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克己复礼——克:约束,克制。复:回归。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复礼就是保持自身的庄严诚敬,按照礼的要求来待人接物。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3·1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在孔门弟子中,颜回最称高足,其品德与学业均翘居群首,是孔子多次赞许的弟子。在《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渊的句子。这在孔门和《论语》中也只有颜回一人了。颜渊死时,孔子是悲恸欲绝。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尽管颜渊没有著述传世,但他以其习行与品德,为后世儒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周公的名字叫周公旦,历史上通称周公,他哥哥是周武王,兄弟俩非常相爱、非常和睦。周武王在生病时,周公写了一篇祈祷文在神明面前,在太王、王季、文王的灵位面前起誓,周公说:“舍掉我的寿命,把我的寿命给我的兄长,让他能继续安定天下吧!”读完祈祷文,周公就将这一卷祈祷文放在祭祀祖宗的太庙里面。心诚则灵!周武王的身体果然好了。•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这个时候,有一些别有用心人就开始散播谣言,说周公想篡位。周公听到这样的谣言之后,为了不让他的侄儿为难,自己就辞职到山东去居住了。•有一天,成王看到天气很好,就带着人马到宫廷外去看看,走在路上,突然天上狂风大作、雷雨交加,这时成王就感觉到一定是他有一些做法不妥当,上天才会有这些异象产生。•于是,成王就到太庙去祭祀,成王就发现了周公祈祷周武王延寿的这篇祈祷文,成王打开祈祷文一看,当看到周公宁愿让自己折寿而祈求兄长武王能够延寿的情真意切的话语时,成王内心非常的感动,非常的惭愧,这么好的叔叔,我居然听信谣言,还让叔叔到比较偏远的地方去。结果成王亲自到山东把周公请回来,请周公制礼作乐。所以,周朝建国以来的人文文化,都由周公一手整理并付诸实行的。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这是孔子晚年的感叹。这个感叹,意蕴十足。一方面,孔子的确是上了年纪了,衰老了;另一方面,孔子在晚年十分怀念周公,可是他好久没有梦到周公了,以致更加怀念,但这个感慨意思远不止于此。那是要借周公抒发对社会现实礼崩乐坏、纷扰不堪的愤懑。社会的发展和周公的理想背道而驰。周公怎么可能回复于人们的梦中呢?孔子一生,独服周公,周公整饬制度,以礼治天下,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孔子将周公视为古代的圣贤,学习的榜样。孔子对周公的推崇,对后世影响很大。孔子维护周礼主张尊卑有序,上下有别,反对擅自僭越,认为违礼就是不仁。在这里,孔子斥责季孙氏使用八佾乐舞是盗用天子礼仪,既不安分守己,又欺君犯上。因此孔子一定会指责季孙氏僭越天子行径。有嘲讽季孙氏厚颜无耻的意思,孔子是不可能容忍违背礼仪的事情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在后世成为鼓励人们弘扬社会正气,鞭挞歪风邪气的成语,有广泛的影响。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重要字词:觚不觚——前者:名词,一种饮酒器。后者:动词,像个觚。基本观点——觚(gū)者酒器,盛酒二升。若盛三升则名觯(zhì),四升则名角(jué)。觚必限盛二升,如非二升,则非觚矣,何得谓之觚哉。凡是不守本分者,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皆可比之曰,觚不觚,觚哉觚哉。批判礼崩乐坏、名实不符的社会现象。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孔子在骂那些当权的人“挂羊头,卖狗肉”。孔子担忧,一切都在变,再也不可能恢复原貌了。春秋的时代特征春秋*尊王攘夷*兴灭继绝*“尊礼重信”*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战国*称王称帝*攻城掠地*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与太子蒯聩不和,卫灵公三十九年,蒯聩与家臣密谋,打算在上朝时杀掉南子。但家臣在关键时刻动摇了,不肯下手。蒯聩就向他多次使眼色。南子警觉到要出事儿,就大叫起来:“太子要杀我!”卫灵公当然要保护南子,太子只好出奔到外国去了。卫灵公死后,南子打算立少子子郢为太子,继卫灵公为君。子郢说:“蒯聩的儿子蒯辄在,我不敢当。”南子就接受了子郢的意见,立蒯辄为君,即卫出公。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sù),吾得而食诸?”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tì),而好(hào)犯上者,鲜(xiǎn)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zēng)是以为孝乎?”17·21宰我问:“三年之丧(sāng),期(qī)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suì)改火,期(jī)可已矣。”子曰:“食夫(fú)稻,衣(yì)夫锦,于女(rǔ)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yuè)不乐(lè),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基本观点:要各守本分。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就在于一套完善的组织制度来保证。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分(用现代话讲叫职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这三者才能构成权力。如果你是君,有了“君”的这个名分,你就要承担君的责任和义务,你就有了君的权力,你就要具备与君相匹配的德行和才能。孔子用了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君臣父子来做类比,说明了构建一个组织的重要性和重要节点。探究: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义相同吗?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而宋儒则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宋儒是统治者打着儒家的旗号的愚民政策,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端化的深渊。基本观点:孝悌是仁之本。【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孔子说:闵子骞是一个真正的孝子,人们不能用言语离间他与父母及兄弟之间的亲情。闵子骞对父母的孝道,在二十四孝中就有关于他的故事。闵子骞小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就又娶了个继母。继母又生了两个弟弟,于是后母对待闵子骞很不好。在冬天的时候做棉服,继母就用棉花给自己生的儿子做棉袄,而给闵子骞却用芦花做冬天衣服,芦花做的衣服看起来确实很大,可是芦花不保暖。有一天,父亲叫闵子骞帮他驾车,因为天气很冷,所以闵子骞一边驾车一边冻得全身发抖。他父亲一看衣服都穿那么厚了还在发抖,心想:你这个行为要是让别人看到了,人家还以为是继母在虐待你。于是,闵子骞的父亲就很生气,拿着鞭子就抽打闵子骞,结果鞭子一打,衣服被打破了,芦花四处飞散起来。闵子骞的父亲看到了这个情景就很生气,做继母的怎么可以虐待我的儿子?于是气冲冲的一回到家里就要把他的继母休了。在这个情急之下,闵子骞马上就跪在地上,他哀求父亲千万不要赶继母走,他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意是: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受寒冷,母亲假如离去,我跟两个弟弟都要挨饿受冻。闵子骞讲出这句话,父亲听了很感动,气也就消下来。他的继母更觉得惭愧,从此也就对闵子骞如同己生。闵子骞的这一分孝心、这个德行感化了他的继母,从此家庭过得很和乐幸福。基本观点:发自内心的敬爱为孝。在孔子看来,色难就是心难。一个在内心忤逆父母的人,怎么会是孝子呢?他具体地说道,在有事的时候,子女为父母分担;有美味佳肴的时候,先让着父母去吃,难道这就是孝吗?他反对在孝这个涉及到做人的根本问题上搞形式主义,用虚假的东西来粉饰内心的真实感情。孔子强调对父母的孝要发自内心。•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和以别乎?”•子游问孝。孔子说:“世俗所谓孝,是指赡养父母。其实,人连犬马都能养活;如果对父母只养而不敬,那么养犬马和养父母如何加以区别呢?”在孔门弟子中有所谓的“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其中言语科是宰我和子贡,所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宰予字子我,利口辩辞。”不过夫子似乎最不太喜欢这哼哈二将。而德行科的几位(颜渊、闵子骞等)却颇得孔夫子的欢心。老爷子说得很清楚,“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大概在孔子看来,靠嘴皮子是难成正果的。虽然不被看好,但子贡无怨无悔,一说起孔子,就连忙“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论语·子张》),同情子贡啊!宰予就没有这么好相与了,经常跟老爷子斗嘴,细细品来,确实妙不可言。这段对话是关于三年之丧是否太长的。三年之丧实际是前人的规定,孔子的高明之处在于把这种外在的“礼”用内在的“仁”来解释,在他看来,一切仁的行为都是内心的自然要求,既合情又合理。这段话充分表现了孔子“仁”观念中理性原则和人道原则的统一。所以孔子非常满意又非常期待地问宰我“安乎”。可惜宰我又一次把夫子气得够呛。不过,宰我的说法绝不是无理取闹。他说得很清楚,三年之丧会导致“礼崩乐坏”,这恰好违背了维护礼乐制度的初衷。宰我心中的“仁”是将感性原则和人道原则的结合,虽然和孔子不是一条思路,但也有相当的价值。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基本观点:礼乐不可流于形式孔子的感叹是针对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而言的,意在针砭时弊。孔子不注重礼乐的外在形式,而是注重礼乐所包含的内在文化、内在精神。礼乐不是用于摆排场、比阔气的奢侈品,而是一种文化品格,文化象征,他们是协调社会,化解矛盾醇厚风化的学问,是对人有所作为的活的东西。正是这个意义上,孔子才发出这样的感叹的。基本观点:仁”是“礼乐”的内核仁,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人而不仁,则无谦让敬人等美德,虽然行礼奏乐,并无实质意义。此即不仁之人必不能行礼乐。人而有仁,处在大众之中,自然会流露出诚敬谦和之精神,而与他人和睦相处。如果失去了内心之仁,礼将失其神韵,乐亦失其和雅,就如同人造的假花再怎么逼真,也不会有生命的姿态。孔子最伟大的贡献正在于引仁入礼、引仁入乐,从而为礼乐在人的生命中找到了根本。言礼讲乐,在孔子的学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礼有助于维护社会等级制度,强化尊卑上下关系;乐则有助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发展。两者对于维系和协调社会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探究: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仁是礼的内核(3.3);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12.1)。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1.2)(2.8)(17.21)探究: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吗?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
本文标题:克己复礼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8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