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主讲:陈红银绪论推拿治疗学是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推拿手法施术与人体特定部位和穴位,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门临床课。推拿治疗的追溯秦汉时期1.《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____推拿的显著作用是止痛2.《黄帝岐伯按摩十卷》为公认的最早的按摩专著。魏.晋.隋.唐时期《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蔺道人·著: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专著,第一次系统的将推拿手法运用到骨伤科治疗中,是骨伤推拿疗法的雏形。推拿治疗的追溯宋.金.元时期1.推拿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广泛用于临床。2.《儒门事亲》:灸.蒸.薰.洗.熨.烙.针刺.砭射.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首推金元四大家张从正,将推拿列为汗法之一。明代儿科推拿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鼎盛时期,提出了小儿推拿特定穴点.线.面,主张旋推为补.直推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左揉为补.右揉为泻。推拿治疗的追溯清代《医宗金鉴》: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民国时期明清所奠定的学术基础在明见得到广泛传播,对推拿的普及起到一定的作用。推拿治疗的追溯新中国成立后推拿学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国内推拿研究的主要方向有:推拿手法对生物蛋白改变的研究.推拿手法生物力学原理研究.推拿镇痛的机理研究.推拿对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推拿抗衰老机理的研究.第一章推拿治疗的作用第一节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第一节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推拿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手法,手法在推拿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第一节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一、调整脏腑推拿是通过手法刺激相应的体表穴位、痛点(或疼痛部位),并通过经络的连署与传导作用,对脏腑功能进行调节,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①按揉脾俞、胃俞穴可调理脾胃,缓解肠胃痉挛②肾阳不足可擦命门穴达到温补肾阳③肝阳上亢者可强刺激点按太冲穴以平肝潜阳④强刺激内关穴可加快心率,用于治疗心动过缓第一节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二、疏通经络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经络穴位上,引起局部经络反应,起到激发和调整经气的作用,并通过经络影响到所连属的脏腑、组织、肢节的活动,是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例如:①推桥弓可平肝潜阳,降低血压②掐按合谷穴可治牙痛③按揉角孙穴可治疗偏头痛④现在研究证明,长时间柔和的推拿手法可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周围神经第一节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三、行气活血·第一节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四、理筋整复⑴肌肉、肌腱、韧带部分断裂者可适当运用按揉推擦等理筋手法,将断裂的组织抚顺理直,适当加以固定,可减轻疼痛,利于断端的生长吻合。⑵肌腱滑脱者,可在疼痛部位触摸到条索样隆起,关节活动严重障碍,若治疗不当可转化为肌腱炎、产生粘连,因此,必要时可使用弹拨活推搬手法使其复位。·第一节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四、理筋整复⑶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可运用牵引拔伸、一指禅推法、按法、扳法等消除无菌性炎症,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从而解除或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已达到治疗目的。⑷脊柱关节紊乱者,可运用扳法、斜扳、脊柱旋转复位等整复其紊乱。·第二节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机理因手法不同,用力轻重,操作时间长短,施治部位、经穴之不同,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例如:轻度用力的手法可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且产生轻松舒适之感,具有放松肌肉、缓解痉挛、镇静止痛的作用。重度用力的手法可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且产生酸麻胀重之感,可促使精神精神振奋,肌肉紧张,腺体分泌增强等。·第二节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推拿治疗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供氧,加强心脏功能,从而对人体的体温、脉搏、血管产生一系列调节。·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血管网重建恢复血管壁弹性血管对血管的作用机理第二节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第二节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对心脏功能的作用·对心脏的作用灵台、神道__心绞痛腕背阳池__房室阻滞引起的心动过缓第二节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对运动系统的作用机理·动系统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促进组织修复分离、松解粘连纠正错位改变突出物的位置解除肌肉痉挛促进炎症恢复消肿第二节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镇痛的作用机理·镇静止痛解痉止痛消肿止痛活血止痛第二章推拿治疗的原则与治法第一节推拿治疗原则第一节推拿治疗原则·治未病治病求本•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治宜第二节推拿基本治法·治法温通补泻汗和散清八法手法类型技术要点温法摆动、摩擦、挤压类手法手法缓慢、柔和、作用时间长、患者有较深沉的温热感通法推、拿、揉、点、、擦、掐、击等手法多为力度重、快补法摆动、摩擦类多轻柔、长时、弱刺激泻法摆动、摩擦、挤压力量偏重,与补发相反汗法摆动、挤压类手法和法摆动、振动、摩擦类手法操作平稳柔和、频率较缓散法摆动、摩擦类手法清法摩擦、挤压类手法快速、重施、具有爆发力,并配合推拿介质第三章推拿临床常用检查方法第一节头颈部检查第一节头颈部检查一、头面部检查(一)望诊·得神者昌失神者忘望神色口眼歪斜_面神经麻痹“鸟面”畸形_下颌关节强制望形态第一节头颈部检查一、头面部检查(二)触诊下颌关节脱位时,关节窝空虚,其前方可触及隆起的髁状突。·第一节头颈部检查二、颈部检查(一)望诊·第一节头颈部检查一、头面部检查(二)触诊方法:嘱患者颈部前倾约30°检查者一手扶住前额固定头部,一手自枕骨粗隆向下逐个棘突依次触摸,包括棘突、棘间隙及两侧肌肉。内容:棘突是否偏歪、压痛部位,若棘间韧带或项肌压痛则多为扭伤或落枕,若棘突连线上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则多为项韧带钙化。·第一节头颈部检查一、头面部检查(三)动诊__重在观察运动是否自如有无运动障碍。·屈35°-45°伸35°-45°屈伸左旋30°-40°右旋30°-40°旋转左倾45°右倾45°侧屈第一节头颈部检查一、头面部检查(四)特殊检查·挤压试验分离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超外展试验深呼吸试验第二节胸腹部检查自学·第三节腰背、骨盆部检查一、腰背部检查(一)望诊·第三节腰背、骨盆部检查一、腰背部检查(二)动诊·正常可达80°前屈正常可达30°后伸正常可达20-30°侧弯正常可达30°旋转第三节腰背、骨盆部检查一、腰背部检查(三)触诊·棘突痛点肌肉痉挛叩击检查触诊第三节腰背、骨盆部检查一、腰背部检查(四)特殊检查·拾物试验俯卧背伸试验腰骶关节试验直推抬高及加强试验健腿直推抬高试验坐位屈颈试验第四节上肢部检查一、肩部检查(一)望诊·肿胀•皮肤颜色,有无窦道、肿块及静脉怒张,对比两侧三角肌的形态,判断有无萎缩。畸形•双肩是否对称、同一水平,同侧肩胛骨内线与中线的距离是否相等肩部肌肉•多出现在疾病的晚期。如有神经损伤而肌肉麻痹,失去运动功能,则出现神经性肌萎缩。第四节上肢部检查一、肩部检查(二)动诊患者取站立位,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一侧l.前屈运动:正常可达90°2.后伸运动:正常可达45°3.外展运动:正常可达90°4.内收运动:正常可达45°5.外旋运动:正常可达30°6.内旋运动:正常可达80°7.上臂上举8.环转运动·第四节上肢部检查一.肩部检查(三)触诊第四节上肢部检查一肩部检查(四)特殊检查1.搭肩试验2.直尺试验3.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4.落臂试验5.疼痛弧试验6.冈上肌腱断裂试验第四节上肢部检查二.肘部检查(一)望诊肘部望诊需将两髁暴露,两侧对比检查,首先观察肘关节的轮廓有无肿胀和变形。1.肘部肿胀2.肘部畸形:包括肘外翻,肘内翻,肘反张,靴形肘,矿工肘第四节上肢部检查二肘部检查(二)动诊1.屈肘运动:肘关节正常屈曲可达到140°2.伸肘运动:肘关节正常伸直为0°~5°3.旋转运动:正常前臂旋后可达80°~90正常前臂旋前可达90第四节上肢部检查肘后三角触诊及临床意义当肘关节伸直时,则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临床通过检查三点关系的变化判断肘部骨折或脱位肘部常见压痛及临床意义肱骨外上髁为前臂伸肌群的起点,容易造成牵拉性损伤(或劳损)而形成肱骨外上髁炎。二肘部检查(三)触诊第四节上肢部检查二肩部检查(四)特殊检查l.网球肘(Mill)试验2.伸、屈肌紧张(抗阻力)试验3.前臂收展试验4.松动试验第四节上肢部检查三腕和手部检查(一)望诊腕和手部肿胀手指震颤腕和手部畸形包括餐叉样畸形。爪形手。猿手腕下垂。锤状指。尺骨小头变位。第四节上肢部检查三腕和手部检查(二)动诊1.伸腕运动:正常伸腕可达70°2.屈腕运动:正常可屈腕80°3.腕桡偏运动:正常时可达30°4.腕尺偏运动:正常时可达到45°5.伸指运动:主要由伸指肌完成6.屈指运动:正常时可屈曲90°7.手指外展:正常时均可超过20°。8.手指内收:主要由骨间掌侧肌完成9.拇指背伸:拇指在伸直位做掌腕关节运动。10.拇指屈曲:正常时可达60°11.拇指外展:正常约50°12.拇指内收:约45°左右。13.拇指对掌:正常时可触到其它指尖和第五掌骨头。第四节上肢部检查三腕和手部检查(三)触诊腕和手部肿块腕和手部压痛触诊第四节上肢部检查三腕和手部检查(四)特殊检查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握拳试验屈腕试验霍夫曼氏征第五节下肢部检查一髋部检查望诊检查时要求患者只穿三角短裤前面观察:两侧髂前上棘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即骨盆是否倾斜。腹股沟区是否对称,有无高凸饱满或空虚侧面观察:如有腰生理前凸加大,臀部明显后凸,髋部呈现屈曲位,则是髋关节后脱位;或系小儿先天性髋脱位和髋关节屈曲性强直后面观察:应注意有无臀大肌萎缩。对比观察两侧臀横纹是否对称,第五节下肢部检查一髋部检查动诊1.前屈运动:正常可达140°2.后伸运动:正常可达30°3.外展运动:正常可达到45°4.内收运动:正常可达30°5.外旋运动:正常时下肢伸直位外旋可达45°,屈膝90°位可达80°6.内旋运动:正常可达35°~45°第五节下肢部检查一髋部检查触诊从前面检查,以两侧髂前上棘为骨性标志触摸腹股沟部时,注意淋巴结是否有肿大,局部有无饱满肿胀、压痛髋关节侧面触诊主要是触摸大转子,注意两侧大转子顶部,观察是否有大转于向上移位在髋关节后方触诊时,注意臀大肌肌张力和臀部压痛点,梨状肌下缘是坐骨神经出口处,此体表投影部位如有压痛则多涉及坐骨神经的病变。第五节下肢部检查一髋部检查特殊检查l.川德伦伯(Trendelenburg)氏征2.托马斯(Thomas)氏征3.艾利斯(Allis)氏征4.望远镜试验5.髋关节过伸试验6.髂胫束挛缩试验7.蛙式试验8.足跟叩击试验9.股骨大转子位置的测量(1)髂坐连线(Nelaton氏线2)布瑞安(Bryant)氏三角(3)休梅克(Shoemaker)氏线第五节下肢部检查二膝部检查望诊1.膝关节肿胀2.膝部周围局限性肿块3.股四头肌萎缩4.膝关节畸形第五节下肢部检查二膝部检查动诊1.伸膝运动;正常为0°,青少年或女性有5°~10°过伸。伸膝运动主要是股四头肌的作用。检查时,患者坐于诊察床边,双小腿下垂,嘱患者主动伸直患腿,观察有否有运动受限。2.屈膝运动:正常可达140°,屈膝运动主要由腘绳肌作用。检查时,患者俯卧位,两腿并齐,检查者一手按住大腿下部,另一手扶住足部,嘱患者作屈膝动作,观察其运动情况。第五节下肢部检查二膝部检查触诊患者仰卧,两腿伸直,膑上滑囊炎时,在膑骨上方能触到囊性肿块,有波动和轻度压痛。膑骨横形骨折时,在膑骨前面能触到裂隙和明显沟状凹陷,压痛敏感。膑骨软化症向下按压膑骨,使膑骨轻轻移动,可出现明显的疼痛反应。胫骨结节骨骺炎,局部能触到高凸坚硬的包块,压痛明显。膑下脂肪垫肥厚,在膑韧带两侧可触到饱满柔韧的硬性包块。膝关节间隙压痛,可能为半月板损伤。如为腘窝中可触到时,多为囊性包块,有时可有触痛。第五节下肢部检查二膝部检查特殊检查1.浮膑试验2.侧副韧带损伤试验3.麦氏征(Mcmurry)试验4.研磨提拉试验5.抽屉(Drawer征)试验6.交锁征7.膝伸屈试验8.挺膑试验9.半蹲试验10.膑阵挛第五节下肢部检查三踝与足部检查望诊l.踝关节肿
本文标题:64推拿治疗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2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