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曹杨二中2017年1月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上海市曹杨二中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12分)1.(6分)按题目要求填空。(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白露为霜。(3),悠然见南山。(这句诗选自的《饮酒》)(4)左思《咏史》诗中,揭示门阀世代卿相、寒士怀才不遇社会现象的诗句是:,。2.(2分)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2分)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一项是(C)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B.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C.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4.(2分)下列对有关课文的说明,没有错误的一项是(C)A.《最后的常春藤叶》用幽默的语言,满怀深情地描写了几个穷苦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刻画了一个舍己为人、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创造出真正杰作的画家形象,歌颂了以琼珊为代表的普通人之间的温情。B.《一碗阳春面》通过四个大年夜吃阳春面的故事,描写了母子三人在遭受厄运后积极勇敢面对生活,顽强奋斗渡过难关的经历,刻画了一位忍辱负重伟大母亲的形象,并传达出周围社会温暖的人间真情。C.《香菱学诗》大部分内容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紧扣章回题目中的“苦”字,叙述了香菱拜黛玉为师学习作诗终有所成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天真、执着、不服命运安排,以诗作抒发自我的聪明伶俐、勤勉好学的女性形象。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沧州遇旧、买刀寻敌、到草料场、雪夜报仇等情节中,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了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转变过程。此篇是罗贯中《水浒》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二阅读(6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5-9题。(13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李国文(1)东西方这两位戏剧大师,实际上是毫不搭界的,但但他们却难得巧合地同在公元1616年逝世。⑵17世纪的中国,从上到下自我闭关,自我禁足,不可能知道世界之大,也不想知道这世界在发生什么变化。因此,当然不知道有个英伦三岛,有个莎士比亚。汤显祖若是了解他的这位外国同道如何为英镑奋斗而其乐融融,也许会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不活得那么累,也不会活得那么苦,那么穷了。⑶莎士比亚比汤显祖幸运,因为他不是书香门第出身,不存在光宗耀祖的想法,这个手套匠的儿子,离开家乡来到伦敦谋生的时候,心态比较从容,要求也不太高。他只是想挣钱,恰巧17世纪初的伦敦,赶上了资本主义上升期,经济的富足催动了娱乐文化事业的发展。他一开始在剧团搭布景跑龙套,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他的编剧才能胜过了他的演技,遂让他以鹅毛笔为生,源源不断供给剧团以剧本。他也从此财源滚滚地成为剧团的股东,成为剧场的老板。当他再度回到家乡,已是衣锦还乡的体面乡绅,很受尊敬的地方显贵,门楣终于镶上他梦寐以求的贵族徽记。他还向当地的圣三一教堂捐了一笔钱,不但活着的时候教堂里有他的专用祈祷座席,死后还可以很有面子地埋葬在这里。⑷直到今天,莎翁故居和他的埋葬地,仍是去英国旅游者必看的景点。⑸汤显祖相比之下,就有点惭愧了。我们知道他是江西临川人,但那里已经找不到什么可供凭吊的大师遗迹了。他这一辈子,按《明史》的说法,“蹭蹬穷老”。他一生之不得意,第一,在于他自视甚高,开罪了张居正,很晚才得以成进士。第二,在于他相当自负,在太常寺任礼部主事,上书万历,将万历气得跳起来。第三,还在于他不甘落寞,“帝怒,谪徐闻典吏,稍迁遂昌知县。”做了几年小县官,总是想回到京师,以图发展,谁知“主者议黜之,竟夺官”,从此“家居二十年”(《明史》)。⑹这位大师在他弃官遂昌的那年秋天,完成了他的杰作《牡丹亭》,惊人之笔,名震天下;就在夺官受黜的那年秋天,他的《邯郸记》脱稿。几年间,他的戏剧成就达到了巅峰。《牡丹亭》那盛况空前的演出,达到了“京华满城说《惊梦》”的痴狂程度,当不让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在少女巷的寰球剧场演出的成功。当其时也,汤显祖绝对应该与莎士比亚一样,接着写他的戏剧,方是正道。可是,他志不在此,日思夜想,指望着朝廷有朝一日能重新起用他,竟放弃了这个最能表现自己艺术天才的福地。⑺当官,或者为“仕”,对莎士比亚而言,从来不是天经地义的必须如此的人生追求。他从到伦敦打工那天起,直到退休回乡,活了半百年纪,连个小组长也没当过。唯一的一次接近最高权力的机会,就是詹姆士一世加冕典礼时,曾经穿上镶金边的侍从服装,戴上熊皮帽子,在他的王宫里,站过一夜岗而已。因为他所在的剧团,已为国王所有,他不得不尽责当一回哨兵。可他并不因此对伊丽莎白女王,对詹姆士一世,存有什么赏个官职之类的额外想法,更不会为乌纱帽之类的官场生涯,魂牵梦萦到茶饭不思的程度。而汤显祖,直到逝世也未能达到完全彻底的清醒。⑻所以,汤显祖活了66岁,只有5部戏剧。莎士比亚活了52岁,【】写出了37部戏剧,【】正如他的同时代人本·琼森所预言,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那样,产生了全球范围的巨大影响。汤显祖与他联袂.西行的偶然也许并无深意,但引发我们中国人思索的是,为什么在舞台这个特殊空间的创造性上,汤的完美,汤的才分,并不弱于与他同时代的西方同行,却不拥有与之相称的世界性的广泛声誉呢?⑼有人统计过,汤显祖一生,从14岁补县诸生,到21岁中举,34岁中进士,科举应试几乎花费20年;从南京任太常寺博士,到遂昌县任知县,数年后弃官归里,官场生活15年。而且,在汤显祖心目中,戏剧,末技也,只是继诗、词、古文之后的消闲活动罢了。莎士比亚就截然不同了,他写剧本,是谋生之饭碗,呕心沥血,全力以赴;是捞钱之正道,专心致志,绝无他想。因此,他获得成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你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只能有汤显祖,而不能有莎士比亚了。5.(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魂牵梦yíng()给加点字注音:联袂.西行()6.(2分)概括第⑸段的大意。7.(3分)下面关于莎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手套匠的儿子”“连个小组长也没当过”,说明他一直地位卑微。B.“只是想挣钱”“写剧本,是谋生之饭碗”,说明他本无人生理想。C.“很有面子地埋葬”“仍是……必看的景点”,说明他很爱慕虚荣。D.莎翁从没想要做官,故站岗只为尽责,没有任何求官的额外想法。8.(2分)能够填入第⑻段空白处的最恰当的两个关联词是()A.却因此B.却而且C.就因此D.就而且9.(4分)根据全文,从汤显祖的角度说说他未能拥有莎士比亚那样的世界性广泛声誉的原因有哪些?5.(2分)萦mèi6.(2分)汤显祖一生不得意的原因。7.(3分)(D)8.(2分)(B)9.(4分)重视科举功名耻谈挣钱的传统文化的影响;闭关禁足的时代氛围;死不觉悟的官本位的人生价值观;把戏剧看作末技的文学观念。(二)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16分)门前的枣树姜煜暄(1)陈阿婆颤巍巍地兀立门前的枣树下,手里捧着一把红彤彤的大枣。一双浑浊锈滞的眼睛定定地凝望着通往村外的公路。瘦弱佝偻的身躯如一棵稻草在风中飘摇,银白色的花发像雪花般在风中飘拂。那凝然的神态犹如一座雕像耸立于枣树下,又如历尽沧桑的枣树屹立于门前。(2)我是傍晚碰见陈阿婆的。她见到我,眯糊着眼睛,瘪着凹陷没牙齿的嘴,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像苍老的枣树皮,微笑着,回来看你娘了?嘴角撩过一丝苦笑,老泪在眼圈里转悠。我的心猛地一缩。不知为什么,每次见到陈阿婆,我的心酸溜溜的,不知啥滋味。(3)母亲身体不好,所以我每月定不可移地从市里回老家看望,其实不仅仅看她,很大程度也是看阿婆。每次陈阿婆都站在被夕阳染红的枣树下,青筋暴跳的手在额头上搭着莲蓬,痴痴地,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村外那条公路,一直眺望到公路的尽头。(4)我扶着阿婆,凄然地说,阿婆,想阿强哥了?阿婆与我家东西院一墙之隔,阿强比我大二岁,从小一起长大,就像亲兄妹一样。(5)阿婆摇摇头,没有言语,干枯的手撩起衣襟抹着眼角的泪水。(6)阿婆,你流泪了?(7)“沙子进眼睛里了。”阿婆说着抬起头,一丝苦笑,把手里的红枣捧给我,吃吧,甜着呐。阿婆回头望一眼村外那条公路,依依不舍的样子,你阿强哥打小就爱吃枣,可惜一年了也没吃上家乡的枣了,也不知回来看看娘。阿婆叹息着,脸色沉郁,眼神忧伤。我的心怦怦乱跳,泪水不由地流下。我很想说点什么,一时不知说啥好,我也很想告诉她实情,但又不能说,看见阿婆期盼复杂的眼神,我的心一阵疼痛,嘴边的话咽进肚里。(8)看着红红的枣,我想起了小时候。(9)每年枣放青时,我和阿强趁阿婆午睡时,用竹竿偷偷地打枣。奇怪的是,每次刚一动手,阿婆就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屋里出来,出溜一声,枣还没熟呐,吃糟蹋了。我和阿强蹦高地跑了,躲在草垛边啃着巴涩的青枣,偷偷地笑。待到枣像一串串小红灯笼时,阿婆会喊我和阿强:“打枣喽,打枣喽!”(10)阿婆年轻时是村上最漂亮的女人,梳着两根又黑又粗的大辫子,辫子一直及到腰际,辫子稍扎着漂亮的蝴蝶手绢,皮肤白的如葱白,眼睛又大又亮。我时常痴痴地看着她在河边洗衣裳,在枣树下纺线线。我说:“阿婆,你长得真好看。”(11)阿婆捏捏我的脸蛋,甜甜地笑了,小公主,想漂亮吗?女大十八变,等你变成大姑娘时就漂亮了。(12)阿婆没有男人,但娘说阿婆有男人,可我从来没见过阿婆的男人。娘说阿婆以前有过男人,是县上来村里工作队的。那个男人长得很帅气,瘦高挑的个,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能写会画,是个有文化的人。那个男人住在阿婆家,阿婆给男人做饭,还经常给男人洗衣服。夜间,男人就教阿婆读书写字。每当月光皓洁当空时,两人会坐在枣树下看月亮,讲嫦娥奔月的故事。(13)男人和阿婆吵了起来,吵得很凶。男人气得一阵乱棍把枣全打落在地,甩掉棍子走了。那时,枣是青涩的,还没有成熟。男人和阿婆吵架时,是在阿婆有了阿强的当天晚上……(14)男人再也没回来。阿婆坐在枣树下哭了一天一夜。(15)夜里,我常常听见阿婆唱着催眠曲哄阿强睡觉。(16)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时间把阿婆熬.老了,熬得就像门前那棵老枣树,老态龙钟。(17)那年秋天,阿强去省城念书,走时,阿婆给他装了一袋红枣上路。阿强就这么走了,像很多年前那个男人一样,再也没有回来……(18)我该回成了。天蒙蒙亮,阿婆背着一袋红枣,蹒跚着步履来我家,让我给阿强捎去。我顿时泪如雨下,哽咽地说:“我一定给阿强哥送去。”从阿婆渴望企盼的眼神里,我似乎看见一种东西在涌动,但我形容不出来。(19)我来到阿强的墓前,将红枣撒在墓地。阿强为救被洪水困在一棵枣树上的老妈妈,被洪水冲走的。但我始终没敢告诉风烛残年的阿婆,我不愿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场面。(20)半月后,娘来电话说阿婆不行了。我急忙仓促地赶回去,阿婆临咽气时说,我就要见到我儿子了。满脸核头纹荡溢着慈详的笑容,手里握着一大把钱。(21)我惊异了。(22)娘眼含泪水说:“阿强不是阿婆生的,多年前一个清晨阿婆在枣树下捡的……而且,阿婆知道阿强不在了,每次你说阿强捎回来的钱,她知道是你给的。”(23)第二年,春暖花开时,阿婆和阿强的坟墓长满了绿茵茵的小枣树。10.请简要分析小说第(13)段中“枣子”物象的作用。(2分)11.赏析第(16)段中加点词“熬”的精妙之处。(2分)12.阿强去世的明确信息到(19)段才出现,但在这之前有很多出伏笔,请从“我”的角度,找出三处相关语句。(用原句作答)(3分)13.该文是如何描写陈阿婆的?(6分)14.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枣子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起着线索作用。B.对陈阿婆曾经的男人的身份的插叙,增加了小说的厚重感。C.小说设置了一个悬念,那就是陈阿婆为何站在树下凝望。D.陈阿婆的故事虽然悲伤,却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答案:10.①(被打落地的、青色的枣子)象征着陈阿婆爱情的苦涩(爱情的终结、情感的破裂)②(被打落地的、青色的枣子)推动情节的发展——孤苦一人抚养阿强(男人离去)11.“熬”一词化虚为实,强调动作持久(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时间对阿
本文标题:曹杨二中2017年1月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5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