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毫针刺法(一)教学目标1、掌握毫针的选择;练针方法;常用的针刺体位、消毒方法。2、熟悉毫针常用的规格与结构;毫针的检查与保藏。3、了解毫针的维修。教学内容第一节毫针的结构与修藏第二节练针法第三节针刺前的准备复习思考题第一节毫针的结构和修藏一、毫针的结构针尾针柄针根针身针尖二、毫针的规格•长度规格表•粗细规格表•一般临床以25~75mm(1~3寸)长和直径为0.32~0.38mm(28~30号)粗细者最为常用。旧规格0.511.522.5344.556新规格152540506575100115125150号数26272829303132333435直径0.450.420.380.340.320.300.280.260.240.22三、毫针的选择针尖其状圆而不钝,利而不锐如松针形者为佳,不可有卷毛或钩曲。针身要光滑挺直,圆正均匀,坚韧而富有弹性。针根要牢固,无剥蚀、伤痕。针柄以金属丝缠绕紧密均匀为佳,不能有松动现象。四、毫针的检查与维修针尖检查:手指试探法棉球试探法肉眼观察法针身检查:肉眼观察法桌面滚动法针身拉擦法放大镜检查法检查针柄:两手稍用力离合拉送或做相反方向捻转录像录像五、毫针的保藏用煮沸消毒时,应用纱布包裹结扎妥,以免针尖与锅壁碰撞,引起卷毛钝折;用药液浸泡消毒时,要掌握消毒时间,以免药液腐蚀针具而变色、变钝。毫针在使用后,必须擦洗干净,以免生锈。平时放置时,应避免针身折曲、针尖受损。暂时不用的毫针,可放入滑石粉内或涂上少量的凡士林,以免锈蚀。第二节练针法练针目的在针刺施术时,必须要有良好的指力和熟练的手法才能才能得心应手。良好的指力是掌握针刺手法的基础,熟练的手法是运用针刺治病的条件。指力和手法必须常练,达到熟练程度后,可使进针顺利、减少疼痛、病人乐于接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一般分三步进行:•1纸垫练针法纸垫练习主要是锻炼指力和捻转的基本手法。•2棉团练针法练习提插、捻转、进针、出针等各种手法的模拟动作。•3自身试针可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针,亦可学员之间相互试针。注意体会进针时皮肤的韧性、用力的大小,手法与针感的关系及不同部位腧穴的不同针感。要求能逐渐作到进针无痛或微痛,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第三节针刺前的准备一、思想准备二、选择体位三、选择针具四、腧穴的揣定五、消毒返回针刺前的准备一、思想准备在针刺前医患双方都应作好思想准备。医生对初诊患者要做宣传解释工作,减少病人对针刺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医生要安神定志,精力集中于病人身上。针刺前的准备二、选择体位选择体位重要性在接受针刺治疗时患者体位是否合适,对于正确取穴、针刺操作、持久留针和防止针刺意外都有重要意义。选择体位的原则选择体位应该以医生能正确取穴,操作方便,患者感到舒适自然,并能持久留针为原则。临床常用体位•1卧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2坐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侧伏坐位卧位•1卧位(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前身部)腧穴。卧位(2)俯卧位适用于取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后身部)及上肢部分腧穴。(3)侧卧位适用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卧位坐位•2坐位(1)仰靠坐位适用于取头面、颈部、胸部及上肢腧穴。(2)俯伏坐位适用于取头顶、后头、肩背部的腧穴。坐位坐位(3)侧伏坐位适用于取头部、耳部、颈项部的腧穴。选择体位的注意点1尽可能采取卧位。2针刺部位要充分暴露,并使局部肌肉放松。3体位选定后,要求患者不要随意改变或移动。4在可能条件下,尽量采取一种体位而能暴露针刺处方所选的穴位。三选择针具•1毫针长短的选择长针:肌肉丰厚,或胖人,病邪在里;短针:肌肉浅薄,或瘦人,病邪在表。•2毫针粗细的选择粗针:体质壮实、肌肉丰满、实热证;细针:体质虚弱、肌肉浅薄、虚寒证。针刺前的准备四腧穴的揣定定穴可根据处方选穴的要求,按照腧穴的定位方法,逐穴进行定取。揣穴是用手指在已定穴处按压、揣摸,以探求病人的感觉反应,找出具有指感的准确穴位。定准腧穴位置,还应以指甲在上切掐一“十”字形指痕,作为进针的标志。针刺前的准备针刺前的准备五消毒(一)针具器械的消毒•1高压蒸气灭菌法放在高压蒸气锅内,在1.0~1.4kg/cm2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min。此法消毒最为理想。•2煮沸消毒将毫针放入清水锅内,待沸腾后再继续煮15min左右即可。•3药物消毒将针具放入75%的酒精内浸泡30min,取出后用消毒纱布擦干即可使用。(二)医者手指消毒用肥皂水洗刷干净,再用75%的酒精棉球或0.5%的碘伏棉球涂擦后,方可持针操作。(三)施术部位的消毒用75%的酒精棉球,或0.5%的碘伏棉球擦拭消毒。擦拭时应从穴位中心向外周作环行消毒。(四)治疗室内消毒治疗台上用的物品,定期消毒。治疗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卫生洁净,并定期用专用消毒灯照射消毒。复习思考题•1、应如何选择优质的毫针?•2、选择体位的原则是什么?临床常用体位有哪些?•3、如何揣定穴位?•4、针具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本文标题:针灸学毫针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5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