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克什米尔问题内容提要Agenda克什米尔的地理与人文概况GeographyofKashmir克什米尔问题的根源和发展历史History1根源2背景3分歧原因4战争与武装冲突5近来发展动向克什米尔问题的延伸思考1启示2怎样看待印度追去大国战略的心态讲授方法:对比法、图表分析、联想法、分层分析法、从现象看本质克什米尔Kashmir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面积:19万平方公里人口:598万经济:矿产、森林、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手工业、旅游业居民宗教信仰:77%伊斯兰教20%印度教少量信锡克教和佛教一、克什米尔的地理与人文概况二、克什米尔问题的根源与发展历史克什米尔问题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对这一地区主权纷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克什米尔问题实际上是归属问题,归属谁,为什么,争斗克什米尔克什米尔谷查谟伊斯兰教印度教1864年,查谟首领从英国人手中买下了被占领的克什米尔,而克什米尔人口数倍于查谟人口。统治阶级1、根源占有优势的宗教2、背景知识(BackgroundInformation)18世纪中期,印度次大陆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行政上由两大部分组成:英属印度和土邦。英属印度包括11个省,而在这些省中间,夹杂着大约550个的土邦。克什米尔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根据英国制定的法律,印度次大陆部分地区的500多个土邦在理论上都享有独立主权,但必须承认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独立前的印度英属印度11省土邦约550个理论上都享有独立主权,但必须承认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独立后的印度次大陆蒙巴顿方案: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个方案为当时的主要政党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方案规定,根据居民宗教信仰,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斯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必须考虑地理位置因素。(克什米尔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地理因素”的考虑在这里不起作用。)印度东西巴基斯坦印度教伊斯兰教王公居民3产生分歧的具体原因克什米尔原则上应该加入巴基斯坦,但是——巴基斯坦居民王公贵族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想加入巴基斯坦,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蒙巴顿方案中的公决原则蒙巴顿方案中的王公决定原则宗教信仰对抗与争斗分歧穆斯林联盟印度国大党所有穆斯林所有印度教徒巴基斯坦印度4武装冲突与战争之宗教仇杀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前后,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矛盾激化,出现了教派仇杀,8月14日和15日英国分别将政权移交给巴基斯坦自治领和印度自治领,但此时教派冲突却愈演愈烈,甘地于1947年至1948年两度绝食,希望以此阻止仇杀,但无济于事。1948年1月30日,甘地进入晚祷会场时,被印度教极端分子国民公仆的头目纳图拉姆戈德森枪击身亡,终年79岁。1947年,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相互仇杀,出现了印度内战的危险。蒙巴顿形容自己“犹如坐在了一艘着了大火,且装满火药的轮船中。如不采取措施,一旦火药爆炸,就有船毁人亡的危险。”——从民间宗教仇杀的角度看待克什米尔问题历史原因的复杂性1947年的印度局势动荡不安4武装冲突与战争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10月)背景:占该邦人口总数77%的穆斯林要求加入巴基斯坦,并在当年9月3日与土王发生了流血冲突。1947年9月底,冲突不断升级,土邦军队被重重包围,省城斯利那加岌岌可危。穆斯林武装已占据了克什米尔西部和北部的大片领土,并于10月24日成立了自由克什米尔政府。克什米尔土邦迫于形势,于10月26日宣布加入印度,请求印度出兵援助。第一次印巴战争随即爆发。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均表示接受。1949年1月双方正式停火,7月划定了停火线。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约3/5的地区和3/4的人口。但克什米尔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第二次印巴战争1953年8月,印巴两国总理会谈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克什米尔争端应通过克什米尔公民投票来解决。但到1956年11月,印控克什米尔制宪议会通过宪法,宣布克什米尔是“印度联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1953年到1964年的11年间,印巴两国领导人先后就此进行了4次会谈,部长级官员举行了6轮会谈,均无明显成效。1965年6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战争。9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促成双方停火。1966年1月,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巴基斯坦承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而是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互不干涉内政的义务”。这一原则对此后几年相对缓和的印巴局势起到作用。第三次印巴战争在因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而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又占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部分土地。1972年7月,印巴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双方同意在克什米尔地区尊重1971年双方停火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现在的实际控制线。1975年2月,印度宣布克什米尔为其一个邦,巴基斯坦不予承认。此后,小规模交火连绵不断,两国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为了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巴两国领导人和部长级官员数次举行会谈,但一直没能达成协议。克什米尔地区不断发生交火,两国均蒙受巨大损失。1999年5月初,随着克什米尔地区大雪融化,印度和巴基斯坦边防部队开始陆续进驻季节性据点。为抢占有利地形和制高点,印巴两国军队在边境地区的交火事件不断增多,同时,驻扎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自由战士”利用局势混乱之机,大批潜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并占领了部分重要山头,控制了部分交通要道,切断了印军向驻扎在锡亚琴冰川的部队提供给养的一条公路,形成了与印军直接对峙的局面。5月10日至15日,印度边防部队和保安力量出动数千人,实施了代号为“清除入侵者”的作战行动,试图将“自由战士”赶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在围剿中,双方发生激战,伤亡惨重。双方此次武装冲突持续了两个多月,是印巴两国自1971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冲突,造成了重大伤亡。据印度国防部长1999年12月8日透露,仅印度一方在这次冲突中就耗资200亿卢比(46.1亿美元),死亡519人。克什米尔面积不算很大,大大小小的城镇却不少,各种部族、宗教派别也比较多。由于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差别,尤其是50多年来主权归属的争端,使当地居民积累了不少宿怨,导致名目繁多的宗教极端组织得到发展。据印度非官方机构统计,目前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大约有数千名武装分子。他们分属于各种不同的宗教武装派别,其中有希斯布尔圣战者、拉什卡雷民兵、贾伊谢真主党民兵、阿尔巴德尔民兵、哈克图尔圣战者组织等。这些宗教武装派别大多主张把克什米尔并入巴基斯坦。为了抗衡巴基斯坦和对付反印度武装派别,印度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部署了12.5万人的部队和准军事部队,耗费了大量财力。5近来克什米尔问题发展动向2003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宣布,巴军队将从穆斯林的重要节日开斋节(26日)开始,在克什米尔印巴实际控制线的巴方一侧实现单方面停火。24日,印度对这一建议表示欢迎,并于25日作出了积极回应。两国军方25日经磋商决定,自当天午夜起在克什米尔“国际边境”、“实际控制线”和“锡亚琴实际接触线”(印方称为“实际地面位置线”)一带实现停火。双方同时表示,希望停火永久持续下去。2004年1月7日,在印控克什米尔的查谟市西北30公里靠近印巴实际控制线的杰纳布河上,民间团体“印度青年之声”的一名成员在向河中投放装有糖果的盒子,希望这个盒子能漂到下游的巴基斯坦,把他们支持印巴对话和解的美好愿望带给巴基斯坦人民。2005年4月7日,载满乘客的公交车分别从克什米尔的印控区和巴控区双向对开,这是近60年来印巴克什米尔地区之间的首次通车,开启了印巴和平进程的新篇章。2005年10月29日上午至10月30日凌晨,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巴印双方在伊斯兰堡达成协议,同意暂时开放克什米尔实控线5个检查站,以允许两边的居民共同展开震后救援行动。(2005年10月17日克什米尔大地震后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导致巴控喀什米尔方至少七万巴基斯坦人死亡以及印控克什米尔大约一千五百人的死亡。)思考1:克什米尔问题给我们的启示1大国干预:美国对印度独立的作用、美国对于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的支持英国分而治之国大党和穆斯林之间制造矛盾,使之对立蒙巴顿方案的矛盾之处蒙巴顿本人的说辞2宗教和大国现实的政治企图的结合——大国战略利益,威力之巨大3从核武器说起——宗教是文明的起始状态,又有可能是文明的归结状态——宗教偏离文明的走向思考2:从印度的强硬态度看印度心态Reference1《千年一叹》余秋雨作家出版社2002年5月版P386-399国门奇观‘佛祖笑了’侍弱和逞强2《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件时件》孙铁当代世界出版社P331-332,《甘地的“不合作运动”——印度的独立》之蒙巴顿方案3
本文标题:克什米尔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8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