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基于性别与年龄的大学生消费差异调查
龙源期刊网基于性别与年龄的大学生消费差异调查作者:陈璐玭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8期摘要:本文在学术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南京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问卷调查,了解当前90后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分析和论述不同性别与年龄的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差异。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性别;年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不断丰盛,商品不断以系列化与系统化的形式出现,消费社会已然来临。人们逐渐被物包围,消费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普遍的日常的社会行为。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亦已成为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李春玲,2014;林梅,2012;付晓丽,2009)纷纷指出当代90后大学生群体所固有的一些消费特征如感性化、超前化、网络化、符号化等,亦有研究(王海燕,2014;李磊,2007)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消费心理、消费意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试图以已有研究为基础,分析和论述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差异,探讨性别、年级等因素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南京某高校大一至大三的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188份,有效回收率为94%。有效样本中,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年级的具体情况如下:平均年龄在19~21岁之间;性别方面,男生98人,占52.1%,女生90人,占47.9%;年级方面,大一75人,大二84人,大三29人,分别占总体比重的39.9%、44.7%、15.4%。所有问卷经编码、录入后通过SPSS软件进行分析。一、大学生消费状况的性别差异消费行为不单纯是个体的、纯粹理性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嵌入于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行动(格兰诺维特,2007),必然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性别不仅是人的基本生理特征,同时也是人的基本社会特征。不同社会性别的个体需要不同,心理、生理状况各异,反映在个人消费行为上就会有差别。(一)消费结构差异从消费结构上来看,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休闲消费都有一定的差别。在生活消费方面,伙食费是大学生月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男生的伙食费明显高于女生。17.3%的男大学生每月花在伙食上的费用低于350元,49%每月的伙食费在351元~500元之间,每月伙食费超过501元的有33.7%。而女大学生中有41.1%的伙食花费在251元到350龙源期刊网元之间,33.3%花费351元~500元,超过501元的仅18.9%。可见,在基本的正餐伙食费用上,男大学生普遍高于女大学生。但在水果零食的消费上,女大学生则普遍高于男大学生,每月水果零食话费在50元以下的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多出22.4个百分点。在学习消费上,28.9%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最舍得花钱购买的是专业书,比同一选择的男大学生低了10.9个百分点。有意思的是,女生明显比男生更愿意购买有助于考证的各类辅导书,34.4%的女大学生最舍得将钱花在购买此类书籍上,比男生高出13个百分点。在休闲消费方面,特别是在网络费用上,男生远远高于女生。普遍的,男大学生相对于女大学生来说爱玩各类网络游戏,上网时间长,花钱也多。男大学生的平均网络费用为35元到50元之间,而女生的平均花费为15元到35元之间。(二)消费观念差异个人在做消费决策时,不仅仅考虑目前也放眼未来。在对待与消费有关的一些问题上,女大学生明显比男大学生表现的更为理性化。当问到大学期间是否有储蓄习惯时,绝大多数的男大学生(73.5%)表示自己从未有储蓄行为及储蓄意识,仅有26.5%的人有过储蓄行为。而女大学生群体中则有超过半数的人有储蓄行为与意识。有研究指出,大学生群体中的“月光族”和“负翁”比比皆是(林梅,2012),体现部分大学生消费的非理性化。当问到是否有记账习惯时,绝大多数的男大学生(70.4%)表示自己从不记账,仅有29.6%的男生有记账行为。女生中不记账的比例为40%,比男生低了30.4个百分点,可见女大学生相对而言更有计划性。此次调查中设计了“如果拥有一大笔钱你最想做什么”这一问题以探究大学生的消费取向。调查结果显示,存在明显差异的是,热衷于旅游消费的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多出16个百分点,但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愿意购买投资产品。二、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年级差异社会学中有关社会化的理论告诉我们,年龄因素在社会化过程中占有某种特殊的地位,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其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互不一样。大学时期作为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人的价值观形成,人格的塑造,社会角色选择以及消费习惯和消费取向的形成,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消费习惯及其态度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生活内容的丰富而一天天增长。因此,在描述大学生和消费取向之间的关系时,有必要对年级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解和分析。由于学校这一特定社会组织所具有的结构特点,使得大一、大二、大三不同年级之间有一定的差别,而且他们之间的差异不仅能反映出年级的差异,更能反映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龙源期刊网在学习消费方面,大三年级的学生购买权威专业书籍的支出明显多于大一大二的学生,究其原因,随着年级的增长,专业课程的增多,专业训练也在不断加强,高年级的学生相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着更多的对专业书籍的需求。在通讯消费方面,大部分学生的通讯费在50~100元之间,但不同年级之间的通讯费用差别也较为明显。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一学生中14.7%的月通讯费超过100元,这一比例早大二学生中为7.2%,大三学生仅为3.3%。针对这一明显的差别,笔者对部分大一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表明,大一学生通讯费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其从高中进入到大学以后存在一个或长或短的适应期,由于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很容易出现孤独、伤感、想家等情绪,继而通过电话等通讯方式需求原社会关系的支持与安慰。不少大一学生刚进校时甚至一天给家里打好几个电话,而类似现象在高年级学生身上则很少出现。在日用品消费特别是电脑消费上,不同年级之间拥有电脑的情况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的电脑占有率超过95%,而大一学生中尚有29.3%的人未拥有电脑。此外,不同年级的电脑价位也略有差别,选择中高端电脑的大二和大三同学要比大一要高,而且8000元以上的高端电脑,大三同学的选择比例要明显比大一和大二同学。三、结论与思考通过对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消费状况差异的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基于性别的大学生消费差异方面,男生的基本饮食消费高于女生,而女生的水果零食等基本饮食之外的饮食消费则高于男生;在学习消费方面,不同性别学生的消费偏好不一;在网络消费方面,男生也远远高于女生。在消费观念方面,女生的消费计划性高于男生。第二,基于年级的大学生消费差异方面,低年级学生由于新入校时面临原社会关系网络的断裂与新的关系网络的形成与维持,常常会出现孤独、缺乏情感支持、想家等问题,继而通过电话寻求来自原来的社会关系的支持与情感抚慰,从而较高年级学生通讯消费更高。大学生消费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群体现象,在本次消费状况调查中体现出来的大学生基于性别和年龄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应当引起关注与思考。参考文献:[1]林海.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及其对策设计——基于S市若干高校的调查数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李春玲.全球化下的“90后”大学生:数字化生存与文化、物质消费[J].青年研究[3]付晓丽.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9)龙源期刊网[4]王海燕.大学生消费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5)[5]李磊、黄建陵.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与特点透析——以湖南省高校大学生为例[J].消费经济,2007(2)[6]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作者简介:陈璐玭(1988~),女,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学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标题:基于性别与年龄的大学生消费差异调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68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