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第十三章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十三章儿科病人的心理护理平平,12岁,白血病,一天治疗完后悄悄离开病房,家人和医护人员四处寻找,最后在医院太平间外面找到他,护士问他为什么来这里,他说:“我去看太平间在哪里,去看看我死了放的地方。”可见,不能把儿童看成一张白纸,他有自我意识和丰富的情感。一、住院患儿不同年龄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一)婴儿期(0~1岁)1.心理特点:*此期是身心变化最快的时期,从不会说话到呀呀学语,从躺卧到蹒跚学步,从吃奶过渡到吃饭,从一无所知到愿意与人交往;*婴儿2个月左右就表现出情绪反应,母亲哺乳时应当爱抚;*安静舒适的环境、动听的音乐,可稳定和培养婴儿良好的情绪;当其需要未得到满足,可引起长时间的啼哭;*婴儿对爱有强烈的需要,爱的需要满足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任与不信任的态度的建立。2.心理护理应多注意婴儿感知觉、语言及动作的发育。多接触、微笑、说话、抚摸、提供玩具,了解生活习惯,呼唤乳名。(二)幼儿期(1~3岁)1.心理特点:*语言发展快、能对事物进行具体而形象的概括;*情绪体验丰富,情绪表现外显,控制性差,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或出现恐惧、害怕等情绪反应;*有初步的自我意识、有独立行动的愿望。当获得积极肯定的评价,幼儿产生自豪、满足和自信的体验;经常受到否定、消极评价的幼儿易产生自卑、孤独、犹豫不决的体验。幼儿住院心理变化过程:分3个阶段:①反抗阶段:哭闹、踢打物品、与护士对抗、想回家。②失望阶段:因没有希望回家或找父母而情绪抑郁,不爱说话,通过允指、抱紧自己的用物获得安慰。③否认期:否认自己患病,拒绝治疗护理。2.心理护理*向父母了解患儿情况,多与患儿沟通,鼓励谈论其喜欢的事情,注意倾听;*允许用哭喊来发泄不满情绪,不当面批评其退行性行为;病情许可时,鼓励恢复应有的行为,如排泄习惯的恢复。*为患儿创造独立活动的机会,如自己洗手、吃饭等,满足独立行动的愿望。(三)学龄前期(4~6岁)1.心理特点:*大脑发育接近成人,能较好认识外界事物,控制和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增强,希望与成人一样独立行动。*对疾病治疗不完全理解,缺乏安全感,甚至焦虑,有的悄悄哭泣,难以入睡。2.心理护理:给予积极心理支持,做好入院介绍;组织讲故事、做游戏,以克服焦虑情绪;治疗前进行解释,取得配合;鼓励做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四)学龄期(7~12岁)1.心理特点:*口语发展迅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进一步扩大,与同学、小伙伴、教师有关的社会性情景逐渐占重要地位。理智感、荣誉感、友谊感、责任感及审美感得到发展;*勇敢、果断、仔细认真、有组织、有同情心及坚忍不拔的个性心理逐渐形成;*以学习为主,接触范围广泛,能较好控制自己的情绪,意识到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入院后,与老师同学分离而焦虑不安,害怕耽误学习,孤独。关心自己的病情,怕病情恶化、怕死、怕残疾。能从医护的查房、讨论、表情中估计病情。2.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多交谈,解释病因、病程、预后、特殊治疗检查项目,开导安心住院,积极接受治疗;*注意听取意见,尽量满足需求;*帮助其保持与学校的联系,给同学写信、打电话;介绍认识病友。二、儿童病人的一般心理反应(一)分离性焦虑焦虑是以不祥、不安、担忧为主的一种情绪体验。儿童从6个月起,开始建立起“母子连接”的关系,在这种以母爱为中心的关系上保持着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一旦孩子离开父母或抚养人,大都恐惧不安,经常哭闹,拒食及不服药,不能独自入寝,而当父母或抚养人与孩子在一起时,这些反应很快消失。(二)恐惧不安*当个体的安全遭到威胁,便会引起恐怕或恐怖。*入院或进行某项操作前,未详细向孩子解释其理由或曾有过痛苦性诊疗经历,使孩子入院后误认为被父母抛弃或受到惩罚。*医院陌生而特殊的环境,如:医护人员白色工作服,各种治疗措施,抢救的紧张气氛等,使患儿惶恐不安。患儿的恐惧不安表现为沉默,违拗,不合作,哭吵不休。(三)反抗表现为拒绝住院治疗,乘人不备逃跑;对医护人员不理不采,或故意叫喊,摔东西,拒绝接受各种诊疗措施;对前来探视的父母十分怨恨,面无表情,沉默抗拒;有的父母因患儿病情过分紧张,焦虑,对其过分照顾,在孩子面前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要求过高或加以指责,家长对医护不满的心态可导致患儿对医护的愤怒或抗拒(四)抑郁自卑疾病久治不愈,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尤其是年长儿童能意识到疾病的严重后果,丧失治愈的信心。某些疾病引起外貌体型的改变,产生难以见人的心理。因住院治疗,长期不能上学,学龄儿童会担心影响学习成绩,从而加重忧虑。表现为沉默寡言,唉声叹气,自卑;不愿继续治疗,严重者出现拒食,自杀观念;有的怕自己外貌改变被同学朋友看见,拒绝别人探视。(五)发脾气病儿在入院初期,因离开父母,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活动受到限制时就会发脾气。表现为:大哭大闹,躺在地上打滚、冲撞、打人、咬人。(六)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夜惊、梦魇睡行症1.入睡困难:大多因为父母抱着睡形成不良习惯或因医院陌生的环境所致。2.夜惊:*病儿在入睡一段时间后突然惊醒,瞪目起坐,大叫哭喊,躁动不安,气促出汗,表情恐怖,意识朦胧。*与以下因素有关:家庭成员的病重或死亡,初次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环境,外伤,意外事件所致的焦虑不安;睡前听恐怖紧张的故事或看紧张的电影电视,白天过于兴奋。3.梦魇:在夜间熟睡时,突然做恐怖的梦而惊醒,伴有紧张,出汗等。它不是病态,而是在浅睡时发生恶梦,一般不需治疗。4.睡行症:也称夜游。睡眠中突然坐立或穿衣起床走动或做复杂动作,表情茫然,意识朦胧,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后自己重新上床睡觉,次日不能回忆。三、儿科常见疾病的心理问题(一)急性儿科疾病的心理问题急性发作的儿科疾病导致患儿强烈的情绪变化,可产生恐惧、焦虑、烦躁、抑郁、淡漠和易激惹的情绪反应。(二)高热时的心理问题可出现谵妄、精神错乱,有的出现定向力障碍,躁动、哭泣、紧张、恐惧,甚至出现幻觉、感知综合障碍。(三)残疾患儿的心理问题主要为自卑和抑郁心理。(四)慢性疾病患儿的心理问题如儿童哮喘、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癌症或先天性疾病等可以引起患儿持久的心理问题,如抑郁,发生率为10%~30%。家长过分的关心保护或焦虑会加重患儿的抑郁。有的表现为社会退缩行为,敌视等。(五)遗尿症患儿的心理问题患儿感觉不光彩,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回避集体活动,可逐渐形成孤独、内向的性格,部分患者智力较常人偏低。(六)白血病患儿的心理问题1.心境恶劣:离开家庭环境和亲人,较长时间住院,疾病的不良刺激,痛苦的治疗(如骨髓穿刺,静脉穿刺),导致儿童产生悲伤,好哭,易怒,易烦恼等。2.产生不良行为:(1)娇气和任性:对疼痛过于敏感,任意支配他人,如父母不迁就则哭闹不休。(2)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挑食、挑玩具、摔东西。(3)攻击性行为:好斗、好争吵、难与他人相处。3.不安全感和恐惧感:由于住院后经常打针,服药,儿童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4.不配合治疗与羞见同伴:由于白血病需长期服用激素或使用环磷酰胺等,可引起满月脸,体型改变,脱发。年龄较大儿童,特别是女孩会羞见同伴和不愿回学校学习,有的将药物丢掉及不配合治疗。5.焦虑、抑郁与自杀:大龄儿童认识到白血病不易治好,治疗操作带来的痛苦,担心父母花钱太多而负债,出血症状加重时认为自己是父母的累赘,长期住院影响学业等,都导致儿童产生焦虑、抑郁和厌世的念头。(七)哮喘儿童的心理问题哮喘患儿的性格特点:*过分依赖、幼稚、敏感、希望受到他人照顾;*长期反复发作的哮喘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沮丧、加之过分关注自己疾病的行为模式,与家长过分关心、烦恼和焦虑的心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促使哮喘发作更频繁。四、儿童常见心理障碍(一)儿童焦虑症(二)儿童恐怖症(三)儿童抑郁症(四)儿童孤独症(五)儿童多动症(一)儿童焦虑症病因:环境不良因素与教育方法不当所致,如家庭不和睦、经常吵架、父母离婚、学习负担过重等,遗传素质也起一定作用。多发生于学龄儿童。表现:焦虑、恐惧、怕黑暗、怕与亲人分离、不敢单独睡眠和独自在家,对细小的生活环境改变会产生紧张不安;有的怕考试成绩不好而焦虑;有的对陌生人和环境过分怕羞、恐惧。治疗护理:以支持、教育、引导、鼓励面对和心理矫治为主,必要时适当辅以抗焦虑药以及小剂量抗抑郁药。(二)儿童恐怖症(I)儿童的恐怖情绪与外界情景不相称、不能用解释或说理而消除、持续时间较久、不能控制、儿童感到无法适应而采取回避恐怖情景者,称为儿童恐怖症。其发生多与家庭教育不当、父母恐吓、家庭不和睦或看不恰当的电视、电影等有关。分四大类:(1)对医院、手术、受伤等躯体损伤的恐怖;(2)对闪电、雷鸣、动物、厕所等自然事件的恐怖;(3)对学校、亲友交往等社交恐怖;(4)其他恐怖。(二)儿童恐怖症(II)临床表现:恐怖情绪,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以及遗尿、咬指甲等症状。学校恐怖症表现为拒绝上学,在学校时可有躯体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回家后症状消失。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米帕明、帕罗西汀等)。(三)儿童抑郁症(I)多见于12~16岁的儿童。主要由于心理上的丧失和家庭欢乐的丧失。表现为情绪低落、心神不安、忧愁、绝望、兴趣索然、注意力不集中、自尊心降低、有消极观念、寂寞感、伴躯体不适等。分为三种类型:(1)急性抑郁反应:由于急性“丧失”的心理因素所致。起病急,表现为情绪低沉、动作缓慢、哭泣、失眠和纳差等,持续短,恢复快。(三)儿童抑郁症(II)(2)慢性抑郁症:由于缺乏母爱、受歧视、受虐待等原因所致。起病慢,可有胆小、不和群、学习成绩下降、食欲不振和消极观念。护理需要家庭配合。(3)隐匿性抑郁反应:由于家庭不和睦,孩子常常成为父母的出气筒。表现为抑郁情绪、违拗、破坏甚至违法行为,伴有躯体不适的诉说。心理测验可佐证。心理护理:倾听患儿的诉说,给予心理支持。治疗:常用三环、四环抗抑郁药物。(四)儿童孤独症(I)(1)概述最早由Kanner(1943)描述此病,多数3岁以前起病,是婴幼儿期间特有的,严重的精神障碍,属于广泛发育障碍中的一种类型。临床特征:极端孤僻,人际交往障碍,言语功能障碍,与人缺乏感情联系,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刻板重复的动作行为方式。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国外患病率为0.02~0.13%,男多于女(2.6~5.7:1)。(四)儿童孤独症(II)(2)病因病因不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单卵双生儿孤独症的一致性为90%以上;双卵一致性为24%。本症患儿的同胞孤独症较正常人高3~4倍,提示本症与遗传因素有关。*脑器质性因素:本症患儿有围生期损害史,脑电图异常,癫痫发作较多见,少数病例CT头颅扫描提示脑室扩大。*神经生化因素: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和多巴胺活性下降,伴有下丘脑功能障碍则可产生孤独症。(四)儿童孤独症边(III)*认知缺陷因素: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相关,心理认知缺陷损害了孤独症患儿对他人精神状态的理解能力,导致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甚至对待人就像对待无生命的物体,常错误理解别人有意识的行为。*多种病因:孤独症常与某种疾病同时存在,如脆性X综合征,节结性硬化,肌营养不良,苯丙酮尿症,嘌呤代谢病,故认为孤独症是多种病因引起的神经综合症。(四)儿童孤独症(IV)(3)临床表现:*社会交往障碍:在婴儿期就表现极度孤独,不与他人目光接触,不期待被拥抱,不愿与人贴近,对父母不依恋;回避交往,与家庭成员及周围环境缺乏情感联系;当感到痛苦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寻求亲人的安慰,有时父母呼唤他的名字时,也毫无反应,不予理睬;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技巧,不能建立伙伴关系,缺乏情感反应及与人的情感交流,难以建立友谊。(四)儿童孤独症(V)*言语功能障碍: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沉默不语或较少使用语言;言语理解和运用能力差,对他人的讲话缺乏反应,无动于衷;不能用言语进行有效的交流,不主动提出话题或维持话题,常只顾自己说话,毫不在意对方是否在听,也不顾及周围环境及别人谈话的主题;有的患儿表现言语零乱、重复、毫无意义,严重者自言自语,可发出尖叫声或无法理解的音节;刻板言语或模仿言语很常见,有的患儿反复
本文标题:第十三章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8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