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二章―植物配置与环境条件
园林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第三讲•植物所生活的空间叫做环境,任何物质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园林植物与其他植物一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受自身遗传因子影响外,还与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和土壤等因子。•园林植物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和多种多样的适应性。环境条件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是综合的•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又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各个因子所处的地位并非完全相同•植物对生态因子的需要是分阶段的生态因子与园林植物的相互关系•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温度•温度是影响园林植物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影响着植物的地理分布,制约着生长发育的速度及体内的生化代谢等一系列生理机制。分布与形态•温度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一天有昼夜的变化。温度与生长的关系•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一般为4~36度,但是因植物种类和发育阶段不同,对温度的要求差异很大。•低温会使植物遭受寒害和冻寒。–寒害指气温在0℃以上树木遭受的低温伤害。–冻害指一些冬季寒冷的地方,气温常在0℃以下,树木地上部分的组织内部发生结冰而引起的伤害。•土壤低温对园林植物的危害:–特别在气温比土温高时,植物地上部分进行蒸腾而失去水分,根系因土壤结冰无水补充,也会发生生理干旱,时间长了会引起枝条干枯死亡。•高温对园林植物的危害:–破坏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平衡,使呼吸作用超过光合作用,结果使植物饥饿而死亡。–促进蒸腾作用的加强,破坏水分平衡,导致植物枯萎死亡。高温还能促使叶片过早衰老,减少有效叶面积。温度与开花的关系•温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花芽的分化方面。对于某些植物来说,一定范围内的低温有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北方的许多树种花芽头一年形成,倘若冬天不能满足它对一定低温的要求,翌年就不能开花。•温度对花色也有一定影响:–花青素和色素的形成和积累受到温度的控制,温度适宜时,花色艳丽,温度不适宜时,花色则淡而不艳。光照•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只有在光照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实。•光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特征。光照对园林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质三个方面。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光饱和现象当光照强度超过了补偿点的需要而继续增加时,光合作用强度也就随比例增加,但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则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根据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可以把园林植物分成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阳性、阴性和中性植物•阳性植物–阳性植物阳性植物喜强光,不耐蔽荫,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发挥其最大观赏价值。–阳性植物包括大部分观花、观果类植物和少数观叶植物,如一串红、茉莉、扶桑、石榴、柑橘、月季、棕桐、橡皮树、银杏、紫薇等。阳性、阴性和中性植物•阴性植物–阴性植物阴性植物多原产于热带雨林或高山阴坡及林下,具有较强的耐荫能力和较低的光补偿点,在适度蔽荫的条件下生长良好。–阴性植物主要是一些观叶植物和少数观花植物,如兰花、文竹、八仙花、一叶兰、万年青、蕨类、珍珠梅、蚊母树、海桐、珊瑚树等。阳性、阴性和中性植物•中性植物–中性植物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最好,但亦有不同程度的耐荫能力,在高温干旱时及全光照下生长受抑制。在中性植物中包括有偏阳性的与偏阴性的种类。•榆树、朴树、樱花、枫杨等为中性偏阳;•槐、木荷、七叶树、五角枫等一为中性稍耐荫;•冷杉、云杉、常春藤、八仙花、山茶、杜鹃、海桐、忍冬、罗汉松、紫楠、青檀等均属中性而耐荫力较强的种类–植物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年龄和环境条件的改变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变化较大。光照时间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光照时间的长短对园林植物花芽分化和开花具有显著的影响。分为三类:–长日照植物生长过程有一段时间需要每天有较长日照时数。如:唐菖蒲–短日照植物生长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是白天短、黑夜长的条件。–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对日照时间不敏感,只要发育成熟,温度适合,一年四季都能开花,如月季、扶桑、天竺葵、美人蕉等。光质时园林植物的影响•短波光可以促进植物的分蘖,抑制植物伸长;•长波光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植物的长高;•极短波则促进花青素和色素的形成。–高山地区及赤道附近极短波光较强,花色鲜艳。•光的有无和强弱也影响着植物花蓄开放的时间–半枝莲必须在强光下才能开放,日落后即闭合–昙花在夜晚开放水分•水分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无论是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运输,还是植物体内进行一切生理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存、分布、生长和发育。•根据园林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不同,一般分为四个类型:–(1)耐旱植物–(2)中生植物–(3)耐湿植物–(4)水生植物耐旱植物多原产热带干早或沙漠地区,这类植物根系较发达,肉质植物体能贮存大量水分,细胞的渗透压高,叶硬质刺状、膜鞘状或完全退化,如仙人掌类、梭梭木、黑桦、胡枝子等。中生植物•绝大多数园林植物属于这种类型,它们不能忍受过干和过湿的条件。常见的有君子兰、月季、扶桑、茉莉、石榴、丁香、桂花、马褂木、悬铃木、批把、红叶李、国槐等。耐湿植物•多原产于热带雨林中或山涧溪旁,喜生于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在干燥或中生的环境常致死亡或生长不良。如水仙、龟背竹、马蹄莲、海芋、水杉、垂柳、白蜡、广东万年青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根或茎一般都具有较发达的通气组织,它们适宜在水中生长,如荷花、睡莲、王莲等。空气•空气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植物有影响的常见的大气中的类型有: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各种粉尘等。–氧气是植物呼吸作用必不可少的,如果氧气缺乏,植物根系的正常呼吸作用就会受到抑制。–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的提高,光合作用加强,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但是二氧化碳不足或过量,对其生长发育也会产生伤害。•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对植物有利的生态作用表现在帮助授粉和传播种子。•台风、焚风、海潮风、冬季的旱风、高山强风会给植物带来很大的危害。•空气中还存在一些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构成危害的气体,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一氧化碳、氯化氢、硫化氢及臭氧等。土壤•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基质。没有土壤,植物就不能站立,更谈不上生长发育,土壤通过植物根系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和丰富的氧气。•一般要求栽培园林植物所用土壤应具备良好的团粒结构,疏松、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良好,并含有较丰富的腐殖质和适宜的酸碱度。母岩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母岩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影响到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状。母岩不同,土壤的质地、结构、水分、空气、湿度、养分等状况以及酸碱度等均有差异。–石灰岩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呈中性或碱性反应,适宜喜钙耐旱植物生长。如琅琊榆、黄连木、朴树等。–砂岩、砾岩和石英岩等硅质岩石,缺乏盐基成分只适于耐贫瘠的先锋树种如松类–花岗岩、正长岩、流纹岩和片麻岩富含钾和磷,多呈酸性适宜于一般树种–辉长岩、玄武岩和安山岩等铁镁质岩石呈碱性或中性反应,适于喜钙的树种生长酸碱度时园林植物的影响•自然界中土壤酸碱度是受气候、母岩及土壤中的无机和有机成分、地形地势、地下水和植物等因子所影响的。•我国土壤酸碱度可分为5级,即–强酸性为pH5.0;–酸性为pH5.0~6.5;–中性为pH6.5~7.5;–碱性为pH7.5~8.5;–强碱性为pH8.5•酸性土植物–在呈或轻或重的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最多的种类。土壤pH在6.5以下。如杜鹃、乌饭树、山茶、油茶、桅子花、吊钟花、秋海棠、朱顶红、茉莉、柑橘、石楠、棕桐、印度橡皮树等,种类极多。•中性土植物–在中性土壤上生长最佳的种类。土壤pH在6.5~7-5之间,绝大多数的园林植物属于此类。•碱性土植物–在呈或轻或重的碱性土壤上生长最好的种类。土壤pH在7.5以上。如仙人掌、玫瑰、怪柳、白蜡、紫穗校等。
本文标题:第二章―植物配置与环境条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9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