾病等。增强肌力的方法很多:●根据肌肉的收缩方式可以分为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根据是否施加阻力分为非抗阻力运动和抗阻力运动。非抗阻力运动包括主动运动和主动助力运动;抗阻力运动包括等张性、等长性、等速性抗阻力运动。由于人体各关节的每一运动都是由几组肌群分工合作,而不是由一块肌肉单独收缩完成,因此,康复治疗中的肌力训练通常是训练肌群。肌力级别与肌力训练方法的关系肌肉收缩的运动形式1.等张抗阻练习2.徒手抗阻训练3.等长抗阻训练1237.牵引疗法(1)定义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通过外力(手法、器械或电动牵引装置)对身体某一部分或关节施加牵引力,使其发生一定的距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2)牵引种类根据作用部位分:脊柱牵引和四肢关节牵引;根据牵引的动力分:手法牵引、机械牵引、电动牵引;根据牵引持续时间分:间歇牵引和持续牵引;根据牵引的体位分:坐位牵引、卧位牵引和直立位牵引。康复医学种主要用脊柱牵引,脊柱牵引又分为颈椎牵引和腰椎牵引。(3)脊柱牵引的治疗作用①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损伤的软组织修复,促进水肿的吸收和炎症的消退。③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矫治脊柱后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是脊柱后关节嵌顿的滑膜复位或有助于关节轻微错位的复位改善或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④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改编突出物或骨赘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减轻神经根受压,改善临床症状。(4)临床应用颈椎牵引——颈部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颈、肩、臂综合征;颈、肩、上臂、肩胛肩部结缔组织炎、肌肉风湿等症,尤以背部、脊柱旁的肌通、僵硬为主诉者;经椎外伤后恢复期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腰椎牵引——椎肩盘突处、椎间盘变性、变形性脊椎病、及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腰痛及坐骨神经痛。6.神经发育疗法神经发育疗法是一类改善脑组织病损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技术。它是依据神经系统正常生理机能及发育过程,即由头到脚、由近端到远端的发育过程,运用诱导或抑制的方法,使患者逐步学会如何以正常的运动方式去完成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方法。其典型代表有: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和Rood技术等。这些技术特别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损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如脑瘫、偏瘫等疾患。7.运动再学习疗法(MBP)运动再学习疗法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他强调患者主观参与和认知重要性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的运动学习方法对患者进行教育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一套方法。此法主要用于脑卒中患者,也可用于其他运动障碍的患者。MBP由7部分组成,包含了日常生活个的基本运动功能。分别为:①上肢功能;②口面部功能;③仰卧到床边坐起;④坐位平衡;⑤站起与坐下;⑥站立平衡;⑦步行。治疗时根据患者存在的具体问题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部分开始训练。二、电疗法应用电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电疗法。电流频率的基本计量单位为赫兹(Hz)、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各级之间按千进位换算:1KHz=1000Hz1MHz=1000KHzlGHz=1000MHz电疗法通常分类以下几类:●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低频电疗法(1-1000Hz)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中频电疗法(1KHz-100KHz)等幅正弦中颇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高频电疗法(100KHz-300GHz)短波与超短波疗法分米波与厘米波疗法毫米波疗法(一)直流电疗法与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直流电是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以直流电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直流电疗法。借助直流电将药物离子导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1.治疗作用(1)直流电:①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②改变组织含水量③改善局部营养和代谢④电解作用⑤抗菌作用⑥溶栓和使血管再通的作用⑦促进骨折愈合⑧影响神经兴奋性。(2)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兼具直流电与药物的作用。电解质溶于水中时发生电离现象,根据电学“同性相斥”的原理,药物阳离子在阳极下导人人体,阴离子在阴极下导入人体。药物离子经皮肤上的汗腺、皮脂腺管口或粘膜、伤口的细胞间隙进入人体,导入的药量不多,一般在皮下lcm以内的深度形成“离子堆”,在局部存留数小时至数天,因此作用表浅而缓慢,但局部药物浓度较高,局部产生治疗作用。导入的药物也可随血液、淋巴液进入远隔部位产生作用,或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或穴位经络产生治疗作用。2.治疗技术衬垫法电水浴法眼杯法★离子导入用药的选择:①易溶于水,易于电离、电解;②明确需导人的有效成分及其极性;③成分纯,不得同时应用几种药物或单味、多味中草药煎剂,或阴阳极交替导入;④局部应用有效。由阳极导人的常用药物离子有钙、锌、普鲁卡因、维生素B1、透明质酸酶、黄连素等。由阴极导入的离于为碘、氯、溴、维生素C等。3.临床应用周围神经伤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病、关节炎、慢性炎症浸润、慢性溃疡、血栓性静脉炎、瘢痕、粘连、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慢性盆腔炎等。(二)低频电疗法应用低频脉冲电流(1000Hz)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低频电疗法。1.生理和治疗作用①兴奋神经肌肉组织;②镇痛;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⑤促进骨折愈合;⑥消炎;⑦催眠。前三种是主要作用。2.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经皮电刺激疗法)是应用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体表某一部位,刺激感觉神经,以减轻或消除疼痛的疗法。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镇痛,治疗各种痛症。3.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体操疗法)(1)定义:以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肌肉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2)治疗作用:对失神经支配而发生变性的肌肉进行合适的电刺激,可以引起肌肉收缩,改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从而可延缓患肌萎缩,防止纤维化和挛缩;并可促进神经再生,恢复神经传导功能。(3)临床应用:下运动神经元伤病引起的弛缓性瘫痪、废用性肌萎缩。4.功能性电刺激疗法(1)定义:功能性电刺激(FES)是用电流刺激丧失功能的器官或肢体,以所产生的即时效应来代替或纠正器官或肢体的功
本文标题:第三章-康复治疗技术-第一节-物理疗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6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