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周有利郧阳医学院检验系血栓与止血检验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学习目的和要求】1.掌握血栓止血的筛选试验、血小板检验、凝血因子检验和纤溶活性检验。2.了解血液流变学检验。.了解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及血液流变学。第一节血栓与止血筛选检验•一期止血筛选检验•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共同途径筛选检验•纤溶活性增强筛选检验一期止血出血时间(BT)血小板计数(PLT)检验一期止血筛选检验—出血时间【原理】是指刺伤毛细血管后自然出血到自然止血所需的时间。主要用于检测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血小板数量和质量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出血时间(Bleedingtime,BT)一期止血筛选检验—出血时间【方法】血压40mmHg,刀片长6mm,刺入皮肤深度1mm,肘前窝下5cm尺侧皮肤。一期止血筛选检验—出血时间【参考值】6.88±2.08min【临床意义】BT延长见于①血管性血友病;②血管壁结构异常;③血小板明显减少或增多症;④血小板功能异常;⑤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DIC等;⑥纤溶亢进症;⑦药物干扰,如乙酰水杨酸、潘生丁等。BT缩短见于①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②药物如促红细胞增多症等。一期止血筛选检验—出血时间【原理】计数单位容积内血小板的含量【方法】普通光镜直接计数法相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参考方法血分析仪法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PLT或bloodplateletcount,BPC)一期止血筛选检验—血小板计数【参考值】100~300G/L【临床意义】减低见于①血小板生成减少;②血小板破坏过多;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出血后及脾切除手术后等。一期止血筛选检验—血小板计数一期止血的筛检试验临床意义BTPLT原因延长减少血小板减少延长增多血小板增多延长正常血小板功能缺陷延长正常血管异常正常正常血管脆性增加一期止血筛选检验—临床意义二期止血一期止血二期止血筛选检验ⅫTF↓↓Ⅺ+Ca2+Ⅶ+TF↓Ⅸ+Ⅷ+Ca2++PF3↓Ⅹ+Ⅴ+Ca2++PF3ⅡⅠAPTT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共同途径二期止血筛选检验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全血凝固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离体静脉血发生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反映内源凝血途径功能。•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clottingtime,ACT)(最敏感)•硅管法(较敏感)•普通试管法二期止血筛选检验—全血凝固时间全血凝固时间(coagulationtime,CT)【原理】向血浆中加入足量激活剂(白陶土)和部分凝血活酶(脑磷脂)和Ca2+,从加入到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二期止血筛选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方法】①手工法—参考方法②仪器法:光学法(比浊法)、电流法、磁珠法二期止血筛选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质量控制】①标本采集和处理患者准备——停药1周以上;抗凝剂:0.109M枸椽酸钠,1:9;采血:止血带、容器、一针见血;立即分离血浆、室温FⅧ易失活,2h内完成。②激活剂:白陶土(此时APTT又称kaolin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KPTT),硅藻土、鞣花酸。③部分凝血活酶(脑磷脂)二期止血筛选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参考值】25~35s【临床意义】APTT结果超过正常对照10s以上的即为延长。是目前推荐应用的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是监测肝素的首选指标。治疗时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1.5~3。0延长: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因子减少或缺乏;血中含有抗凝物质;纤溶亢进等。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血期等;血栓性疾病。二期止血筛选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原理】向血浆中加入足量的组织凝血活酶(TF)和Ca2+,从加入到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二期止血筛选检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PTR=病人PT值(秒)平均正常PT值(秒)ISIINR=PTR【方法】①手工法—参考方法②仪器法:光学法(比浊法)、电流法、磁珠法二期止血筛选检验—凝血酶原时间【质量控制】1、标本采集和处理患者准备:停药1周以上;抗凝剂:0.109M枸椽酸钠,1:9;采血:止血带、容器、一针见血;立即分离血浆、室温FⅧ易失活,2h内完成。二期止血筛选检验—凝血酶原时间【质量控制】2、组织凝血活酶试剂质量3、国际敏感指数(ISI):表示标准品组织凝血活酶与每批组织凝血活酶PT校正曲线的斜率。4、报告方式病人PT(s)及正常对照PT(s)PTR;INR二期止血筛选检验—凝血酶原时间【参考值】PT:11~15s;PTR:0.85~1.15,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的即为延长。【临床意义】是外源性凝血因子缺陷的筛选试验。PT延长或PTR增大: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因子减少或缺乏;血中含有抗凝物质;纤溶亢进等。PT缩短或PTR降低:见于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和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DIC早期。INR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国人以2~3为宜。二期止血筛选检验—凝血酶原时间二期止血缺陷的筛检试验原因PTAPTT外源途径缺陷AN内源途径缺陷NA共同途径缺陷AA血中有抗凝物质AA二期止血筛选检验—临床意义FgFMFbX、Y、D、E,Bβ1-42,A、B、C、HX,、Y,、D、E,,Bβ15-42,A、B、C、HX、Y、D、E,DDPLPLPLFⅡaFPA/BFⅩⅢa纤溶活性增强筛选检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及产物【原理】胶乳凝集试验:纤溶活性增强筛选检验—FD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g)DP检测FDP抗FDP【参考值】血清FDP5mg/L;尿FDP28±17µg/L【临床意义】血液中FDP增高:原、继发纤溶亢进,溶栓治疗等。尿中FDP增高: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尿毒症、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妊娠毒血症以及DIC等。纤溶活性增强筛选检验—FDP【原理】胶乳凝集试验:纤溶活性增强筛选检验—DD2、D-二聚体(D-dimer,DD)DD抗DD【参考值】阴性或0.5mg/L【临床意义】DD在继发性纤溶症时升高,而在原发性纤溶症时正常,这是鉴别两者的重要依据。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和DIC时、血浆DD体明显升高,是诊断DIC的重要依据。纤溶活性增强筛选检验—DD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的鉴别原因FDPD-dimer原发性纤溶增高阴性继发性纤溶增高阳性溶栓治疗增高阳性纤溶活性增强筛选检验第二节血管壁(内皮)检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检测•血浆内皮素-1检测•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抗原检测【原理】ELISA或其它免疫学方法【参考值】94.1%±32.5%【临床意义】减低血管性血友病,是诊断vWD及其分型的重要指标。增高:见于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血栓等。血管壁检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检测【原理】在瑞斯托霉素存在的条件下,vWF通过与血小板GPⅠb/Ⅸ相互作用,使血小板发生凝集。凝集强度与受检血浆中的vWF量和(或)质有关。【参考值】50%~150%【临床意义】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的诱导不产生聚集,是vWD的特异性诊断试验之一,是诊断vWD及其分型的重要指标。血管壁检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因子(vWF:Rcof)活性检测【原理】ELISA或其它免疫学方法【参考值】5ng/L【临床意义】可了解血管内皮损伤程度,进行血栓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增高:见于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肾功能衰竭、醛固酮增多症、支气管哮喘、妊高征等。血管壁检验—内皮素-1血浆内皮素-1(ET-1)检测【原理】ELISA或其它免疫学方法【参考值】TM:Ag25~52μg/L【临床意义】是了解血管内皮损伤的最好指标。增高:见于糖尿病、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LE、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血栓等。血管壁检验—TM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抗原(TM:Ag)检测第三节血小板检验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血小板粘附试验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检测血小板P选择素检测【原理】ELISA【参考值】PAIgG0~78.8ng/107血小板,PAIgM0~7.0ng/107血小板,PAIgA0~2ng/107血小板【临床意义】急性和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显著增高。血小板检验—血小板抗体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原理】血小板检验—粘附试验血小板粘附试验(plateletadhensiontest,PAdT)【参考值】玻璃柱法53.9%~70.1%【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减低:见于vDW、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无力症、肝硬化、尿毒症、MDS、抗血小板药物等。血小板检验—粘附试验【原理】在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致敏剂,血小板发生聚集,浊度减低,透光度增加。记录变化曲线,了解血小板聚集程度和速度。血小板检验—聚集试验血小板聚集试验(plateletaggrregationtest,PAgT)【参考值】因方法和致聚剂而异。【临床意义】增高: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见于高凝状态和(或)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减低:见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无力症、肝硬化、尿毒症、MDS、抗血小板药物等。血小板检验—聚集试验【参考值】GPIa:(1.54±0.49)×104分子数/血小板;GPIIb/Ⅲa:(5.45±1.19)×104分子数/血小板【临床意义】增高:反应血小板被活化,见于血栓前状态和/或血栓性疾病。GPI缺乏见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GPIIb/Ⅲa缺乏见于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检验—膜糖蛋白血小板膜糖蛋白(GP)检测【参考值】β-TG:6.6~26.2μg/LPF4:0.9~5.5μg/L【临床意义】两者临床意义相同。增高:反应血小板被激活及其释放反应亢进,见于血栓前状态和(或)血栓性疾病。减低: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贮存池病(α颗粒缺陷症)。血小板检验—β-TG、PF4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检测【参考值】(9000±1100)分子数/血小板【临床意义】增高:反应血小板被激活及其释放反应亢进,见于血栓前状态和(或)血栓性疾病。血小板检验—P选择素血小板P选择素检测第四节凝血因子检验纤维蛋白原含量检测血浆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测定血浆因子Ⅷ、Ⅸ、Ⅺ、Ⅻ促凝活性测定血浆因子ⅩⅢ定性试验【原理】Clouse法:在受检血浆中加入凝血酶,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与Fg含量多少呈负相关。【方法】Clouse法:参考方法其它:免疫法、比浊法、化学法【质量控制】同PT凝血因子检验—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含量检测【参考值】Clouse法:2~4g/L【临床意义】增高:组织坏死和炎症:AMI发作期、急性感染、急性肾炎和尿毒症、结缔组织病、大手术后、妊娠晚期和妊高症;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减少:DIC和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等。凝血因子检验—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检验—Ⅱ、Ⅴ、Ⅶ、Ⅹ促凝活性血浆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测定【原理】于缺乏因子Ⅱ、Ⅴ、Ⅶ、Ⅹ的血浆中,加入正常血浆或病人的受检血浆,再加入组织凝血活酶(TF)和Ca2+,分别作PT测定。从各自的标准曲线中计算出结果。凝血因子检验—Ⅱ、Ⅴ、Ⅶ、Ⅹ促凝活性血浆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测定【参考值】FⅡ:C81.0%~114.4%;FⅤ:C71.5%~133.3%;FⅦ:C85.7%~120.3%;FⅩ:C84.0%~122.0%【临床意义】增高主要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减低主要见于减低:主要见于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获得性主要见于肝病、VitK缺乏、DIC、口服抗凝药等。凝血因子检验—Ⅷ、Ⅸ、Ⅺ、Ⅻ促凝活性血浆因子Ⅷ、Ⅸ、Ⅺ、Ⅻ促凝活性测定【原理】于缺乏因子Ⅷ、Ⅸ、Ⅺ或Ⅻ的血浆中,加入正常血浆或病人的受检血浆,再加入白陶土脑磷脂悬液和Ca2+,分别作APTT测定。从各自的标准曲线中计算出结果。凝血因子检验—Ⅷ、Ⅸ、Ⅺ、Ⅻ促凝活性血浆因子Ⅷ、Ⅸ、Ⅺ
本文标题:血栓与止血试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33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