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23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十二单元第23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3.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4.了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2016·北京卷,162016·江苏卷,52015·北京卷,152015·福建卷,17侧重于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及其主张,同一时期思想家主张的异同;结合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三者命题分值:2~16分栏目导航考点一考点二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形成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又称“______________”。(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4)北宋: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________”。考点一宋明理学三教合一理学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形成过程(1)创立——“二程”①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_____________直接联系起来。②认识论:提出“_____________”,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2)成熟——朱熹①哲学观:天理就是______________;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②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伦理道德格物致知三纲五常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发展——“陆王”①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________”的主张;认为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②王阳明:宣扬“________________”“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_____________”的学说。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历史影响(1)对后世政治、文化教育、社会教化等产生深远影响。(2)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3)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了积极作用。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18·河北石家庄重点高中摸底)理学家张栻提出:“义利之辨大矣,岂特学者治己之所当先,施之天下国家一也。王者所以建立邦本,垂裕无疆,以义故也。”由此,张栻认为辨义利有利于()A.提升自我修养B.解决实际问题C.完善儒家理念D.提高治学意境解析由材料可知,理学修养的“治己修身”与“治国安邦”是统一的,“治己修身”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国家和社会问题,故B项正确。B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理学思想“理”是世界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方法论强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道德观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相同点本质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内容世界的本原是理;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影响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例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子语类》材料二“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外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密。”——《传习录》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材料三“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然而,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对于它来说,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而“心”哲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冯天瑜《中华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时代价值。(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概括;第二小问,从对当时的影响和深远影响两个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根据“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概括;第二小问,从与儒学的关系和人的主体地位两个角度分析。(3)相同点从目的和哲学类型分析,不同点从唯心主义的类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角度分析。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案(1)主要观点:“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理学建立的理想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对于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2)主要观点: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所生活的世界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时代价值:修补了理学僵化所造成的问题,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3)相同点:都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都主张维护封建伦理制度。不同点: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强调人的主体感受是万物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心学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朱熹曾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此解读正确的有()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④朱熹并不反对人的正常生理需求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天理”和“人欲”关系的理解。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朱熹并没有将“天理”和“人欲”完全对立起来,故①表述错误。②③④均可以在材料中体现出来,故B项符合题意。B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2018·辽宁五校协作体模拟)《中国建筑史》中记载:“北宋宫殿布局不如唐代恢廓。”理由是东京宫城是在州级子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周长仅2.5公里,陵墓建筑尺度趋小也很明显。这反映北宋()A.践行勤俭爱民的治国理念B.国力衰微无力维持经济建设C.建筑形式植根于思想传统D.建筑风格具有鲜明民族特色C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筑总是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和文化背景,宋代建筑格局变小虽然与当时的国力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受到当时理学思想的影响,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有“内敛”“内倾”的特性,所以在建筑方面一般不求其宏大,而在精神象征意义上具有深广的寓意,C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中“国力衰微”的说法片面,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宋代的建筑风格,只是说建筑规模缩小,D项不符合题意。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背景(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2)阶级:江南的市民_____________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________奉为神圣。考点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工商业者孔子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离经叛道”的李贽(1)主要思想:破除对儒家经典的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2)作用: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要求。存天理,灭人欲资本主义萌芽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三位进步思想家(1)黄宗羲①主要思想:揭露____________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_____________”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②评价:对以后________________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顾炎武①主要思想: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在实践中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②评价:开一代_______________的先河。君主专制天下之法反专制斗争朴实学风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王夫之①主要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____________思想。②评价:启示了近代人们的_______________,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辩证法思维方法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评价(1)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家进行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2)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对君主的权力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解析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君主专制还没有产生,故排除A项;董仲舒的思想并没有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故排除C项;董仲舒的思想没有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故排除D项。B返回导航高考总复习·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
本文标题:第23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77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