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6-5-22儿科医院感染防控
BEAConfidential.|1兰大二院感染管理科孟灵2016-5-17儿科医院感染防控要点内容儿科医院感染暴发事例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概念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要点儿科新特点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已经越来越多。早产儿医院感染亦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儿科面临的主要挑战。医院感染暴发的危险西交大一院新生儿事件2008年,新生儿科9名新生儿自9月3日起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其中8名新生儿于9月5日—15日间发生DIC相继死亡。为医院感染所致。卫生部调查:该院没有依法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不能及时发现感染暴发,无法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没有建立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与物流相互交叉;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生;用于新生儿的肝素封管液无使用时间标识等。据对部分医务人员的手、病房物体表面、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新生儿暖箱注水口等进行检测,发现细菌超标严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明显污染。台湾某医院新生儿ICU粘质沙雷菌感染1999年2月至8月,台湾某医院新生儿ICU同期出现9例粘质沙雷菌感染患儿,其中4例菌血症,3例肺炎,1例伤口感染,1例结膜炎。通过对9个病人的临床标本、3个洗手标本和10个环境采样标本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基因分析,9个病人分离菌的酶解图谱相同。调查认为通过手的污染造成的交叉感染仍是暴发发生的主要原因。严格的洗手,分组护理,隔离定植和感染病人,常规消毒温箱对于预防新生儿室的粘质沙雷菌感染非常重要。沈阳市某妇婴保健院柯萨奇B族病毒院内感染1993年9月19日至10月18日期间,沈阳市某妇婴保健院共接生了244名婴儿,其中49名于生后3至18天先后出现发烧、拒乳、黄疸及心、肝、肾多脏器受损症状,并有15名重患儿死于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此次感染的感染源系两名已携带柯萨奇B族病毒的产妇,其两名婴儿感染了柯萨奇B族病毒后,又在婴儿室内引起了交叉感染。黄山市某医院发生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3医院感染1993年3~4月安徽省黄山市某医院妇产科婴儿室发生新生儿柯萨奇病毒B3感染爆发。14例患儿发病,10例死亡,病死率71.4%。经调查是由一名感染柯萨奇B族病毒且已发病的产妇将病毒携带入院,感染其婴儿并染及同居一室的其他产妇和新生儿,造成暴发。连云港市某医院发生5例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自2009年11月14日中午起,该院儿科病房5名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血象高等临床症状。调查发现,该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全面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及监测制度;内、儿科病区没有分开设置,医务人员也未分科设置;手卫生设施不完善,肥皂潮湿;卫生洗手意识不强,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执行手卫生;消毒液配制浓度概念不清。没有做到一床一巾一消毒,清洁用具污迹斑斑;瓶撬、砂轮不清洁且未消毒。连云港市市卫生局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件。天津市蓟县某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2009年3月,该院6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5例患儿死亡。调查中发现问题包括:漠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责任意识淡化,管理工作松懈,存在安全隐患;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基本设备、设施配备不全,新生儿科未设新生儿专用的洗澡和配奶区域,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缺乏医院感染事件报告意识,仅有1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兼职负责医院感染工作,新生儿科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多起新生儿感染病例的聚集性发生,相关医务人员反应迟钝;对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暖箱取样检测结果显示,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新生儿吸氧所用湿化瓶不更换。对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在入院诊断、抗菌药物使用、给氧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当,存在严重医疗缺陷。浙江某市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C群13型暴发流行1992年9月,浙江某市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C群十三型的暴发流行,致使26名新生儿感染,10名新生儿死亡。经调查,感染源系一位志贺氏痢疾杆菌慢性携带者的产妇,通过接触将细菌传染给其婴儿。该院新生儿室无配奶间,配奶、换尿布、打包操作均在不足两平方米的操作台上进行,致使带菌的婴儿污染了操作台,进而又污染了牛奶,造成志贺氏痢疾杆菌在新生儿之间的传播。医院新生儿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学检测均超标。医院在管理上、无菌操作、消毒隔离观念和技术上存在严重的问题。某县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沙门菌的暴发1991年11月,某县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的暴发流行,55名婴儿发病,23名婴儿死亡。调查中发现:该院卫生设施条件差,产科消毒、隔离制度不严,在对产房、婴儿室的56件物品进行细菌检测时,发现其中的26件物品,包括婴儿被褥、尿布、奶瓶等都培养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某市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阿伯丁沙门菌医院感染2007年3月26日-4月20日新生儿病房出现22例患儿发病,大便培养均分离到阿伯丁沙门菌,其中14例患儿有腹泻等临床症状。是一起由阿伯丁沙门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新生儿病房布局不合理,功能流程不符合卫生学要求,无专门的传染病隔离病房;患儿配奶室和洗浴室没有分开,混在一室,同一病房内患儿较多,洗手设施较少等。部分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无菌观念较弱,对首发腹泻患儿未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淡薄,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接触患儿前后不能按要求洗手或进行手消毒,甚至发现在护理过程中部分患儿共用擦嘴布现象等总结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布局不合理、流程不合理ICU面积小、通风差;无独立配奶间;无隔离病房等管理淡漠:未建立相关制度、无专人管理医院感染消毒、隔离观念薄弱暖箱、配奶间、病房、洗浴间等传染病未及时隔离没有做到一床一巾一消毒手卫生设施不足,手卫生意识差、依从性低上报医院感染意识差、未及时发现。内容儿科医院感染暴发事例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概念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要点新生儿病区的特点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新生儿病房尤其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特点:感染来源广、易感因素多、病情变化快、易暴发流行、病死率高、社会影响大。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相关概念国外的概念将分娩时、患儿住院期间及出院后48h获得的感染作为院内感染(但需排除垂直传播感染,如梅毒、弓形体病、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IV病毒感染等。美国CDC)国内的概念(2002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儿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新生儿经分娩或出生后相关护理发生的感染(通过产道获得的感染)×新生儿在宫内发生的感染不属于院内感染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内在因素小胎龄和低出生体重生物屏障免疫屏障病情严重程度外在因素静脉内置管:脐静脉、PICC全静脉营养机械通气药物(抗生素)病房环境极易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发生率高-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小-住院时间越长不容易早期发现危害性大-容易暴发流行-病死率高院感暴发有特定的复杂性-病原体复杂(细菌、病毒、真菌)-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难以确定新生儿常见医院感染疾病新生儿脓疱疮: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化脓性疾病。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绝大多数在皮肤黏膜,引起新生儿皮肤感染最常见的是存在于自然界及人体皮肤的葡萄球菌属,多为正常菌群。传染源多来自母亲、保姆或病菌污染尿布等症状:发病急骤,传染性强,可在婴儿室、哺乳室中造成流行感染,在早产儿或营养不良的新生儿中尤为多见,在炎热潮湿季节发病率较高。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机械通气后24h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治疗24H以上发生新的肺部感染,是一种典型的医院感染性肺炎,是在使用机械性辅助呼吸器械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以新生儿中早产儿发病更为普遍。消化道感染:沙门菌、志贺菌、柯萨奇病毒轮状病毒儿科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区NICUPICU儿科门诊我们如何管理?成立儿科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制定规章制度护士长是科室院感领导小组重要成员护士长的态度与行为直接影响着科室医院感染工作的质量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院感知识培训:手卫生、传染病、隔离技术技能操作培训:针对科室特点制定了技能操作培训计划,全体医护人员按计划落实培训,院感领导小组成员为主考官。培训项目:腰穿、股静脉留置针、气管插管、呼吸机管道的清洗与消毒、呼吸机管道的更换、静脉留置针、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吸痰加强监督考核管理,规范院感行为:积极配合感染管理科每月的质控与抽查,重视反馈结果,责任到人,建立科室奖惩制度,并要求立即整改,提交书面整改措施。抓好院感防控要点,落实具体防控措施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要点内容儿科医院感染暴发事例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概念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要点1、医院感染制度制度要“落地”-各项工作有专门的负责人不断完善制度-针对每月检查存在的问题,是否及时修改制度或完善流程。例如:母乳接受与运送流程、体重秤的使用流程及要求、胃管插入的操作流程及后期维护…准备体重秤、将生活垃圾袋和医疗垃圾袋系于车两侧六部洗手法洗手,准备用物:换药盘、纱布、75%乙醇、一次性中单;将一次性中单(整张)铺于体重秤上,使之完全覆盖体重秤,除皮归零将患儿放于体重秤中单上,待体重秤稳定后读取数值将患儿放回小床或暖箱,无尿、便、血污染的中单按照生活垃圾袋分类,有以上污染的中单按照医疗垃圾袋分类整理完患儿床单位后六部洗手法洗手,同样方法铺中单,除皮归零,称取下一患儿完成本组患儿体重测量后,六部洗手法洗手,用75%乙醇浸泡的纱布擦拭消毒体重秤,消毒按照从上到下,S形顺序进行,消毒干燥后体重秤归位备用体重秤使用、消毒流程2、严格执行手卫生-需反复培训、监督与提醒每月是否开展手卫生的培训;是否关注新入、转科、进修及实习学生、护工、保洁员手卫生落实情况;是否提醒或监督其他科室如产科、放射科、检验科等人员手卫生的落实。我怕脏,接触我前后要洗手哦!手卫生手卫生设施完善、可及有效的提醒标识培训、检查、反馈手卫生学习折页对于手卫生工作较差的人员现场发一张手卫生宣传页,现场培训及学习。北大一院手卫生案例手卫生案例-新生儿采血护士长监督流程的落实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指甲要求短且须彻底清洁,不能用指甲油,戴假指甲、手表、手镯、戒指等3、限制人员流动严格限定探视时间及人员数量,患感染性疾病者不得探视;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独立区域。进出人员管理进出人员管理进出人员管理4、加强环境物表的清洁与消毒台面、地面、小床等消毒方法、消毒剂配比、频次;高频接触物表如暖箱扶手、监护仪旋钮、导线、输液泵、治疗车等其消毒方法、频次;关注清洁消毒的流程是否合理、消毒不同物品之间是否手卫生与更换布巾、终末消毒是否彻底;关注消毒后的布巾、地巾是否清洁、干燥。5、关注重点环节抽查配奶流程、喂奶流程、奶瓶奶嘴的清洁与消毒流程及储存、配奶间的管理等是否符合要求。抽查新生儿沐浴其流程、沐浴用品有无交叉、洗澡间环境物表的清洁消毒是否符合要求。清洁台面,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奶粉、量杯、配奶杯、搅拌勺、奶瓶、奶嘴、一次性换药包、记号笔。检查奶瓶有无破损、污渍按照配奶单将奶瓶标注床号、姓名,计算同种奶方的奶量用量杯量取所需的开水,水温70°左右,倒入配奶杯中操作者实施手卫生按照奶粉说明书配比要求量取奶粉,放入配奶杯中,用搅拌勺充分搅匀用一次性注射器逐个抽取不同床号患儿所需的奶量,放入相对应的奶瓶中用镊子夹取奶嘴,倒置于奶瓶口上配好的奶液放置于清洁奶锅内,盖上盖子备用整理用物,清洁台面后洗手配奶流程-奶粉清洁台面,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一次性药杯、奶瓶、奶嘴、一次性注射器
本文标题:2016-5-22儿科医院感染防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69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