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腧穴总论腧穴的概念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腧,又作“俞”,通“输”,有输注、转输的意思;穴,原义为“土室”,引申指孔隙、空窍、凹陷处。《内经》节、会、气穴、气府、骨空《针灸甲乙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称“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腧穴”《神灸经纶》则称“穴位”腧——俞——输腧:腧穴指穴位的统称输:输穴指特定穴五输穴之专称及第三个穴位名输穴俞:俞穴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一、腧穴的发展1、“以痛为腧”阶段(无定位无定名)2、定位、定名阶段3、定位、定名、归经阶段二、腧穴的分类1、经穴2、奇穴3、阿是穴经穴(十四经穴)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亦即归属于十四经的穴位,总称“经穴”,是腧穴的主体部分。经穴均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单穴:52个双穴:309个共361个穴名。历代主要书籍关于腧穴数目的记载《内经》约160《针灸甲乙经》349《千金翼方》349《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十四经发挥》354《针灸大成》359《针灸逢源》361奇穴(经外奇穴)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对某些病有特殊疗效,如四缝穴治小儿疳积。关于奇穴的数目《千金方》187《奇效良方》26《针灸大成》35《针灸集成》144《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续集》1007关于奇穴的说明1、奇穴虽不归十四经,但有的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印堂腰奇2、有的奇穴并不指某一个部位,而是有多个穴位组合成十宣八风八邪华佗夹脊3、名为奇穴,实为经穴四花是胆俞、膈俞四穴;灸痨穴实为心俞二穴阿是穴(不定穴、天应穴)是指无具体名称、无固定位置、无固定主治病症,而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敏感点作为腧穴的,称阿是穴。阿是穴《内经》“以痛为输”。《灵枢-五邪》“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备急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关于阿是穴的说明1、阿是穴在临床上的表现:压痛、舒适、热感、酸楚等。2、与临床上经穴的反应点、敏感点有区别。3、虽是阿是穴,但效果有时好于经穴及奇穴。定名部位归经定数经穴有有有361奇穴有有无无阿是穴无无无无一、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指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及邻近器官的病症这是一切腧穴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迎香;睛明、承泣;中脘、建里腧穴所在,主治所能2、远治作用指腧穴能主治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如合谷穴、列缺、阳陵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3、特殊作用(1)相对的特异性如大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阑尾穴治疗阑尾炎等。(2)良性的双向调节腧穴治病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机体在不同状态下,同一腧穴会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治疗作用。。足三里天枢内关同一腧穴,双向主治(3)特定腧穴,特定主治特定穴不仅具有一般腧穴的主治特性,还有独特的主治作用。背俞穴、原穴主治五脏病症募穴、下合穴主治六腑病症郄穴主治急性、痛性病症八会穴主治慢性、虚弱性病症等。二、腧穴的主治规律分经主治:是指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相应脏腑的病证。“定经不定穴”,“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如手太阴肺经的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均可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二、腧穴的主治规律分部主治:是指处于身体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疗该部位的病证,即腧穴的分部主治与腧穴的局部治疗作用有相关性。如位于头面、颈项部的腧穴,以治疗头面五官及颈项部病证为主,后头区及项区穴又可治疗神志病等。所谓分部是从横的,局部的角度归纳了腧穴的近治作用;分经则从纵的,整体的角度,总结了腧穴的远治作用实际上分部是在分经的基础上进行的,分经也需要再进一步加以分部,二者相对而言。特定穴特定穴,是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以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特定穴主治规律强,运用范围广,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一、五输穴1、定义: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重要腧穴。各经的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含义《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者为井、所溜者为荥、所注者为输、所行者为经、所入者为合”。各经的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并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称命名,比喻各经脉气自四肢末端向上,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2、内容五输穴表井荥输经合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大肠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胃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脾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心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小肠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膀胱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肾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心包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三焦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胆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肝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3、应用1、五输穴的主治病症《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井穴开窍醒神,用于神识昏迷、心下烦闷,急惊气绝、人事不省荥穴清泄脏腑之热,用于热病,清热效好输穴主体节重痛,用于关节病变、软组织性疼痛,清热效好经穴宣肺解表,用于寒热、喘咳、咽喉病症合穴主腑病,用于肠胃病及六腑的病症2、五输穴与五行相配阴经五输穴配属五行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五输穴配属五行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腧穴的定位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比量定位法简便取穴法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体表解剖标志有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固定标志指各部由骨骼和肌肉所形成的凸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两眉之间——印堂脐中——神阙肩胛冈——第三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第七胸椎棘突髂嵴——第四腰椎棘突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绉纹、尖端等。屈肘纹头——曲池张口——听宫、听会二、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法、骨度法。采用骨度分寸折量法,不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只要部位相同,其尺寸便相同。骨度折量寸表头面部•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12寸•眉间(印堂)→前发际正中3寸•第七颈椎棘突下→后发际正中3寸•眉间→后发际正中→第七颈椎棘突下18寸•前额两发角之间9寸•耳后两乳突之间9寸胸腹胁部胸骨上窝→胸剑联合中点(歧骨)9寸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脐中8脐中→耻骨联合上缘5寸两乳头之间8寸腋窝顶点→第11肋游离端12寸背腰部•肩胛骨内缘→后正中线3寸•肩峰缘→后正中线8寸腋前、后纹头→肘横纹(平肘尖)9寸肘横纹(平尖)→腕掌(背)侧横纹12寸上肢部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18寸胫骨内侧髁下方→内踝尖13寸股骨大转子→腘横纹19寸(臀沟→腘横纹,相当14寸)腘横纹→外踝尖16寸三、手指比量定位法是以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又称指量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常用指寸定位法:1、中指同身寸:中指屈曲时,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2、拇指同身寸:以拇指关节的横度为1寸3、横指同身寸:(一夫法)食、中、无名、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指的宽度为3寸简便取穴法常用的简便取穴法有:列缺、劳宫、风市、百会等。这些取穴方法只是作为取穴法定参考,同样要以骨度标志为准。常用腧穴的定位少商:取穴方法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针灸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不宜灸。列缺、尺泽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尺泽: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合谷、曲池合谷: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臂臑、迎香臂臑: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七寸处。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丰隆、地仓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内与条口相平,当外膝眼(犊鼻)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地仓地仓:口角外侧约0.4寸,上直对瞳孔。三阴交、阴陵泉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血海、公孙血海: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公孙: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通里、神门通里: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后溪、肩贞、听宫后溪: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肩贞:臂内收,腋后纹头上1寸。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胃俞、肾俞、膈俞、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委中、承山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与半腱肌半膜肌的中间。承山: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中点。昆仑、至阴昆仑: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至阴: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涌泉、太溪涌泉: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照海照海: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内关、劳宫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劳宫: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中间。中渚、外关中渚: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当液门穴后1寸。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支沟、肩髎、翳风支沟: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肩髎: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翳风: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阳白、风池阳白: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环跳、阳陵泉环跳: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太冲、曲泉太冲: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曲泉: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中。命门、大椎、百会、人中关元、神阙、中脘、廉泉四神聪、太阳、夹脊、安眠印堂、四缝、十宣膝眼、胆囊、阑尾
本文标题:腧穴 -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616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