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2013高三一轮新课标三维设计人教版化学配套课时单元检测第十一章第二节提能力创新演练经典化
[对接高考——高考命题常设误区汇总]设误选项摘录设误角度诊断1.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都属于化学变化(2011·德州模拟)对煤、石油的组成及综合利用方法不清楚2.直馏汽油、裂化汽油都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2011·莱芜模拟)不能区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的成分3.裂化主要是获得短链气态烃(2011·万州模拟)混淆裂化和裂解的目的4.煤脱硫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光化学烟雾的形成(2011·新乡模拟)不了解常见污染的成因5.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2011·宝鸡模拟)对绿色化学的核心理解错误[随堂强化落实]1.(2011·合肥模拟)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下列环境问题不是由所对应的物质引起的是()A.温室效应——二氧化碳B.酸雨——二氧化硫C.光化学烟雾——二氧化氮D.臭氧层破坏——一氧化碳解析:氟氯代烃及氮的氧化物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D错误。答案:D2.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解析:能源问题是人类面对的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人类已经受到能源危机的困扰,节约有限的能源(化石燃料)、开发高效清洁能源已迫在眉睫。答案:C3.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生成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是含硫化合物B.煤是一种可再生能源C.在水吸收S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D.SO2是酸性氧化物,被云雾吸收后可转化成酸雨解析:煤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是一种混合物;SO2能和水反应生成H2SO3。答案:D4.(2011·大连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汽油、煤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石油、煤、太阳能和潮汐能都属于绿色能源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D.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可生产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等材料解析:A中除了植物油,所涉及的“油”都是含有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石油和煤不是绿色能源,B错误;乙烯不能通过石油分馏得到,C错误。答案:D5.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D.用SiO2制备高纯硅解析: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要求是在生产中所有原子均转化为产物,没有副产物。A项没有副产物;B项有HCl等副产物;C项有NO2等副产物;D项有CO等副产物。答案:A6.请将下列物质的转化或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每一项只填写一种方法)。并指出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①溶解②裂解③分馏④裂化⑤干馏⑥蒸馏⑦电解⑧过滤⑨萃取(1)把煤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________。(2)从原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________。(3)将重油转化为汽油________。(4)将海水淡化________。(5)从海水中得到的无水MgCl2中提取金属镁________。解析:(1)煤通过干馏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属于化学变化;(2)原油通过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物理变化;(3)重油转化为汽油是由大分子烃分解为小分子烃,是石油的裂化,属于化学变化;(4)海水淡化是除去海水中的盐类,用蒸馏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5)由MgCl2制镁需电解,属于化学变化。答案:(1)⑤、化学变化(2)③、物理变化(3)④、化学变化(4)⑥、物理变化(5)⑦、化学变化[提能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大会,主要讨论减少CO2的排放量,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的转换形态)。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B.利用太阳能蒸馏海水进行海水的淡化C.避开公共交通的拥挤,倡导自驾出行D.海水和淡水交汇处安装半透膜,利用水中电解质浓度的差异进行发电解析:自驾出行既浪费大量的能源,又使排出的废气污染环境。答案:C2.(2011·漳州模拟)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下面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采矿厂、制陶厂、耐火材料生产等场所长期工作的人员,若不采取劳动保护措施,则容易患上硅肺病B.氮的氧化物可以造成光化学污染,也可以破坏臭氧层,同时还可以形成酸雨C.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含磷的洗涤剂等都可以对水体造成污染D.植树造林既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又可以降低酸雨的危害解析:植被面积越大,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就越多,可缓解温室效应,但不能减少酸雨,因为酸雨是由SO2、NO2大量进入空气造成的。答案:D3.南京将于2014年承办世界青奥会。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B.引进电动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C.积极推行和使用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新型聚合物材料D.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解析:D项中生活垃圾应该分类处理,直接填埋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答案:D4.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下列反应类型中: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分解反应④取代反应⑤加成反应⑥消去反应⑦加聚反应⑧缩聚反应能体现这一原子经济性原则的是()A.①②⑤B.②⑤⑦C.⑥⑦⑧D.③④⑤解析:原子利用率100%,即理想地把所有原料转化为目标产物,也就是不生成其他的小分子或副产品。满足这一条件的有化合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这些反应类型的产物均只有一种。答案:B5.生活中使用的购物袋的材料多为聚乙烯,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塑料也是聚乙烯制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的单体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聚乙烯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聚乙烯高温分解,生成其单体——乙烯D.用纯净的乙烯合成的聚乙烯是纯净物解析: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聚乙烯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B错;聚乙烯分解产生的是很多种气体的混合物,C错;聚乙烯由于聚合度不同,是混合物,D错。答案:A6.(2011·云南测试)“绿色化学”是人们最近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上、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消除硫酸厂尾气中的SO2:SO2+2NH3+H2O===(NH4)2SO3B.消除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的污染:NO+NO2+2NaOH===2NaNO2+H2OC.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D.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解析:A、B两项中消除硫酸厂的尾气SO2、硝酸厂尾气氮氧化物,均符合“绿色化学”的含义,D项制取CuSO4时不产生大气污染物且节约原料也符合要求,只有C项中会产生大气污染物SO2,故选C。答案:C7.用石油和煤可以得到有机化工生产中需要的众多原料,例如由石油得到的乙烯和煤得到的苯制聚苯乙烯,生产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裂解可以从石油中获得更多的乙烯B.把煤干馏不能直接得到苯C.制聚苯乙烯的反应①为加成反应D.反应①②③的原子利用率都达到了100%解析:石油裂解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有机化工原料如乙烯等;煤干馏只能得到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混合物,还要进行分馏才能得到苯;根据反应特点可知①为加成反应,③为加聚反应;反应①③的原子利用率都达到了100%,而反应②中除生成目标产物外,还生成了其他产物,原子利用率小于100%。答案:D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8.(2011·海南高考)“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解析:整个过程中,“反应分离”产生NaOH溶液和高温反应炉产生的氧化钙都可以循环利用,B不正确,“反应分离”环节中,最终产生的物质主要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直接过滤即可,C不正确。答案:AD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解可以得到汽油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解析:石油的成分中含有烷烃,A正确;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而不是裂解得到汽油等轻质油,B错误;煤的成分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C正确;煤经干馏后得到的煤焦油中含有苯和甲苯,煤中不含苯和甲苯,D错误。答案:BD10.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B.煤的气化是将其通过物理变化转化为气态的过程C.天然气除了作燃料之外,还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解析:煤的气化是碳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煤气的过程,B项错误;石油分馏不可能得到乙酸,D项错误。答案:AC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4分)11.(12分)将煤直接作为燃料燃烧,不但热效率较低,且产生烟尘、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煤干馏是提高煤利用率、生产重要化工原料、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煤干馏的现象及产物,装置如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煤干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盛有冷水的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后检验生成粗氨水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CO不能使溴水褪色,若将从具支试管出来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溴水褪色,则说明产生了________;(5)检验从具支试管出来的气体的性质后,将尾气点燃,火焰的颜色为________;(6)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苯及其同系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据煤干馏的定义可知其条件为隔绝空气加强热。(2)冷水浴的作用是冷凝,使粗氨水和煤焦油冷凝下来。(3)检验粗氨水时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有NH3逸出即可。(4)溴水褪色,证明煤干馏时产生了乙烯等不饱和的烃类物质。(5)CO、C2H4等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6)煤焦油中苯及其同系物与其他成分互溶,故只能通过分馏的方法将其分离。答案:(1)隔绝空气加强热(2)使粗氨水和煤焦油冷凝下来(3)将具支试管取出加热,用事先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产生了粗氨水(4)乙烯等不饱和的烃类物质(5)淡蓝色(6)分馏12.(12分)汽车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其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CmHn(烃)、SO2、NOx、CO和C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用CmHn表示汽油的主要组成,CmHn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2013高三一轮新课标三维设计人教版化学配套课时单元检测第十一章第二节提能力创新演练经典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16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