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
如梦令李清照富安中学刘瑛富安中学刘瑛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就叫“如梦令”。关于“词”的常识1.f4v品唱富安中学刘瑛【词简介】词:文体名,是一种文学体裁,是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源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富安中学刘瑛【词牌简介】◆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常见的词牌有:如梦令、忆江南、卜算子、浣溪沙、采桑子作者简介: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寓故国黍离之悲,情调感伤。给辛稼轩、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的影响。李清照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现传《漱玉词》。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朗诵富安中学刘瑛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注释沉醉:大醉。兴尽:兴致尽了。归路:回家的路。藕花:荷花。争渡:这里指奋力划船渡过。滩:河滩。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具体什么时间?分别从词中哪个词语可看出?3词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从哪个词可看出?4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夏季.黄昏)2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哪个字说明这件事难忘?(“藕花”“日暮”)(常记)(常)(愉快.欢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沉醉)思考与讨论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欣赏词的表现美品读与背诵游览溪亭,饮酒赏景,叫人流连忘返,兴致那么高,酒喝得那么欢畅,直到黄昏时候,竟至于“沉醉不知归路”。待到兴尽,方才回舟,在“沉醉”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荷塘深处方始发觉。急着寻路回家,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渡)”,声音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词欣赏富安中学刘瑛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富安中学刘瑛古人有“诗中有画”的说法,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甚至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读读这首词,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富安中学刘瑛我感受到了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好胜的少女的天性。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读到“惊起一滩鸥鹭”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活力。富安中学刘瑛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惊:衬托夜静,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晰。富安中学刘瑛《如梦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文标题: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85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