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物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知识梳理第四讲人与生物圈教练点拨随堂点兵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200~300纳米(nm)的阳光紫外线辐射,因此臭氧层被破坏可使阳光中紫外辐射到地球表面的量大大增加,从而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危害。例1(2009·广东)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A.滥伐森林B.水体污染C.南极冰川融化D.臭氧层破坏D例2(2009·广东)为加强水体治理,珠江流域某城市构建了较大面积的人工湿地。(1)当污染物随水流进入该湿地时,湿地水体中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如上图。请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虚线框中的碳转化途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的基础知识,由图可知,可溶性有机碳可作为好氧细菌碳源,被好氧细菌分解利用,好氧细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作为黑藻绿藻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同时又是其呼吸作用的产物,这样,在细菌、植物、无机环境之间形成了稳定的物质循环。根据第二小题的题干,梳理出两条食物链,重金属盐在食物链中有富集现象,对高营养级的人危害很大,而且难于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2)一段时间后,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浮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和鸭,为城市增添自然气息。请写出可能存在的食物链(两条)。(3)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该系统,请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指出可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1)(2)绿藻→轮虫→鱼黑藻→鱼→鸭(3)重金属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无法降解,易发生二次污染。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圈中的生物总是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即决定了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生物与环境仍在相互作用的影响下变化着(如土地沙漠化、群落的演替等);蓝藻在地球上出现后,使大气圈中有了氧气,氧气的出现使生物的代谢类型出现需氧型,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生物以及整个生物圈的进化。例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C.生物圈结构的复杂性使其具有长期稳定不变的特性D.蓝藻的出现对生物圈的进化起了巨大的作用C例4下图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硫循环的模式图,据图回答:(1)大气中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是、、。(2)动植物遗体、碎屑、排出物中的硫元素主要通过作用,被释放到土壤和大气中。此题以硫循环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去向及硫循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3)非生物环境中SO2、SO42―通过作用进入生物环境中。(4)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人类的活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剧增,远远超过了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造成大气污染。(5)试用你所学到的知识,提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措施:。[方法点拨]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如果循环出现障碍的话,都会出现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碳循环会带来温室效应,氮循环会带来水体的富营养化,硫循环会带来酸雨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我们在做此类题的时候,一方面要充分理解这些物质的来源和去向以及在生物群落中的转化(尤其是涉及到物质代谢问题)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要了解减少此类物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途径,即一方面要减少来路,另一方面要增大去路。(1)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微生物的分解作用(2)微生物分解(3)植物吸收(4)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5)多种植能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开发不污染环境的新能源等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含义才能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那么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从这三个层次加以保护,对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加以保护。例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D.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保护生物基因库的多样性D本题是信息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牧童经济”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为的行为对生态的破坏。所以答案中温室效应加剧是“牧童经济”模式的结果。1.(2009·上海理综)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沙尘暴频发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D.湿地内物种减少B生物圈的稳态是指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稳态的维持,需要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提供动力;需要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各种必需的物质;需要生物圈自身的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但与生物的数量没有直接的关系。2.有关生物圈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生态系统稳态的总和B.由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组成C.生物种类和总数量的相对稳定D.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D3.环境污染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从生物圈的功能上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A.排放废物的增加B.物质循环回路被阻断C.自动净化能力被阻断D.物质循环回路在一定程度上被阻断D造成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工农业生产和发展所排放的大量废物,其次是人们生活带来的污染。但是,排放废物的增加是否一定造成环境污染?废物增加到什么程度才能造成环境污染?排放的废物要依靠生态系统的自动净化能力来净化,而生态系统与自动净化能力是伴随关系,只要生态系统存在,这种净化能力就存在,因此不存在被阻断的情况,只要所代谢的废物在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之内,就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但环境污染会造成物质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受阻。4.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好办法AB对于自然资源,禁止开发和利用并不是最好地保护措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更有利于自然资源的更新和发展,我们反对的是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对于野生生物,我们也不是一味地加以保护,例如老鼠、苍蝇、蚊子以及各种农林害虫,我们是尽力消灭它们,限制它们的种群数量,以减少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有机物轻度污染会导致水体中的分解者(需氧型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体中的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NH+4等无机盐离子,水体中的浮游藻类会迅速繁殖,水中的氧含量增加。5.如果海洋被有机物轻度污染,会连续发生的变化顺序是()①水中的含氧量下降②分解有机物的细菌迅速繁殖③水中的含氧量增加④浮游藻类迅速繁殖⑤NH+4等无机盐离子增多A.②①④⑤③B.②①⑤③④C.④③②⑤①D.②①⑤④③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使用价值,包括对生物的直接利用和直接仿生利用价值,指的是生物的生态功能;潜在使用价值是将来可能利用的价值,所以本题属于直接使用价值。6.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苍蝇能垂直起落和急速改变方向,这是由于苍蝇的后翅演变成一对哑铃形的平衡棒。科学家根据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成了新型导航仪。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A.间接使用价值B.直接使用价值C.潜在使用价值D.生态价值B体细胞克隆会保护生物的多样性。7.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气中的SO2只有三个来源: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体细胞克隆为之提供了技术支持D.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的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低C8.大气污染物可普遍引起植物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人们把这种变化作为植物受环境胁迫的一项生理反应和细胞结构及功能受损的一项指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以“酸雨对植物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为题,进行探究实验,请完成实验设计和分析。(一)实验材料:盆栽植物(如天竺葵)幼苗若干盆,天平,小烧杯盛有用醋酸配制好的pH分别为5、3、2的人工模拟酸雨,氨基酸分析测定仪等。(人工模拟酸雨喷洒的方法是:每3天喷洒1次,每次以喷湿为准,重复3~5次)(二)实验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每次喷洒前都要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三)实验现象及分析:(1)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2)请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3)若要得出叶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植物受到危害的关系,实验中可增加叶的危害程度这一指标,叶的危害程度可用作为指标。(二)取长势基本相同的盆栽植物4盆,并分别标记为1、2、3、4按人工模拟酸雨的喷洒方法,分别取等量的pH5、3、2的人工酸雨喷洒2号、3号、4号盆栽植物,取等量的清水喷洒1号盆栽植物,作为对照用氨基酸分析测定仪分别测量1~4号盆栽植物中脯氨酸的含量,并作记录本题考查了探究性实验的一般程序和基本实验原则,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和可重复性原则,要从不同角度预测实验结果,叶片脱落率(或可见性生叶率或叶片颜色变化程度)可作为叶的危害程度的指标。(三)(1)表格如下(2)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含量随pH的升高而升高;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含量随pH的下降而升高;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含量与pH的大小无关(3)叶片脱落率(或可见性生叶率或叶片颜色变化程度)
本文标题:生物第八章第四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52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