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发展历史:1855年人们就确定了肾上腺以及某些相关功能1927年Rogoff(罗格夫)和stewart(斯图尔特)用肾上腺匀浆提取物为切除肾上腺的狗进行静脉注射试验,证明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存在1935年第一个糖皮质激素药物(可的松)上市1946年美国默克研究实验室L.H.Sarett首次人工合成了可的松(Cortisone)1948年糖皮质激素首次被用于一例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并取得极好的临床疗效1956年合成的糖皮质激素达7000种之多糖皮质激素生理效应广泛,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和免疫抑制,其应用涉及临床多个专科。临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不合理应用较为普遍、滥用现象严重。2011.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用糖皮质激素要非常谨慎。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糖皮质激素为加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订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糖皮质激素类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23号)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第一章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一、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二、糖皮质激素在儿童、妊娠、哺乳期妇女中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二章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管理一、管理二、落实与督查第三章糖皮质激素的适用范围和用药注意事项一、适用范围二、不良反应三、注意事项第四章糖皮质激素在不同疾病中的治疗原则返回第一部分:糖皮质激素的基础知识肾上腺结构: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位于肾的上方,左右各一,共同为肾筋膜和脂肪组织所包裹。左肾上腺呈半月形,右肾上腺为三角形。两侧共重10-15克。腺体分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两部分,周围部分是皮质,内部是髓质。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较厚,位于表层,约占肾上腺的80%,从外往里可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三部分。球状带15%束状带78%网状带7%髓质肾上腺髓质髓质位于肾上腺的中央部,周围有皮质包绕。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原料主要为酪氨酸,其合成过程为:酪氨酸→多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髓质中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比例大约为4:1。肾上腺素主要是作用于心肌,使心跳加快、加强;后者的主要作用是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皮质调节系统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HPA反馈调节通路:正反馈调节CRH:促进垂体前叶分泌ACTH;ACTH:促进肾上腺合成、分泌糖皮质激素,维持肾上腺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负反馈调节长负反馈:糖皮质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CRH垂体前叶分泌ACTH短负反馈:ACTH可抑制自身与CRH的释放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节律性:8-10am最高,22点至深夜1点最低;在清晨前后各2小时的时间内,分泌量约为全日量的一半应激状态下氢化可的松的分泌量达正常的10倍一般服用时间:每日早晨8点给药隔日给药:每隔日上午8点服药糖皮质激素受体(GR):C端:与GCS结合功能区:转录性基因的活化及其他转录因子有关中央两个锌指:各结合4个半胱氨酸,为DNA结合区激素结合功能区:与进入核内及形成二聚体有关由约800个氨基酸构成肾上腺素的基本结构:必须基团:基本结构为甾核C3的酮基C4-5的双键C20的羰基肾上腺皮质激素基本结构盐皮质激素的化学结构C17上无-OH,C11上无O或有O与C18相联糖皮质激素化学结构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糖皮质激素构效关系(1)C1和C2引入双键:糖代谢和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如可的松→泼尼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2)C6引入甲基:糖代谢和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泼尼松龙→甲尼松龙(3)加氟:泼尼松龙C9加氟,C16加a-羟基→曲安奈德;C16加a-CH3、β-CH3→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抗炎作用增强,几乎无水盐代谢作用。(4)C9a-氯取代a-氟,并制成二丙酸酯,即为倍氯米松,其抗炎作用比倍他米松强且持久。(5)酯化C21羟基,可使作用时间明显延长。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糖皮质激素的体内过程·90%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77%与皮质激素结合球蛋白(CBG)结合,15%与白蛋白结合雌激素↓,肝、肾功能↓时、游离↑,易致不良反应。主要在肝中代谢,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与未结合部分一起由肾脏排出。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内转化为氢-考和泼尼松龙后才能发挥作用,严重肝病时只宜用的如氢-考或泼尼松龙。与肝酶诱导剂合用时需加大GCS用量。糖皮激素的分类:按作用持续时间分类·短效药物——作用时间为8-12小时氢化可的松、可的松·中效药物——作用时间为12-36小时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长效药物——作用时间为36-54小时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按给药途径分类·口服、注射、吸入、局部外用激素名称血浆半衰期(h)生物半衰期(h)HPA轴抑制时间(天)短效可的松0.58-121.25-1.50氢化可的松1.68-121.25-1.50中效泼尼松2.6-318-361.25-1.50泼尼松龙2-418-361.25-1.50甲泼尼龙2-318-361.25-1.50长效地塞米松3-636-542.75倍他米松3-636-543.25常用GCs药物比较GCs的半衰期比较特点短、中效激素用于抗炎治疗,HPA轴抑制作用相对较弱,长期服用疗效稳定,可以长期使用。长效激素生物半衰期长,HPA轴抑制作用长而强,不宜长期使用抗炎治疗指数高,用药剂量小适合短期使用可用于其他糖皮质激素反应不佳或无效的场合糖皮激素的生理作用: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影响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物质代谢过程及种组织器官的功能。糖代谢--机体调节糖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升血糖升高血糖的机制:1、促进糖异生: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提供糖异生所需底物,促进糖原合成,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2、减慢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3、减少对葡萄糖的利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多可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缺乏则可发生低血糖反应蛋白质代谢——加速分解代谢,抑制合成促进蛋白质分解代谢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负氮平衡长期过量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引起严重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伤口愈合延缓,皮肤变薄,影响儿童生长脂肪代谢——主要促进脂肪的重新分布。促进脂肪分解--直接或通过增强儿茶酚胺和生长激素的脂肪分解,增加血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另一方面升高血糖后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脂肪合成,增加体内总脂肪量超生理浓度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改变体脂分布,致使脂肪重新分布在面部、上胸部、颈背部、腹部和臀部,形成向心性肥胖。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水和电解质代谢生理浓度促进钠再吸收和钾、钙、磷排泌,有较弱的肾上腺盐皮质激素样保钠排钾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多时与11-羟类固醇脱氢酶结合达饱和,故可与盐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促进远肾曲小管钠、钾交换,导致水、钠潴留和钾丢失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多使组织蛋白质分解增强,使钾从细胞内释出减少小肠对磷、钙的吸收和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使钙、磷排泌增加。长期服用易造成骨质疏松。临床药理作用——四抗一抑制(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免疫抑制)1.抗炎作用对抗各种原因所致炎症(物理、化学、生物、免疫等)炎症初期红、肿、热、痛症状减轻;炎症后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瘢痕形成抗炎作用机制(1)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与释放①增加淋巴细胞合成脂皮质蛋白,抑制磷脂酶A2。导致炎性介质PGs前列腺素(扩管)与LTs白三烯(趋化)生成减少;②抑制NO合酶的基因转录——减少NO的产生,抑制COX-2——减少PGs的产生③诱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降解缓激肽GCS抗炎作用机制(2)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GCS抑制IL-1,2,5,6,8(单核细胞产生的多肽);肿瘤坏死因子-a,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并影响其生物效应(3)抑制粘附因子的产生(ICAM-1,E-选择素等);从转录水平直接抑制粘附分子的产生通过细胞因子反应性作用(4)对炎症细胞凋亡的影响2、免疫抑制作用与抗过敏作用免疫抑制作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诱导淋巴细胞凋亡(T、B淋巴细胞);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抑制核转录因子NF-KB活性(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抗过敏作用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过敏性物质。3、抗毒抗休克作用抗休克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增加;抑制炎性因子产生,降低血管对炎症因子敏感性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蛋白水解酶的释放抗毒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但对外毒素无作用。4、允许作用(permissiveaction)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但可给其他激素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如: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5.其他作用血液与造血系统刺激骨髓造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增多,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凝血时间;提高中性白细胞数量,但其功能下降;促进血细胞从外周向淋巴组织重新分布:血液中淋巴细胞、嗜酸,碱性粒细胞数量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减少脑中γ–氨基丁酸的浓度,提高中枢兴奋性;消化系统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提高食欲,促进消化大剂量可诱发或加重溃疡骨骼骨质脱钙,骨质疏松不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萎缩功能减退症2.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表现为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糖尿、肌肉萎缩无力、骨质疏松、多毛、痤疮、易受感染、低血钾、浮肿与高血压等)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机理:主要与影响体内物质代谢有关。3.代谢—糖尿病,Cushing’s(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脂代谢异常4.心血管系统—高血压、血栓形成、血管炎5.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诱发血清淀粉酶)6.中枢神经系统—减少脑中γ–氨基丁酸的浓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可诱发精神失常和癫痫。7.免疫系统—广泛抑制,潜在病毒激活8.骨骼肌肉系统—骨质疏松和骨坏死,肌肉萎缩,生长停滞GCS诱发溃疡机制(1)胃酸分泌增加:可致胃腺G细胞增生,数目增加,胃泌素水平升高,最终胃酸分泌增加(2)胃蛋白酶、胰液和其他消化酶的分泌增加,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3)胃黏液分泌异常:可使胃黏液生成减少,GCs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致黏液糖蛋白生成减少,胃粘膜屏障受损。(4)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再生(5)GCs炎症介导:GCs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正常的前列腺素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非甾体抗炎药诱发溃疡)返回○9.肾脏—保钠、排钾、排钙、排磷10.皮肤—痤疮、青斑,毛细血管扩张,多毛,伤口愈合延迟11.眼—使眼内压增高诱发青光眼,白内障GCs副作用糖皮质激素的禁忌•严重精神病和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骨折、创伤修复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等第二部分: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1、替代疗法:急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addison’ssyndrome(阿狄森氏综合症),肾上腺危象)脑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肾上腺次全切除2、严重感染或炎症反应(合用足量抗生素)严重细菌性疾病如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型肺炎等,在有效抗生素治疗同时,进行辅助治疗病毒性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人禽流感等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作为辅助治疗避免滥用:感染性疾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1、糖皮质激素会改变原有的热型的临床表现——延误诊断和疗效判断。2、长期应用还将加重原有的感染性疾病或诱发二重感染并发症——延误必要的治疗
本文标题: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499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