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5高考阅卷工作汇报唐河一高张宏瑞一、工作日程:6月10日报到,11日培训及试评,12日上午到下午前半时试评,后半时开始正式评卷。18日下午结束。二、工作时间上午7:50——11:50(9:50——10:10休息)下午14:50——18:20(16:30——16:50休息)•主观题评分答案及细则文言文翻译7.(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答案:我只知道只有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译出大意给2分,“帝”“苟”“死”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补充:句意完整得2分,句意正确,只答出第一句给1分,只答出第二、三句得1分。)•“帝”: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皇帝”“称帝王”“当皇帝”“做皇帝”均可;•“称国王”“统帅”“统领”“统治”不得分。•“苟”:“如果”“假如”“若要”“假若”“若是”“若”“假设”均可;•“苟且”“苟全”“苟活”不得分。•“死”:为动用法,“为……而死”“宁愿……而死”“应当……而死”“应该追随……而死”“应该以死殉国,以死对抗,以死明志”均可。•“当面死去”“当即就死”“当作他死了”不得分。•【注意】①句意翻译和关键词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翻译出现错别字,该关键词不得分。•7.(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答案: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译出大意给2分,“不吾索”“面责”“庶或”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不吾索”:宾语前置•“没有索要我”“没有索求(取)我”“没有要我”均可;•“没有向我索要”“没有勒索我”“不来抓我”“不询问我”不得分。•“面责”:当面指责(责备/斥责/责怪/责骂/责难/责问)均可。古代诗歌阅读•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细则】•“想象”3分,“闻说”2分。•“虚写”“联想”“听说”“闻说”“虚构”“听闻”之类,给3分;•“侧面”“间接描写”“虚实”“由虚入实”“虚实结合”,给2分;•“远近结合”“白描”“直接描写”,0分。•另:考生没有答出“想象”一词,但在分析中包含想象角度,又能结合作品分析,可酌情给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6分)•【参考答案】第一问(3分):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第二问(作用):•升华、提升、点睛之笔、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深化、强化、加强(3分)总领、总结、衬托、烘托、铺垫(0分)【细则】第一问两个要点:“羁旅思乡之愁”“以国事为重”。思乡,爱国(3分);爱国(2分),思乡(1分)•10.名句名篇默写•【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细则】•(1)多字、少字、有错别字,不给分•(2)字迹潦草辨识不清,不给分•11.文学类文本阅读(《马兰花》)•(1)E、C、D项分别得3、2、1分。•【细则】•①选项超过两个不得分;•②一个括号内填写两个字母,另一个括号未填字母,可按前者给分;•③字母可以不按顺序。•(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第一问(2分):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第二问(4分):①设置麻婶母女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答出一点给2分)•【补充意见】a.第一问答出一条得1分,考生可以围绕两个家庭的线索,也可以围绕借款还款的线索来说;•b.第二问答出深化主题得2分,答出情节紧凑或突出人物任意一点得2分;•c.要点不论次序;•d.不分点,有几个要点就按几个要点给分;•e.意思相近,表述不同的,不影响得分。•(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每答出一点给2分)•【补充意见】•a.要点①强调品质善良,答成”通情达理、有同情心、恻隐之心、热心肠、有情有义、乐于助人”之类得1分,简要分析得1分。•b.要点②强调善解人意,答成”换位思考、体谅他人、利他精神”之类得1分,简要分析得1分。•c.要点③强调的是做人原则,答成”重义轻利”之类得1分,简要分析得1分,答“马兰花软弱”不得分。•(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答案】具体分析(6分):•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说明效果(2分):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补充意见】•第一问:a.要点①强调“委屈”或“隐忍”,只答一点即可。•b.要点②强调“气愤”与“不满”,只答一点即可。•c.要点③强调“惋惜”“感激”“释然”,答出一点即可,如答成“感动”“欣慰”也可。•d.只答要点、不作分析或只作分析未归纳要点,总体扣1分。•第二问:•答出主题、情节、人物三者中的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12.实用类文本阅读(《朱东润自传》)•(1)D、B、A项分别得3、2、1分。•细则同上题。(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补充意见】•a.要点①强调阅读、比较,答出一点即可;•b.要点②强调研究、辨析,答出一点即可;•c.要点③强调写作实践;•d.只答要点、不作分析或只作分析未归纳要点,总体扣1分。•(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冋答。(6分)•【答案】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补充意见】a.要点①强调学术;b.要点②强调结合、交融;c.要点③从行文、语言、风格等方面作答即可;d.不分点,有几点就给几点分;e.要点次序不论。•(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答案】第一问(4分):•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古代有些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第二问(4分):•观点一:同意。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观点二:不同意。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补充意见】•第一问:a.要点①“如何刻画”,答出“入情入理地细致”“突出个性”中的任意一点即可;•b.要点②答出“全面、真实、完整、信笔直书、优缺点、客观”均可。•第二问:要点①强调“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的效果;•b.要点②强调“全面评价”的效果;•c.不答“同意”或“不同意”而只作分析,不影响得分。•d.如有其它答案,酌情给分。•16.在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貼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①。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②,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③,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答案】①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②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③上网浏览商品信息•【补充意见】•a.要点①要求围绕“交易效率”作答,与前后文不重复即可,如答成“便利、方便、双赢、互利、一举两得”等可以,如答成“省时省力”“节省时间”与前文重复,则不可。•b.要点②围绕“节省(减少)时间”作答。•c.要点③围绕“网购”作答。•d.话题必须围绕电子商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正面效果来谈。•e.超过字数扣1分。•17.下面进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耍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示例】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答出构图要素,给2分;答出寓意,给3分;句子通顺,给1分。•【补充意见】•a.构图要素5个,共2分,答出2—3个给1分,答出4—5个给2分。•b.图像:答成“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之类,与水有关得3分,如答成“保护环境(生态环境、生存环境)、保护地球、保护家园、拒绝污染”等内容,给2分。•六、写作•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材料分析及立意解说】•一、基础等级•1.审读题意•命题形式:延续了材料作文的形式•特殊之处:书信体(回归常识)(1989年之后再次出现)•内容:切合时代热点(文明出行,遵守规则)•来源于真实的报道(2015.5.9《楚天都市报》)•阅卷领导小组看法:•(1)对事件的界定,包括以下内容:•①小陈举报,警方处理;•②警方用官方微博形式公布举报;•③网友对此的不同态度和看法;•④经过媒体报道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⑤整个事件的过程、结果及影响。•(2)对收信对象的确认:•①单个对象:小陈、老陈、警方•②几个对象的组合:父女、父女及媒体,网友•③面向社会大众(公开信)•(3
本文标题:2015高考阅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2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