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维特根斯坦什么是哲学?──就是给苍蝇指出逃出捕蝇瓶的道路。简历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著名思想:语言的图象论,“不可说”,“意义即使用”,语言游戏,家族相似,“私人语言”论证,生活形式施影响于:罗素,斯特劳森,克里普克,塞尔,普特南,戴维森,达米特,冯·赖特,丹内特,罗蒂,安斯康姆,拉姆塞,莱特,皮特·海克,麦克道威尔,奎因顿,霍尔威奇,麦克金,戴蒙德,柯南特,列奥塔德生平(1)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1903年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术著称的中学学习,与阿道夫·希特勒同学,不过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两位重要人物有过任何深入的交往。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学,曾经渴望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茨曼,然而,后者于1906年自杀,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希望毁于一旦。1906年,维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学习机械工程。1908年,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在1911年夏天拜访了弗雷格后,维特根斯坦听从了这位逻辑学家的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问学于罗素门下,后成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学生兼好友,罗素称这场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智慧探险之一”。生平(2)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本可免服兵役的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标志所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哲学论》(英文版:TractatusLogico-Philosophicus;德文版:Logische-PhilosophischeAbhandlung)的初稿《逻辑哲学论》后他认为所谓的哲学问题已被解决,于是怀着贵族式的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投入格律克尔倡导的奥地利学校改革运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被无法理解的家长们视为“疯狂的家伙”,他们拒绝了这个古怪家伙提出的收养其中一个或两个学生的要求。1926年,被证明总是与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粗俗愚蠢的南部农民”,结束了乡村教师的职位。生平(3)其姊玛格丽特由于担心他的精神状态而设法要求其协助设计并负责建造了自己的一处宅第。这个后来曾被用作保加利亚使馆的建筑物使维特根斯坦获得了建筑师的身份。1928年春在听了数学家布劳维尔在维也纳有关“数学、科学和语言”的一次讲演后,维特根斯坦重新萌发了强烈的哲学探索的兴趣。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以《逻辑哲学论》作为论文通过了由罗素和G.E.摩尔主持评审的博士答辩后,留在三一学院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以专心思考、写作。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维特根斯坦在好友比万(EdwardBevan)医生家中与世长辞。独特气质维特根斯坦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素养,对人类生存本质有着深刻的感知。孤独和抑郁充满了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据其传记作者威廉·巴特利(WilliamWarrenBartley)考证,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兄弟五人里,包括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本人在内共有三名是同性恋者,这其中的两个兄长汉斯和鲁道夫早年分别自杀,此后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虽然放缓了对子女们的严厉,青年路德维希却仍然常常有令罗素担心的自杀倾向,据称其本人参加一战就是为了“体面地自杀”。他的另一个兄长库特·维特根斯坦在战场上被俘前自杀,在战争里幸存但致残的最后一位兄长,保罗·维特根斯坦,是著名的单臂钢琴家。著作(1)最主要的著作:•逻辑哲学论(初译作《名理论》),张申府译,陈启伟校•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著作(2)论确实性,张金言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化与价值*蓝皮书和棕皮书*关于数学基础的评论*哲学评注*哲学语法*维特根斯坦剑桥讲演集*蓝皮书*一种哲学的考察*论数学的基础*心理学哲学评论*杂评*纸条集*关于颜色的评论*关于伦理学的讲演以及其他*论色彩*心理学哲学最后著作哲学简介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大约相当于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横贯其一生的哲学道路的两个互为对比的阶段。《逻辑哲学论》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哲学研究》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著名思想哲学困惑的主要根源:第一根源存在于语言中的“特殊词汇”之中,第二个根源可以归结为追求一般而忽略特殊的思维倾向。关于第一个根源,维特根斯坦说:“最能在哲学中制造麻烦的,是这样一种倾向:它把我们诱入歧途,使我们把一些做重要的‘特殊工作’词汇的用法与词汇的常规用法等量同观。”[2](P.44)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时间”、“度量”、“知识”等就是这样的一些特殊词汇。从语法学的角度来划分,它们属于名词,但和名词的常规用法不同,它们不是指一个或一类事物,而是提供了关于某种现象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判定哪些词汇可以用来描述这种现象。例如,“时间”这个词是运用所有与时间有关的词汇的标准。这些词汇,如“早晨”、“前天”、“1949年”、“五秒钟”等等都符合“时间”这个词所规定的概念标准,因此都可以用来描述时间现象。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把“特殊词汇”的用法混同于一般词汇的常规用法,就会混淆概念与事实。当我们不了解一个词的常规用法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要求对这一名词做进一步的解释。比如,刚懂事的孩子经常问大人所见过的事物:“什么是斑马?”“什么是恐龙?”“什么是强盗?”“什么是轮船?”等等。大人可用实物、图形或模型来显示这些事物,或者用语言来解释这些事物。哲学家们把特殊词汇当作常规词汇,也提出了“什么是时间?”这样的问题,他们认为这个问题也可以用指示、描述或解释事物的方式来回答。但是,令他们沮丧的是,人们不能像指示事物那样来指示时间,因此,他们就把“时间”解释成一个抽象名词,这个词所指示或描述的是抽象事物。接着,围绕着“什么是抽象事物?”这样的问题,他们又展开了无休止的论战。哲学史上的唯实论者说,抽象事物是共相,是客观存在的观念,唯名论者却说,它只是一个代表具体事物的符号。在争论中,又产生了或涉及到关于具体与抽象、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实体和属性、现实和语言的关系的问题。即使物理学家们已经精确地规定了时间的概念,即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毫无困难地理解和运用“时间”这个词,哲学家们还是在争论“什么是时间?”这样的问题。维特根斯坦说:“当我们为时间的性质而困扰的时候,当时间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一件奇怪的事物的时候,这样的错误一再在哲学中发生。在一种最强烈的诱惑之下,我们设想有隐蔽的事物在这种场合中存在,有一些肉眼看不出,但思想却可以洞察的事物。但实际上,这样的东西并不存在。”[2](P.6)藉由这样的分析,维特根斯坦把“什么是时间?”这样一个哲学问题归结为对“时间”这个概念的误解。如果我们理解到,这个概念的特殊意义在于提供一种说明时间现象的标准,而不是指示任何一类事物,那么,针对事物而提出的“什么是﹍﹍?”之类的问题就不会被运用到时间这一概念之上了。围绕这一问题而产生的种种哲学观点和理论也随着这个问题的消除而终结了。关于第二种根源(追求一般而忽略特殊的思维倾向),维特根斯坦说:“当哲学家们运用词汇——‘知识’、‘存在’、‘客体’、‘自我’、‘命题’、‘名称’——并极力去把握事情的本质的时候,我们必须发问:这个词是如何在日常语言中那样被运用的呢?我们所作的是把词汇从它们的形而上学用法拉回到日常用法。”[15](P.116)对“本质”的反思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哲学困惑的第二个根源和科学主义的兴盛有关。自从本世纪初起,在哲学中有一股把自然科学的证据、方法和理论当作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潮流。维特根斯坦反对追求一般的思维倾向的动机是反对科学主义。他一再声称,哲学不是科学,哲学在分析语言时不能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他的主要理由是,哲学要透过分析语言的用法来展示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式,而不能局限在科学思维模式之中。维特根斯坦说:“正确地说,我们的思考不可能是科学的,我们不提出任何理论。在我们的思考中,没有任何假设。我们必须抛开一切解释,仅让描述发生作用。”[15](P.109)他所说的描述是什么意思呢?他补充说:“哲学只是把一切都摆在我们面前,它既不解释,也不推演,因为一切都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什么可解释的,我们对那些隐蔽的东西不感兴趣。”[15](P.126)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中,解释方法和描述方法的差别就是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的对立。科学方法是依据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或者应用逻辑推理,对一种现象进行解释,而解释现实的目的是为了改造现实。自然科学所提供的是对自然界事物进行加工、改造的途径。哲学不是经验科学,它所研究的不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语言中用法、意义之间错综复杂的网络联系。哲学家研究语言,但却没有改造语言的奢望。维特根斯坦说;“哲学不能干涉语言的实际用法,它只描述用法。它也不能为语言的用法提供基础,它让一切按其本来的面目存在。”[15](P.124)著名思想对“本质”的反思在日常语言中,当我们用一个相同的概念来称呼众多的个体的时候,我们毫不怀疑,这些个体必须有一个本质特征,而概念的定义就是对这一本质特征的描述。然而,真有这样的“本质”吗?比如说,“游戏”这个概念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假设游戏可以分为六类,每类都具有四个特点,那么,我们不妨用下列图表来表示游戏之间可能出现的类似关系。在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游戏和其相邻的另一游戏都具有三个相同的特征,但却没有一个特征是这六类游戏所共有的。维特根斯坦因此总结出一个论点:“游戏是一个复杂的重叠交错的相似性的网络;有时是整体的相似,有时是细节的相似。”游戏123456性质一ABCDEF性质二BCDEFA性质三CDEFAB性质四DEFABC维特根斯坦把这种相似性称之为“家族相似”。他是这样说的:“我想不出比‘家族相似’更好的表达式来表征这些相似性了;因为一个家族中各成员之间各种各样的相似性如身材、相貌、眼睛的颜色、步态、性情等也是以同样方式重叠交叉着的。——我要说:‘游戏’(games)形成一个家族。”——L.Wittgenstein,PhilosophicalInvestigations,Oxford,1978.p.67通过“家族相似”这一概念分析,维特根斯坦达到了其对于追求“本质”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反思。语录*罗素:你到底在思考什么?逻辑,还是自己的罪?维特根斯坦:两者。*维特根斯坦在其博士论文答辩会上对罗素与摩尔说:别担心,我知道你们永远也懂不了我在说什么。*维特根斯坦说:“你误解我的意思了,罗素。你总是误解我。”罗素说:“你混淆了问题,维特根斯坦,你总是把问题越搞越糊涂。”*维特根斯坦举起拨火棍指向波普:“请你给出一个真正的道德问题。”波普反唇相讥:“请不要用拨火棍威胁一个受到邀请的客人!”罗素:“维特根斯坦,立刻放下拨火棍!”语录一个人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时候,他的一切理智就失去了应有的正常,显出各种病态。只有让他回归本性,才会有良好的结果,使一切显出正常。哲学家处理一个问题如同治疗一个疾病。哲学是针
本文标题:维特根斯坦(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604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