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VISTA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实验报告
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报告一、实验题目:基于Vista系统的地震资料处理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对比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的理论与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深入理解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提高处理解释的水平、提高资料处理的质量;锻炼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实验报告编写或生产报告编写的能力。二、实验内容:总流程图:1、数据加载打开Vista软件后选择加入2D的SEG-Y格式的原始地震数据,本实验所用数据为给定的SHOT-20.下图为加载后的原始地震数据图2、AGC地震波子啊底层中传播时,振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震源耦合的影响、检波器耦合的影响,地震记录仪的增益控制、波的球面扩散、吸收、透射损失与岩石波阻抗有关的反射系数,振幅偏移距的变化等。有些影响是无法恢复的,但是有些事需要恢复的,如增益控制,球面扩散,吸收衰减等。下图为做振幅恢复(AGC)的流程模块和完成结果显示3、初至切除初至切除是将记录开始部分的直达波、浅层折射波等非反射能量切除掉以免叠加到浅层反射波中,影响能量的均衡处理。下图为初至切除的结果图。4、道编辑,剔废道野外观测时会遇到不良的工作条件,使记录的某道或某炮信息不正常,如本实验所用的SHOT-20数据中就有明显的工业电干扰影响下的坏道,这些坏的记录往往会损害正常的处理和处理质量,所用要对地震记录进行编辑加工。下图为剔废道后的结果图。5、一维滤波地震记录上的噪音很多,有风吹草动、车马人行】工业电流等随机干扰,有多次波、面波、浅层折射波等规则干扰。不同干扰或在频带上不同,或在视速度或者视波长上不同,一维滤波即频率域滤波,主要是通过有效波与干扰波在频率上的差异,将干扰波去除,以提高信噪比。下图为一维滤波流程模块和结果图。6、二维滤波当有的干扰波和有效波有相似的频带时,无法依靠频率等单一属性将干扰波区分,这是就需要多个属性参数,如视速度等进行二维滤波。本实验中采用的是F-K滤波即频率-视速度滤波。首先进行属性分析,以确定有效波的频带和干扰波的频带。下图为分析结果。然后进行F-K滤波,频率、波数和视速度满足以下关系:K=f/V;在二维滤波F-K分析时,要保留能量即频率最集中的部分,且两边的斜率要相等。下图为F-K滤波的流程模块和结果显示。7、抽CMP道集在经过解编后的道集是按照每炮的记录排列的,成为共炮点道集。但在后续处理中要求按照共中心点顺序号来排列道集,这种道集成为共中心点(CMP)道集。抽CMP道集就是需要从道头字中把满足观测系统的共中心点道集的炮点和检波点好的记录挑选出来,形成一个新的CMP道集。下图为抽CMP道集的流程模块和结果。8、速度分析速度参数在浅层地震资料的数据处理和解释中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如校正、叠加和偏移都需要知道速度。速度分析可以选取CMP道集进行分析,得到速度谱,以获得最佳的叠加速度,为随后的动校正提供速度参数。下图为速度分析流程模块和结果显示。9、动校正反映地下界面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或者同相轴一般为双曲线形状。只有在激发点处接收到的反射时间才能代表界面的反射时间,动校正即为消除由非零炮检距引起的时差,使反射点的反射波具有相同的反射时间,让同相轴水平。下图为动校正的流程模块和结构显示。10、叠加地震勘探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处理采用水平叠加技术,最终得到水平叠加剖面。这实际是对地下同一反射点作多次观测,将不同接收点接收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的信号,经过动校正后,叠加起来,使一次反射波加强,多次反射波和其他类型的干扰波相对削弱,从而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下图为叠加的流程模块和结果图。11、偏移偏移处理是使倾斜界面的反射波,断层面上的断面波,弯曲界面的回转波,尖灭上的绕射波收敛归位,以提高地震记录的横向分辨率,同时也能得到底层的岩性参数等。下图为偏移处理的流程模块和结果显示。
本文标题:VISTA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实验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64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