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左传中的战争人道主义思想
1中国古代典籍选读第7讲《左传》中的战争人道主义思想2一、序言战争主要以杀戮为手段,结果是双方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战争人道主义思想是战争中表现的对人类生命、生活的关怀,是人们在残酷的战争中没有泯灭的人性良知,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突出表现。我国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战乱不断。对当时战争言行的记载,详尽者莫过于《左传》。本讲拟通过该书,透视春秋时期人们在战争中表现的人道主义思想。3二、战争人道主义思想表现1、对双方百姓的关心一方面表现于对已方百姓的关心。关心百姓,就应该尽量避免战争,而不是穷兵黩武。从战争对生灵涂炭的角度讲,慎战思想便是战争人道主义思想的变相。慎战思想在《左传》中多有言论。如襄公八年,郑子产就俘虏蔡司马公子燮一事说:“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襄公二十四年,齐侯检阅军队,陈文子说:“齐将有寇。吾闻之,兵不戢(收敛),必取其族。”襄公二十七年,就各国罢兵一事,晋韩宣子说:“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蠹,小国之大菑(灾难)也。”反之,主帅轻战,往往民不聊生,是缺乏战争人道主义思想的表现。桓公二年,“宋殤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因此,宋发生内乱,“杀孔父而弑殤公。”隐公四年,卫国的州吁发动内乱,隐公问众仲州吁能否成功,众仲回答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州吁,阻兵而安忍(依仗武力而安于残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庄公二十七年,士蔿(wěi,草名)评论虢国国君时说:礼、乐、慈、爱,这是作战所应当事先具备的。现在虢国抛弃这些,屡次对外作战,百姓会气馁的。4二、战争人道主义思想表现1、对双方百姓的关心另一方面,《左传》也不乏对敌方百姓关心的事例。庄公十一年夏,宋侵犯鲁,秋,宋发大水。鲁庄公派使者去慰问,并针对别人的疑问说:“天作淫雨,若之何不吊?”僖公十三年冬,晋国连续两年发生饥荒,派人到秦国请求购买粮食,丕豹请求趁机攻打晋国,秦伯说:“其君是恶,其民何罪?”把粮食运送到了晋国。此后晋国的行为,则恰好可看出不人道的下场:僖公十四年冬,秦国发生饥荒,派人到晋国请求购买粮食,晋人没给。晋庆郑说:“背施、幸灾,民所弃也。”因此有次年的两国交兵,结果是晋军大败,连晋侯都被活捉去秦国。又如,襄公十年,晋因郑亲楚而帅诸侯围郑,楚救郑。晋栾黡欲攻郑,荀罃说:“我实不能御楚,又不能庇郑,郑何罪?”不久诸侯的军队撤退,楚军也退。5二、战争人道主义思想表现2、对战场上己方将士的关心战场必有生死,首先,对生者要关心。只有爱护士卒,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这几乎已成当时将帅的共识。下面是两个典型事例。哀公元年,吴国驻军在陈国,楚国的大夫都害怕,子西劝告他们说:“二三子恤不相睦,无患吴矣。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败我也。”襄公二十六年,楚声子叙述彭城之役说,晋国和楚国在靡角之谷相遇,晋雍子对军队发布命令,要求年纪老的和年纪小的都回去,孤儿和有病的都回去,兄弟两个服役的回去一个,以便明天决战。雍子对士兵细致入微的关怀使他赢得了胜利。其次,对死者也不能无情。文公十二年,秦晋河曲之战,臾骈见秦使者“目动而言肆”,主张出击,胥甲、赵穿挡住军营门大喊:“死伤未收而弃之,不惠也。”对此,杨伯峻注曰:“古者军非大败,必收其死伤。”6二、战争人道主义思想表现2、对战场上敌方将士的关心:对敌君王对敌方将士的关心,这是春秋战争特有的现象。对君王的态度可见一斑。春秋是个尊君时代,在战场上对敌方国君也不可随意伤害和俘获。如桓公五年,繻葛之战中,郑祝聃射中周桓王的肩膀,并想乘势俘获他,郑庄公反对说:君子不应该逼人太甚,更何况欺陵天子。夜里,郑庄公派人“劳王,且问左右”。成公十六年,鄢陵之战中,晋韩厥的御者杜溷罗欲追赶郑伯,韩厥以“不可以再辱国君”制止了。郤至的车右茀翰胡又要俘获他,郤至以“伤国君有刑”也制止了。而且,“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脱下头盔,向前快走)。”韩厥、郤至对郑伯、楚王的态度足见当时的尊君思想。又如,成公二年,齐晋鞌之战,齐顷公的车被晋将韩厥赶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对于这段文字,杨伯峻注曰:“军帅见敌国君主,执絷为当时之礼。襄二十五年传述郑子展见陈侯战败,亦‘执絷’、‘再拜稽首’、进酒,可见当时通礼如此。”此后写顷公三入三出狄卒、卫师以救逢丑父,都得到敌军的保护。7二、战争人道主义思想表现2、对战场上敌方将士的关心:对敌君子对德能兼备、谦躬有礼的君子亦不轻易伤害。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楚许伯、乐伯及摄叔赴晋营致师,晋国人追赶他们,摄叔将刚射得的麋献给追上来的晋将鲍癸,并说了一通客套话,鲍癸便阻止部下追赶,说:“其左善射,其右有辞,君子也。”放三人归回本军。成公二年,齐晋鞌之战,晋韩厥站在中间御者的位置追击齐顷公,齐顷公的车右邴夏说:“射其御者,君子也。”齐顷公说:“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因为齐顷公的阻止,韩厥没受到伤害。8二、战争人道主义思想表现2、对战场上敌方将士的关心:对败逃者对败逃者同情甚至帮助。如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晋人在败逃中有一二兵车因坠于坑陷而不能前进,楚人教他们抽去车前横木以出坑,前进了一点,马又盘旋不进,楚人又教他们拔掉大旗和车轭,晋人才出来了。又如宣公二年,郑国攻打宋国,宋狂狡迎战郑人,郑人掉入井里,狂狡把戟柄放下去拉他出来,结果反被那人擒获。当然,狂狡的做法在当时已存在争议,《左传》借君子之言评论道:“失礼违命,宜其为禽也”。9二、战争人道主义思想表现2、对战场上敌方将士的关心:对不利敌军甚至对处于劣势的整个敌军讲仁慈。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当然这是极个别现象,且当时已有争议,子鱼的言论代表了当时国人的战争功利主义思想:“明耻、教战,求杀敌也。若爱重伤,则如(不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10二、战争人道主义思想表现3、对战场上来往的使者春秋之时,朝、聘、告、报之使往来频繁,即使在殊死拼杀的战场上,使节往来也是十分平常之事。“兵交,使在其间可也”(成公九年),且不能加以杀害。成公九年,晋栾书伐郑,郑派伯蠲(juān)为使节求和,晋人杀之,《左传》斥之“非礼”。在激烈的战斗间隙,下例则显得双方礼遇有加:成公十六年,晋楚鄢陵之战,楚王派工尹襄拿着弓去慰问晋将郤至,郤至则三次肃拜使者以后才退走。晋君车右栾鍼征得晋君同意,派行人持榼奉酒,献给楚令尹子重,子重则受酒而饮,不留难使者而重新击鼓作战。11二、战争人道主义思想表现4、对敌国“国丧”的态度国君之死,是国家大事,称为“国丧”。如果受征伐的国家有国丧,出兵之国就要主动退兵,以体现不趁人之危的古代战争人道主义思想。如襄公四年,楚伐陈,遇陈成公之丧,楚师“闻丧乃止”;襄公十九年,晋士匄(gài)侵齐,遇齐灵公之丧,晋师“闻丧而还”。值得一提的是,春秋后期兴起的吴、楚、越等国,多不遵守此礼,且往往视作进攻时机加以利用,但这种趁丧行为受到中原各国的谴责。如襄公十三年秋,吴趁楚共王卒而侵楚,被楚击败。次年,在向之会上,吴欲以诸侯之师再次伐楚,但因其伐丧之举有违战争礼,所以主持盟会的晋范宣子“数吴之不德”,拒绝了吴国的出兵请求。12二、战争人道主义思想表现5、对降者的处理两国交兵,必有胜负。但春秋战争中,战败国一方并不因此必遭亡国灭种的厄运,其请降一般会得到同意,且原国君多能复位。如,隐公十一年,鲁、齐、郑攻许并进入许城,许庄公奔卫。齐侯以许予鲁,鲁隐公辞之;又予郑,郑庄公亦未加占领,而请求许大夫百里帮助许叔治理许,并派公孙获帮助百里。僖公六年,楚子使许僖公“复其所”。宣公十二年春,楚子克郑后又许郑媾和。襄公二十五年,郑打败陈,陈侯出奔,“子展命师无入公宫,与子产亲御诸门”,还政于陈而归。昭公四年,楚子“迁赖于鄢”。哀公元年,吴入越,吴王不顾伍员的反对而同意与越媾和。即使战败国国君罪大恶极,亦不应绝其祀。襄公十年,晋伐偪阳,“以偪阳子归,献于武宫……使周内史选其族嗣,纳诸霍人(把他们迁到霍人),礼也。”对此,杜预注曰:“善不灭姓,故曰:‘礼也。’”孔颖达疏曰:“礼,天子不灭国,诸侯不灭姓,其身有罪宜废者,选其亲而贤者,更绍立之。”13三、春秋战争人道主义思想形成原因分析1、宗法制度的影响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周代社会,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契约关系,而是一种由政治关系与亲属关系相结合而形成的隶属关系,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尽管其社会地位不同,但都是在一定的宗族范围内生活、生产,因此血缘观念较强。姚彦渠《春秋会要·世系》所记春秋175国中,姬姓国就有50个。因此,周王与诸侯、卿大夫间常以亲属关系而不以君臣关系称之,如僖公二十八年,周襄王称晋文公为“叔父”,昭公九年,周景王称晋平公为“伯父”。对于异姓诸侯,亦同以亲属关系称之,如僖公九年,周襄王称齐桓公为“伯舅”,襄公十四年,周王称齐侯先君为“伯舅大公”。诸侯国之间,亦互有血缘或姻亲关系,且比较看重这种关系。如鲁国与卫国、宋国之所以能长期“行李之往来,欢好无间”,乃在于“卫,兄弟也,宋,姻娅也”。(参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卷五)14三、春秋战争人道主义思想形成原因分析1、宗法制度的影响(续)姻亲关系显然影响国与国间的政治军事行为,“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僖公二十四年)。其事例《左传》中多见:僖公十五年,秦晋韩之战,秦获晋惠公。秦穆夫人是晋惠公之姊,听说俘获晋君并要杀他,便带上儿女以死相劝,使秦君安置晋君于灵台并最终放他回国。僖公二十二年,楚人伐宋以救郑,楚胜后,“郑文夫人芈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可见,楚救郑有姻亲关系的原因—楚是芈姓国,而郑文夫人又是芈氏。僖公二十五年,周王将阳樊等地赐与晋国,阳樊人不服。晋军围之。苍葛大呼道:“德以柔中国,刑以夷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谁非王之姻亲,而俘之也!”晋军便退去。此处苍葛一呼而围解的主要原因在于阳樊与晋都是姬姓国,是姬周王室之亲,彼此不应攻杀,只能柔之以德。其他如僖公二十六年展喜犒师于齐,以“世世子孙无相害也”的成王赐盟之词,打动齐侯并使之退兵,亦是旧有政治秩序及其观念制约作用的反映。可见,血缘亲属关系在周代社会中有着很大的社会作用。它不仅在战争中调节和缓和矛盾冲突,还可能是当时军礼中平等、谦让、彬彬有礼风格的内在感情基础。15三、春秋战争人道主义思想形成原因分析2、传统礼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于礼。《汉书·礼乐志》云:“《六经》之道同归,即同归于‘礼’”。《周礼》将礼分成“吉、凶、宾、军、嘉”五大类,其中军礼便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是人们在战争中逐渐形成的双方共同遵守的惯例和原则。“有礼,无败。”(襄公二十六年)可以说,礼文化已融入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战争中也不例外。原始战争的一些公共规则,仍发生着影响。“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虽然新的战争实践主导着人们的战争言行,但旧有的观念不可能一时彻底消失。泓之战中宋襄公守礼而败,徐中舒先生认为古代原始村社间战争有一些特别的公共规则,而宋国保留较多,并引《礼记·檀弓下》“古之伐国,不斩祀(郑玄:祀,神位有屋树者),不杀厉(疫病),不获二毛”及《淮南子·祀论训》“古之侵伐者,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等语加以印证。16三、春秋战争人道主义思想形成原因分析3、战争目的的制约春秋战争较少以灭国夺地为目的,而主要是平乱、征服,以维护现有秩序。《左传》不乏类似言论。隐公十一年,《左传》借君子之言赞郑庄公“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宣公十二年,晋楚邲
本文标题:左传中的战争人道主义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4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