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山东东港区委中心组读书会暨全区半年工作会议(印发稿)
1提升标杆发力突破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区委中心组读书会暨全区半年工作会议上的发言(2009年7月10日)张永霞同志们: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按照省委、市委“提升发力”的决策部署,总结分析上半年工作,研究安排加快率先发展、冲刺“30强”的工作措施,动员各级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全区又好又快发展。区委、区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非常重视。6月6日,邀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陈东琪副院长作了《经济触底后的走势与宏观政策》专题报告。7月6日,对各镇街道、高新区前两个季度工作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调度。7日至9日,组织赴临沂市河东区、诸城市等“四区一市”进行了学习考察。刚才,郑区长全面总结了上半年工作,对下步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个人的学习思考,我讲三点意见。一、学习先进,审视自我,进一步增强推进率先发展、“冲刺30强”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继去年3月赴江阴等苏南六地学习考察后,这次我们把目光2投向省内。在短短三天时间里,参加考察的同志一路看一路学,一路对比一路思考,震撼很大,启发很大,收获也很大。通过外出考察,我们更加清醒地感受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东港的差距表现在经济发展上,反映在体制机制、干部队伍、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上,根子在思想观念上。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对照上半年工作情况,对照学赶对象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更多地从思想上、主观上、工作上、作风上找问题,从精神状态、发展境界、体制机制和工作实效上找不足,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握大局,提升标杆、狠抓落实,努力在思想解放上迈上新水平,在开放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快发展上开创新局面,在作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统一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切实增强“冲刺30强”的紧迫感。今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激烈竞争、重大机遇,各地都在争先恐后地抓项目、抓招商、抓发展,都在一着不让地比着干、拼着干、抢着干,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很猛,区域竞争的态势十分激烈。从周边地区看,这次外出考察,每一处都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去借鉴。河东区按照“保证三年变样、五年大变样”的目标,两年来开展了11个城中村的拆迁改造工作,拆迁面积达237.3万平方米。淄川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一直坚持不懈地抓工业项目的培大育强,去年全区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发展到230多家。我们参观的唐骏欧铃、鲁泰纺织、山川3集团等项目,都是从村办企业或合伙企业发展成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中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潍坊高新区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了光电产业园、新材料工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九个专业园区,项目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去年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0多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4亿元。奎文区无论是城市景观带建设、房地产开发,还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城中村改造,都让我们感受到“现代化商务中心区”的风范。比如,他们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目前全区年税收过500万元的商务楼宇达15处、过千万元的7处,金融业税收贡献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3.8%。诸城市把经济建设的立足点定位在园区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培育上,工业经济规模大、名牌多、后劲足,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互动、协调发展。参加考察的同志都体会到,金融危机对这些地方没有什么影响,他们的干部和企业家精神状态都很好,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都在思考和谋划新的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这种精神,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化,不管上级政策如何调整,率先发展、冲刺“30强”的目标定位不能变,推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培植骨干企业的路子不能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区域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才能实现后发快进、借势突破、跨越崛起。从学赶对象看,综合分析1-5月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增幅上,我区分别比全省“30强”平均值高7.5、414.4个百分点,比“30强”后5位的平均值高9.7、9.4个百分点,比莱西等“四学一赶”对象的平均值高7.7、17.2个百分点;但在总量上,我区分别占全省“30强”平均值的71.7%、27.4%,占全省“30强”后5位平均值的108.1%、31.6%,占莱西等“四学一赶”对象平均值的64.9%、24.8%。这说明,与全省“30强”和学赶对象相比,虽然我们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这是在基数较小的基础上实现的,经济总量小、工业短腿的现状仍未从根本上改变。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缩小与全省“30强”和学赶对象的差距,仍然是我们的中心任务。从市内兄弟区县看,1-5月,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等4项经济指标的总量,在全市有1项居第3位、2项居第4位、1项居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分别比开发区、莒县低12.1、2.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比岚山低11个百分点,仅比莒县、五莲高1.6、1.4个百分点。形势逼人,形势急人,大干快干则上,小进慢进则退,迟一步就会掉队,慢半拍也会出局。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居危思变、居变思进,在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眼界上不断提升、奋力超越,做到快行动、快落实、快发力,努力在区域竞争中实现进位赶超。——统一对上半年工作的认识,切实增强“冲刺30强”的危机感。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全区上下围绕“冲刺30强”的任务目标,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和“执行力建5设年”活动为动力,深入实施“六大会战”,扎实推进“8项工程、88个项目”,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1-6月,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8%;1-5月,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增长25.5%、25.3%、52.9%和32.8%。这种发展态势来之不易,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基层的同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要充分肯定、倍加珍惜。但也要清醒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下大力气用心研究解决。从工业经济运行看,尽管在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主要指标增速从5月份回升,但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目前,全区211家规模工业企业中,产值下降的占26%,利润低于10万元的占30%,亏损企业19家,同比增长13.6%;亏损额超过500万元的有3家。从招商引资看,虽然提报的项目数量较多,但大多属一般加工项目、低端三产项目,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拉动力强的大项目、高新项目仍然很少。1-5月,全区新招引工业项目77个,过亿元项目13个,分别占项目总数的27.8%和4.7%,招商引资的层次还需进一步提升。从项目建设看,虽然总体上比较顺利,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有的项目、有的地方还存在落地慢的问题。去年集中开工的项目和年初确定的“8项工程、88个项目”,有的建设进度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从工作推进看,虽然全区总体上实现了“首季开门好、二季度双过半”,但镇街道之间、区直部6门之间工作进展很不平衡。1-5月,有9个镇街道招商引资提报到位资金超过5000万元,29个部门单位过千万元,部分部门单位未达到进度要求,还有个别部门单位至今尚未提报项目。在财政收入上,有3个镇街道未达到进度要求,增幅最高的37%,最低的-12%,两者相差49个百分点。从干部队伍看,虽然经过多年来的锻炼和教育,各级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不断提高,但面对冲刺“30强”的新形势新要求,部分干部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落实力度、工作作风等方面还有不适应的地方。有的干部抓落实的“法”还有欠缺,组织领导率先发展、推动工作落实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有的精神状态有问题,身上的惰气太重,对区委、区政府安排的工作能应付的就应付,不能应付的就拣着干、拖着干甚至是躲着干;有的怕担风险、不思进取,推进工作时畏手畏脚、患得患失,承担的工作长期没有大的起色;有的心浮气躁、不下深水,习惯于做“甩手掌柜”、当“二传手”,不去当挖山不止的愚公,而是做指手划脚的智叟;等等。各级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认真查找差距不足,认真落实应对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统一对东港在新的发展格局中面临的重大机遇和肩负的重大责任的认识,切实增强“冲刺30强”的责任感。当前,尽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大影响,但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支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条件依然存在,7我们拥有许多优势和条件实现弯道超越、跨越发展。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倒逼”、“洗牌”带来的机制机遇,中央和省、市实施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机遇,胡总书记提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及省委、省政府落实这一指示并争取列入国家战略、加快鲁南经济带开发等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推进鲁南临海产业区、日照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大项目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都为我们跨越发展、逆势争先创造了有利条件。要看到,随着驻地、临海、临港以及临青(岛)、临(日)钢的区位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随着省委、省政府对日照实施重点发展战略和一批重大生产力项目的布局落地,东港在全市乃至半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看到,承接历届打下的良好基础,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区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不断提高,放下包袱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全区正处在一个能干事、也能干成事的时期。各级要充分认识面临的重大机遇和肩负的重大责任,始终坚持干事创业不松劲、率先发展不懈怠、逆势争先不动摇,更加自觉地把东港发展放在全市、全省发展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落实,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维,“不管东西南北风、咬住发展不放松”,全力以赴抓项目、搞建设、促跨越。二、明确重点,提升发力,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在是7月中旬,做好下半年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8级要对照冲刺“30强”的任务目标,结合对前两个季度工作的“回头看”,按照“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项目建设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新区发展是全区的‘一号工程’、新农村建设需进一步重点突破、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的定位要求,进一步突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只争朝夕干事业,争分夺秒抓落实,确保“三季度快推进、四季度满堂红”。(一)关于招商引资。有位领导说过,招商引资是发展资源的争夺,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对各级干部精神意志和素质能力的综合考验。现在,全区上下对这项工作的认识都很到位了,关键就看你怎么干,有没有“真本事”抓。什么叫“真本事”?一是信息的捕捉能力。信息是项目的“胚胎”,是招商引资的前提和基础。信息从哪里来?就看你有没有“鹰一样的眼力、豹一样的速度、狗一样的嗅觉、狼一样的韧劲”,就看你会不会去“捕”和“捉”。从大处讲,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上级的项目信息、资金信息,争引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能不能把各个层面的各种关系排出来,从中搜集、筛选和储备一批招商线索?能不能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奖征集、委托代理以及举办、参加节会活动等方式,广泛捕捉信息,广交各路朋友,吸引他们投资兴业?从小处讲,一次吃饭、一张名片、一个电话,甚至是别人闲谈中的一句话,只要你学会“用心”、善于“捕捉”,都有可能放大成一个个投资项目。二是招引的方式方法。现在各地都在“抢”客商、“争”项目,竞争异常激9烈,关键要靠“法”。在去年的全区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动员会议上,我讲过“以商招商”等十种方式方法。最近区委办公室编发的第26期《领导参阅信息》,刊发了江西省吴新雄省长在全省招商引资干部培训会上教授的《招商引资十五法》,通俗易懂,可学可用。比如,“专项重点上门招商法”,就是要结合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明确主攻的对象,在掌握投资者投资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带着具体的项目和洽谈方案,发扬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四千四万”精神,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跑穿脚跟皮的“四张皮”精神,实行重点上门招商。再如“名片日记招商法”,就是收到客商的名片,都在上面记录下与客商见面的时间、地点、引见人、参加人员,以及洽谈情况、客商的要求和意向等,然后经常进行电话跟踪,联络感情,推进项目。赣州市章贡区外经贸局局长孙女士,这样的记录本有20多本2000多张,现在它已成为章贡区
本文标题:山东东港区委中心组读书会暨全区半年工作会议(印发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88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