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的问题与改革
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的问题与改革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的问题与改革丁明君,齐硕樑,李光旭,布和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天津300387摘要本文是关于天津工业大学留学生汉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本文报告了调查的主要结果,指出了我国目前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今后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关键词留学生教育;汉语教学;教学调查作者简介丁明君1982-,男回族,硕士,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一、留学生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基本情况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古老的中国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加之汉语在国际推广工作中的逐渐深入,近年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增长迅速。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下,我们要意识到汉语教学已经不仅仅是作为单纯的语言教学而存在,而是成为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及时总结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的经验,更好地实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精神,天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对本校留学生汉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我们扩展了论文[1]中提出的方法,调查主要内容包括1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2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3课程设置;4教学评估及其反馈作用;5多媒体、网络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6教学条件与环境;7汉语交际意愿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本次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面向本校留学生及汉语教学老师。二、本校留学生汉语教学现状问卷调查1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随着汉语水平入学测试在我校留学生招生全面实施,新入学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有了明显进步,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来我校前所修读的汉语课程达到中等汉语水平。有观点提出应在刚入学阶段完成留学生的基础汉语教育。通过本次调研发现,除极少数老师认为可以适当降低部分国家的留学生的基础汉语教学,绝大多数老师认为基础教学应得到进一步加强。参加我校组织的汉语水平调研的留学生中,完全或部分达到《教学大纲》汉语水平要求的有413人,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有258人,占有效问卷的625。其中,来自韩国的留学生为221人,占东亚留学生的816,其他地区为192人。与此同时,调查的10名教师全都表示已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定了所授课程的教学任务。这表明《教学大纲》已基本被我校教师所接纳。在教学目标方面,绝大多数教师都将提高学生的汉文化素养和提高学生的汉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重要或较重要的教学目标。其次,培养学生的生活用语能力和提高学生汉语水平考试的通过率也被老师们广泛重视。只有少数老师选择培养职场汉语应用能力及其他作为重要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以往被广泛重视的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考试通过率已不再是最重要的选项了。并且,针对来自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在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式上出现了不同的选择。如就培养学生的生活用语应用能力而言,针对来非东亚的留学生的教学目标来说,有227的教师认为重要;而对于来自韩国的留学生来说,有79的教师认为重要。对于培养学生学职场汉语应用能力,有297的教师认为对于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最重要,有117的教师认为对于来自非东亚的留学生重要。根据生源地的不同,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有所不同。这些差别反映出留学生汉语教学正朝着《教学大纲》提出的分类指导、个性化教学的方向发展,是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教学内容方面,有626和348的教师认为汉语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最重要和较重要。在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听、读、说被认为是最重要技能及次重要技能的比例比分别为80、53和42。在汉语能力总的要求方面,参加调研的23的留学生被要求达到一般要求。加强听说能力,已成为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的一个着力点。虽然在过去大家普遍认为阅读作为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输入的主渠道,是其他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但忽视听说能力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留学生的汉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观念现已深入人心,而大学生的听说能力也确实有了显著提高。这得益于大学汉语教学改革。随着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向前推进,我们鼓励更多教师选择较高或更高要求作为教学目标级。2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大纲》特别强调了利用多媒体在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为确保听说能力的训练,我校大部分留学生汉语基础阶段课程实行分课型教学。在天津工业大学开设的留学生汉语课程中实行分课型教学的,有20的课程采用的是读写译+视听说,30的课程采用的是读写译+视听+口语,10的课程采用的是读写译+视听+口语+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采用课堂面授结合计算机自主学习的方式被广泛提倡。在我校国际教育学院,采用课堂面授+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普及,利用多媒体投影设备辅助课堂教学的形式被广泛采用。但是,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要实现《教学大纲》所提倡的教学模式仍有大量工作要做。3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指出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强求一律,为确保不同层次的留学生在汉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各类汉语基础课程和入系生课程。调查表明,我校汉语基础阶段汉语专业课有4~7门,并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入系学习。有部分教师建议,针对不同汉语基础的留学生应适当调整入系生课在总课程中的比例。关于分类指导和个性化教学方面,《教学大纲》要求留学生汉语课程设置应努力满足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求。目前我校留学生汉语课程大都采用全校统一的形式,许多参加调研的教师希望能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汉语课程。4教学评估及其反馈作用。教学评估的改革是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要正确处理书面考试与口语考试的关系以及全国统考与本校评估的关系,还应处理好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关系。《教学大纲》指出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即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要加强形成性评估在教学评估中的作用。本次调研重点考察了教师如何看待留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测试、作业、考试以及自主学习表现等在教学评估中的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都将这些方面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参考。但相对而言,认为课堂表现是最重要的教师人数相对较多。这说明虽然形成性评估的理念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但如何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情况纳入形成性评估体系仍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汉语水平考试成绩被许多教师视为衡量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唯一标准,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应试导向现象比较突出。部分教师甚至将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围绕汉语水平考试来进行。但作为一项全国性标准化考试来说,汉语水平考试仍有自己的局限性。5多媒体、网络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尤其是网络教学的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参加调研的教师基本上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经过调查,一些课程所采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出版社提供后,任课教师再对课件进行二次开发的。教师们普遍认为过度依赖出版社开发的课件很难较好地满足本班学生的具体需求,也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本人的对课堂内容的把握[2]。为满足现代化教学要求教师应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我校留学生汉语教学正筹划多媒体网络资源库的建设。6教学条件与环境。在对在校留学生中的212人进行专用网络机房对汉语教学的作用的问卷调查时,回答作用非常大的有183人,占863。留学生平均每周上机学习汉语时间为26小时。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施网络环境下的汉语教学。为了实施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汉语教学新模式提供便利,我校目前为留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网络机房和新媒体设备。7汉语交际意愿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我们评估了语言学习取向和社会支持对留学生汉语交际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工作、学习成绩、知识、旅行和友谊取向中,工作取向和学习成绩取向是与留学生的汉语交际意愿联系最紧密的两个取向,并与交际意愿呈现正相关。同时,在交际意愿与社会支持的分析中,家庭和老师的支持与留学生的汉语交际意愿呈现正相关,并对交际意愿有正面的预示作用。他们的支持是提升留学生汉语交际意愿的强大动力[3]。为此,在留学生课余生活的安排上,应将潜在的交际意愿转化为更多的练习汉语的机会,并且应争取尽量多的社会支持。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对留学生交际意愿的培养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根据留学生普遍存在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特点。为此,我们认为要将留学生较高的、潜在的汉语交际意愿转化为现实中的交际活动,只有开启任务型教学,才能做到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三、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与发展通过本次对天津工业大学留学生汉语教学现状的调查,我们应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更明确的目标要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继续推进和深化大学汉语教学改革开创新局面。1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促进教改。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突出了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在汉语课程中的支撑作用,广大一线汉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以网络资源为依托,丰富汉语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与网络的关系,把网络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相整合,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而建立起适合外语教学的网络生态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被公认是未来发展的趋势。2分类指导,特色发展。针对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教育背景的留学生入学水平以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应提倡分类指导。要根据不同教学目标、课程类别、培养方案、未来职业取向等因素提出不同解决方案,杜绝同质化、千篇一律的现象。随着汉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前推进,天津工业大学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经验。但也应注意汉语基础教育在各班的推进不平衡的情况。许多留学生汉语总体水平较低,基础薄弱,特别是来自斯拉夫语族的留学生听说能力相对较弱。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推进基础汉语教学改革。留学生汉语教学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自觉服务社会、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使教与学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形成鲜明特色[4]。3构建更加完整的留学生汉语课程体系。我校留学生汉语课程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别第一,基础汉语;第二,应用用途汉语;第三,古汉语基础。大部分留学新生汉语语言知识是有限的,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弱的,需要接受更具高等教育特点的留学生汉语教学来增强学生们的汉语水平。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有一部分优秀留学生来华前的汉语能力已相当不错。我们建议对于这类学生,应加强职场汉语教学和高级汉语教学。语言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对所在国家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文化遗产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理解。留学生汉语教学应帮助留学生东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熟悉中外文化异同,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否则,就无法达到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实现汉语课程的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4将人文教育引入大学汉语教学环节。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就明确提出,要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我们应该在汉语教学模式改良的同时加强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5]。留学生汉语课程作为人文课程之一理应与其他人文课程一道担负起留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并且,经过调查发现,社会用人单位在选择和录用留学生时,除了考量学生的基本素质、汉语水平以外,还看重一些文化因素,如诚实守信、正直负责等思想素质,以及善于人际沟通、具有合作精神的实践素质等。我们应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为外国学生的在华留学之路开辟新篇章。参考文献[1]郭素红,吴中平。留学生汉语需求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汉语学习,2012,6。[2]姜云龙,冯学民。浅析网络语言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影响[]品牌下半月,2014,12。[3]吴庄,文卫平。汉语交际意愿等
本文标题: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的问题与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9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