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试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试题班级姓名成绩题号卷面分积累运用阅读感悟习作天地总分卷首语:第二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就来给自己做个测试吧!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展示出自己真实的水平!相信你一定能行!如果答卷的同时,做到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还有五分的卷面分呢!一、积累运用。1、我是一个小小书法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下列词语。làyuèchūxúnzhǎnlǎnsuànbànfěicuìzábàn()()()()()zhēngróngduànliànǒuěrkōngxū()()()()2、我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给画线字的正确读音打上√,给孪生字组词。鸿鹄(húgào)搔痒(sāònáo)奇葩(pābā)贮藏(zhùchú)蜡()栗()萎()翻()醋()栗()委()番()3、看看我的词语收藏夹,我能补充完整。()不胜()哄()大()铺()盖()蜂()而()肃()起()莫名()妙语()()长惊心()()我还能用我喜欢的一个词语写一句具体、生动的话!我也会变魔术,让下列词语变得更美、更具体。(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地跨过()的姿态()地憎恨()的乐曲拼命地()香喷喷的()4、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1)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爱美的天性,而且能歌善舞。()(2)客家民居的特点是多起竹楼,傍水而居。()(3)《学弈》一文选自《列子·汤问》。()(4)老舍写的《北京的春节》一文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介绍了节日的风俗。()5、我能写出下列节日的农历时间。除夕()重阳()元宵节()端午节()6、我的记性也不错,我能填的又正确,又工整。(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____。(2)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3)(),天下物无全美。(4)过去的日子如(),被()了;如(),被初阳蒸融了;(5)王安石的《元日》写的是()(注:填哪一天)二、阅读感悟。1、开卷有益,读文言文,解释画线的句子。孔融让梨(唐)李贤兄弟七人,融第六,幼有自然之性。年四岁时,(1)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2)我小儿,法当取小者。”(3)由是,宗族奇之。(1)(2)(3)2、读现代文,完成文后练习。(一)乡间绿荫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梧桐枝连着枝叶连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hángxíng)的垂柳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拨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梅子,有桃树,有李树,有杏树……春(末未)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绿荫之中。(1)把文中括号里多余的音节或汉字划去。(2)把缺的标点加上。(3)用横线标出文中的比喻句。(4)这篇短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作者依次对公路两旁()()()的各种树进行具体描写,突出了()这一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对乡间的()之情。(二)茶峒人的端午节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l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分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1.文中的蘸字我不认识,我得用()查字法去查字典,先查(),再查()画。2.文中用了三个莫不一词,它的意思是(),这样写的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涉及面之(),具体写出了全茶峒人欢度端午节的()。3.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能否换成括号里的?为什么?(1)桨于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撑)(2)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摇摆)4.作者写龙舟竞赛的场面,语言很精炼,请你根据提示,展开想像,用生动的语言详细描写当时的情形。6分A.正面描写龙舟竞赛时的激烈场面:B.通过观众的反映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激烈场面:三、习作天地。请你任选一题进行习作。1、请将《孔融让梨》这篇文言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注意写出人物的语气,想象人物的表情、动作。最后用一两句话写出这篇文言文所告诉人们的道理。2、留在我的记忆里提示与要求:可以写人、写事或写家乡的民风民俗,或者其他你熟悉的内容;先补充完整题目;抓住特点写具体。如果你做完了,检查好了,请做拓展方舟,可以显示你的智慧吆拓展方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这个季节不()不(),很适合旅游。这个书橱不()不(),取书放书都很方便。这块布料不()不(),适合妈妈做件上衣。妈妈做的菜不()不(),口味很好。衣服做得不()不(),正合身。书包不()不(),我刚好能背。球鞋不()不(),正合脚。这本书不()不(),我三天就能读完。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试题平阴县龙山小学宋福慧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运用。计40分1、每字0.5分,共计10分2、每个拼音1分,共计4分。每个词语2分,共计4分。3、每个词语0.5分,造句2分。填合适的词语每个0.5分。4、每个1分。5、每个节日0.5分。6、每空0.5分。二、阅读感悟1、每句1分。2、(一)乡间绿荫(1)每空1分(2)每3个标点1分。(3)1分(4)第2.3.4.空共计1分,其每空1分。(二)茶峒人的端午节(1)每空1分。(2)每空1分(3)每小题2分(4)每个3分三、习作25分具体评分意见各单位自拟,但要体现年级段要求和习作实际水平。卷面分可酌情分三个档次:分别计5分、3分、1分。(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异议,各单位自定)
本文标题: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9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