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学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IS-LM模型的运用(精)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IS-LM模型的运用(本章综合了课本第十五、十六章内容)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二、货币政策及其效果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使用四、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重点、难点:1、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2、用IS-LM模型分析货币政策效果•凯恩斯认为单纯依靠市场经济,无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需要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宏观经济政策一般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工资政策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稳定物价•稳定物价,即物价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波动。稳定物价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又是稳定物价的的基础。鉴于通货膨胀各种负面影响,各国一般都把反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作为一项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即每一个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一国劳动力能否充分就业,是衡量该国的各种资源是否达到充分利用、经济是否正常发展的标志。较高的失业率不但会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很容易导致社会和政治危机,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将充分就业作为优先考虑的政策目标。•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在一个国家内,商品与劳务产出的增长。一般以国民生产总值扣除价格变化后的年增长率来测度。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主要是从长期的角度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的。•4、国际收支平衡•它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四个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既统一又矛盾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二、需求管理•凯恩斯主义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因此,要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必须对需求进行管理。•1、总需求<总供给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失业刺激需求•2、总需求>总供给过度需求通货膨胀抑制需求第一节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一.财政政策概念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二、财政政策的手段政府可以采用四种基本方式影响总需求:(1)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所需的支出等等;(2)对个人和企业的转移支付。如: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退休、伤残、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3)对个人和企业征税;(4)发行公债。三、财政政策的运用及其在IS---LM模型中的反映•1、萧条时期(总需求<总供给),国民收入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应该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便刺激总需求的扩大,消灭失业。yrIS2IS1LMy1y2r1r2•2、膨胀时期(总需求>总供给),存在过度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政府执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以便抑制总需求,消灭通货膨胀。这种做法,称为“逆经济风向行事”。既膨胀时期采用收缩政策;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政策。yy2y1r2r1rIS1IS2LM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如税收和转移支付。四、自动稳定器•1、个人所得税•2、公司所得税•3、失业救济金•4、各种福利支出•5、农产品维持价格自动稳定器(示例)经济萧条时期:YTR↑C↑AE↑Y↑经济繁荣期间:Y↑T↑CAEY五、几个财政概念功能财政:财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年度平衡预算:每一年预算应力求平衡,或量入为出或量出为入。周期平衡预算经济衰退时预算赤字,经济繁荣时预算盈余。充分就业平衡预算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够达到的净税收水平。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导致利率上升以致私人投资被挤出。GAE↑AEYY↑Y↑Md↑MdMsR↑R↑I六.挤出效应(Crowding-outEffect)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RLMIS1YY1R1AIS2BR2Y2FAF=ΔG/MPS挤出效应G增加IS斜率越大,财政政策越有效RLM1IS1YY1R1AIS2BR2Y2Crowding-outeffectLM2CR3Y3LM越平缓,财政政策越有效七、财政政策及其效果•IS、LM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的影响•LM曲线的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LM曲线的斜率越大,财政政策越不明显•IS曲线的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IS曲的斜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八、财政政策的两种极端情况•1、古典模型•在古典模型的货币数量方程式中。货币需求与收入有关而与利率无关,因此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完全不敏感,LM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此时,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完全挤出效应。1、古典模型时的财政政策yy1r1r2rIS1IS2LM•2、流动性陷阱•当利率水平很低时,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下降,债券价格也不会再上升。因此只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流动性偏好无穷大。此时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无穷大,LM曲线水平,此时,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无挤出效应。2、流动性陷阱时的财政政策yy1y2r1rIS1IS2LM第二节货币政策及其效果一、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了达到某种宏观经济目标,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给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二货币供给•(一)货币供给量的定义:指一国在一定时点上货币存量的总额,包括存款量与现金量。•(二)货币供给机制•指在经济运行中,货币通过什么传递途径,采取会么方式进入社会。•货币供给模型:M=货币乘数K*基础货币=K*B•其经济含义是基础货币按一定货币乘数扩张,形成货币供应总量,或者说,每一时期货币供应总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变化量及货币乘数的大小。(三)货币乘数K的决定•货币乘数K: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是一个包含众多影响B扩张因素的综合变量。•K=M/B=(C+D)/(C+R)=(C/D+1)/(C/D+R/D)。•式中:C:现金;D:商业银行活期存款;R:存款准备金•由公式可知,货币乘数取决于下列因素:•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1/D),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对其存款负债总额的比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可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直接改变货币乘数,从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基本上是一个由中央银行直接操作的外生变量。•2、超额存款准备金率(R2/D),是商业银行保有的超额准备金对活期存款的比率。这一比率的变动主要决定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和企业对资金的需求。•3、通货比率或现金漏损率(C/D),指社会公众持有的通货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其变动受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在货币的供给机制中,中央银行起基本的、主导的作用。它决定着基础货币的供给;商业银行起扩张的作用。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和社会公众等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共同决定的。如果撇开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则B、R1/D基本上代表了中央银行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R2/D代表了商业银行和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C/D则代表了社会公众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四)基础货币的决定•基础货币,又叫高能货币、强力货币。通常指银行准备金(库存现金、存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金及超额准备金)与流通中的现金两者之和。基础货币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三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一般性政策工具也称作“三大法宝”,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一)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以及其它金融机构依法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制度的三个目的:•1)保证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2)通过建立法定准备金制度,使中央银行多出一种控制货币供给的手段。•3)通过各商业银行准备金的集中来达到特定的目的。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3、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授权范围内自由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借以调节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当中央银行认为目前通货膨胀严重,需要收缩信用,可以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借以收缩信用及货币供应量。使投资缩小,进而使国民收入与就业缩减。反之,则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小常识:我国央行2007年第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4、法定准备金制度的优缺点:•优点: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可以直接影响货币乘数,从而对货币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缺点:•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超额存款准备金及货币乘数都有强大影响,不宜临时调整。•b、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迅速压缩贷款和投资规模,容易引起经济的震动。•(二)再贴现政策•再贴现率政策:通过改变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使用这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两种方法:•1、规定贴现贷款的条件。2、规定贴现率。再贴现率政策的作用机制•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紧缩信用时,可以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无非有两种反应:或者减少从中央银行的的借款,因为利率提高后,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起着一种抑制作用,这就直接地紧缩了信用;或者是按同样幅度提高对工商企业的贷款利率,从而抑制工商企业的贷款需求,间接地起了紧缩货币的作用。•再贴现率政策还有告示性效应,以影响商业银行及大众的预期。比如,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就预示经济要紧缩。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直接影响,特别是商业银行一般会与中央银行保持一致,按同样幅度调高向企业的贷款利率。•缺陷:•1、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2、不能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经营意向。•(三)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的一种业务。•例如中央银行准备紧缩信用,它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从而收回基础货币。•1、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1)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整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2)公开市场操作具有“主动性”。•3)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从而避免法定准备金政策的震动效应。•4)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可逆性”。此外,公开市场业务执行起来也比较灵活。•2、主要缺点:•1)要求有一个健全、发达的金融市场;•2)中央银行必须拥有足够多的政府债券;•3)对大众预期影响力较弱。三、货币政策的运用及其在IS---LM模型中的反映•1、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Ms增加RLM1ISYY1R1ALM2BR2Y2货币政策:LM曲线移动rLM1IS1YY0r0ALM2r1Y1IS2Y2r2CIS曲线越平缓,货币政策越有效。BMPS越小,Y↑越大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减少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yy1y2r2r1rLM2LM1IS2、膨胀时期1、投资需求对利率极其敏感,即d趋近于无穷大,此时,IS曲线水平,货币政策效果很大。四、两种极端情况ISLM1LM2yy2y1rr2、投资需求对利率完全不敏感,即d趋近于零,此时,IS曲线垂直,货币政策无效。ISLM1LM2yy1r1r2r总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RLMIS1YY1R1AIS2BY2RLMIS1YY1R1A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G↑Ms↑总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RLMIS1YY1R1ABRLM1IS1YY1R1A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R2G↑Ms↑R2Y2LM2IS2B总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RLMIS1YY1R1AIS2BRLM1ISYY1R1A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R2G↑Ms↑LM2R2BY2总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RISLMYY1R1ARLM1ISYY1R1A财政
本文标题:经济学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IS-LM模型的运用(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59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