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妊娠期及产后心理卫生
妊娠期及产后心理卫生曹枫林山东大学护理学院第一部分妊娠期心理卫生•妊娠是应激事件吗?•分娩是应激事件吗?一、妊娠期常见的心理变化◆妊娠期与绝经期一样,是妇女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她们在经历生理上巨大变化的同时,对心理也会产生影响,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变化与孕妇的年龄、个性、经济状况、职业、身体状况和妊娠经历有关。而且在妊娠各阶段也是不同的。1、早期妊娠2、中期妊娠3、晚期妊娠(一)早期妊娠的心理变化1、意外怀孕◆惊讶、震惊、矛盾◆自我注意、情绪不稳2、计划怀孕◆惊讶喜悦◆焦虑紧张◆兴趣改变◆情感脆弱(二)中期妊娠的心理变化◆接受关心妊娠◆情绪相对平稳◆心理过于依赖◆心理过于放松◆筑巢反应◆担心、害怕、焦虑分娩疼痛、意外胎儿健康自身健康(三)妊娠晚期的心理变化妊娠期由于心理问题可能诱发的异常妊娠剧吐流产与早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难产失眠二、妊娠期心理卫生增进措施◆加强健康教育:介绍妊娠生理变化、胎儿自我监测方法、产时减痛法、生活规律、合理营养◆加强孕妇情绪管理◆加强孕妇社会支持系统第二部分产褥期心理卫生◆产褥期神经内分泌的急剧变化,家中成员的添加、父母新角色的适应等,均可影响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致使产褥期容易发生异常心理状况。◆研究表明,产后12个月内是妇女一生中发生精神疾患的高危时期,同未孕时相比,妇女精神疾患的危险程度,在产后第一个月,可增加至20倍。◆产后抑郁是产后精神疾患中最常见的心理异常。根据其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产后心境不良产后抑郁症一、产后心境不良•指产后一周内发生的轻度的、短暂的心境不良,临床以哭泣和心境波动为特征。一般于产后第3日急性起病,症状持续3-5日后可自行消失。•产后心境不良具有短暂性和自限性的特点,一般无须特殊治疗,经安慰、解释及加强社会支持后多数可自行缓解。•产后心境不良的发生与产后内分泌改变,特别是雌激素和孕激素急骤下降有关。•发生率:欧洲和北美为50%左右,日本为25.8%,国内翟书涛(1991)认为其发生率为66%。二、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由Pitt(1968)首次提出。◆根据DSM-Ⅳ诊断标准,限指产后4周内发生的抑郁发作。典型的产后抑郁症常于产后2周发病,产后4-6周症状明显,病程可持续3-6个月或更长时间。◆发病率,国外报道为3.5%-33%,因研究设计、筛查标准、样本大小及研究时段的不同,差异较大。未发现国内有精神科医生确诊后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报道。遗传家族病史社会孕期负性事件心理个性、角色不适应内分泌各激素急剧下降分娩难产--紧张、恐惧病因(一)病因1、遗传因素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病史的,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病率高。2、分娩因素分娩对妇女是一种伴随不安的期待体验。所生婴儿是否正常,能否顺利分娩,对无经验的准母亲是一种不安的应激因素。有学者将正常产妇和产褥期抑郁症患者进行比较,发现有剖宫产史者后者是前者的2倍,有产钳术史后者是前者的3倍。不良的分娩结局(如死胎、死产、畸形儿等)易引发产后抑郁。3、内分泌因素孕激素水平分娩时间◆产后雌激素和孕激素快速下降、分娩引起的应激反应导致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升高以及胎盘娩出造成的甲状腺激素下降均可引起中枢神经递质释放异常,引发产后抑郁。◆个性因素:神经质、内倾、忧虑性、强迫性、自我为中心等个性特点的人易患产后抑郁。◆部分产妇受传统育儿观的影响,一旦出现心理预期失落,情绪容易发生抑郁消沉。◆对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不足,心理上有失落感。◆产后育儿知识及经验不足,产生较重的挫败感。4、心理因素5、社会因素丈夫的关心程度(夫妻两地分居、单亲家庭)家人对婴儿及产妇的照顾及满意度(性别歧视)产后家庭和睦程度经济负担能力婆媳关系的和谐程度产妇自身工作取向和孩子照看情况住院期间医务人员的指导(二)临床表现与普通抑郁症无明显差别,具有悲伤、哭泣、疲乏、易激惹、焦虑、烦躁、失眠、自责、兴趣减低等特征。重者出现幻觉、自杀或杀害婴儿。美国精神学会(1994)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制定的产褥期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三)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1、产后2周内出现下列5条或以上的症状,必须具备①②两条①情绪抑郁②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③体重显著下降或减轻④失眠或睡眠过度⑤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止⑥疲劳或疲乏⑦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⑧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溃散⑨反复出现死亡想法2、在产后4周内发病产后抑郁筛查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自评量表(SDS)•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信、效度良好,简洁易懂、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平行效度、结构效度,是目前国内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的量表。操作方便,易掌握,特异性较低,能有效反映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特别适合综合医院发现抑郁症患者。局限于综合医院患者重要的他评工具产后抑郁:自身健康婚姻家庭哺乳母婴关系婴儿的认知、情感、性格、行为杀婴(四)产后抑郁的危害◆药物治疗:主要选用不进入乳汁的抗抑郁症药物。常用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阿米替林。◆认知行为治疗◆防止自杀或其他暴力行为(五)产后抑郁的治疗原则(六)产后抑郁护理程序评估实施评价诊断计划个案鲁女士,外资公司CEO,35岁。孕36周,中度妊高征,因胎心电子监护CST(+),连续出现胎心率变异减速,剖宫产。新生儿轻度窒息,抢救后脱险,现已与母亲同室,但她总说切口疼痛,拒绝哺乳和搂抱孩子,时常暗自流泪,甚至有一天将婴儿的衣被全撤去,幸好被丈夫制止了。向丈夫了解得知,这孩子是避孕失败的结果,因为她不想失去职位。产后抑郁的护理评估1.病史◆个人史、家族史,精神创伤史(远期);高危妊娠、难产;婴儿状况(近期)2.身心状况◆心理状态:孤独、焦虑、恐惧感等。◆日常活动与行为:观察生活自理行为、喂养照顾婴儿的行为◆母婴间接触和交流的情况:对分娩的感受、对婴儿的期望、对新生儿的喜恶程度◆辅助检查:采用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3、社会◆婚姻关系、社会支持系统、产妇的人际交往情况、家庭成员态度。如:产妇主动与主要家庭成员的交谈兴趣,及主要家庭成员与产妇交往的亲疏程度。产后抑郁的护理诊断(PSE)个人应对无效暗自流泪与不想生育而产生怨恨情绪有关父母不称职拒绝哺乳和搂抱与切口疼痛致照顾孩子能力退缩有关有暴力行为的危险无目的地撤去孩子衣被与不喜爱这孩子而产生产后抑郁有关产后抑郁的护理措施1.解除产妇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2.对于有不良个性的产妇,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减少或避免精神剌激,减轻生活中的应激压力。3.倾听产妇诉说妊娠、分娩的心理感受,做好产妇心理疏通工作。4.促进和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指导产妇与婴儿进行交流、接触,为婴儿提供照顾,培养产妇的自信心。5.对于有焦虑症状、手术产及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产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提供更多的帮助。6.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改善家庭关系,改善家庭生活环境。7.高度警惕产妇的伤害性行为,注意安全保护,避免危险因素。8.重症患者需请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给予治疗。9.做好出院指导与家庭随访,为产妇提供心理咨询。谢谢!
本文标题:妊娠期及产后心理卫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624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