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第三章西方古典园林史
第三章西方古典园林赏析概述三大系统:东方系统(中国)、西亚系统(伊朗、伊拉克)、欧洲系统(埃及、意、法、俄)总体上分6个部分阐述:1)古代园林:4世纪以前;2)中世纪欧洲园林:5~15世纪;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15~17世纪;4)17世纪法国园林;5)18世纪英国风致式园林;6)近代园林概述第一节古代园林一、古埃及公元前300年建国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发展的摇篮。公元三千多年,古埃及在北非建立奴隶制国家。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国土的其余部分都是沙漠地带。尼罗河每年泛滥,退水之后需要丈量土地,因而发明了几何学,应用之于园林设计。eg:水池和水渠的形状方整规则,房屋和树木都按几何形状,最早的规整式园林设计。第一节、古代园林一、古埃及神教较多,庙宇占全国土地的1/6。主要园林类型:神苑、墓园、宅园(图片)宅园依附建筑,一般为中轴对称式,神苑、墓园气氛严肃,也为规则式。巴哈里神庙约公元前1500年,惟一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18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之女,是法老图特莫斯二世的同父异母妹妹与王后,是法老图特莫斯三世的姑姑、嫡母与岳母埃及胡夫金字塔约公元前2700年,146X232,10万奴隶,30年私园古埃及阿美诺菲斯三世时代大臣陵墓中的壁画:奈巴蒙花园第一节、古代园林宅院复原图第一节、古代园林二、西亚地区园林巴比伦、波斯气候干旱,重视水的利用。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美索布达米亚平原,3500BC城市国家波斯庭园的布局多以位于十字形道路交叉点上的水池为中心(象征天堂),矩形中庭,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传统,流布于北非、西班牙、印度,传入意大利后,演变成各种水法,成为欧洲园林的重要内容。主要园林类型:猎苑、圣苑(叙利亚的伊甸园)、宫苑(空中花园)、神苑(波斯的天堂园)第一节、古代园林古巴比伦宫殿建筑上的浮雕:猎苑图第一节、古代园林根据王宫遗址绘制的空中花园平面图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其王妃阿米蒂斯营建第一节、古代园林根据王宫遗址绘制的空中花园效果图23mX23m第一节、古代园林三、古希腊与埃及隔海相望,地中海北部,地中海东为亚洲,西为欧洲,南为非洲。古希腊为欧洲文化的摇篮。由许多奴隶制的城邦国家组成。公元前五百年,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完善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文化、科学、艺术的空前繁荣,园林的建设也很兴盛。古希腊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寺庙园林,神庙为主体的园林风景区,例如德尔菲圣山(TheMountaiinSanctuaryofDelphi)。圣林:使神庙具有神秘感,阿波罗神庙周围60-100m空地运动场:早先原为体育竞技场,后来,大片树丛逐渐开辟为林荫道,水渠逐渐形成装饰性的水景、体育竞赛优胜者的大理石雕像,林荫下设置坐椅。人们不仅来此观看体育活动,也可以散步、闲谈和游览。政治学家在这里发表演说,哲学家在这里辩论,为此而修建专用的厅堂,另外还有音乐演奏台以及其他公共活动设施。随着古希腊民主政体的衰亡而逐渐消失。中庭式柱廊园:城市的住宅,四周以柱廊围绕成庭院,庭院中散置水池和花木古希腊奥林匹克祭祀场复原图古巴比伦宫殿建筑上的浮雕:猎苑图第一节、古代园林四、古罗马意大利半岛园林形式:古罗马继承希腊庭园艺术和林园的布局特点,发展了别墅园(VillaGarden)和宅园这两类:别墅园的修建在郊外和城内的丘陵地带,居住房屋、水渠、水池、草地和树林。山庄园林。整形的水体,雄伟的大门,直线或放射线的园路,两边是行道树,几何的花坛和花池,绿篱和造型植物等。描写:“别墅园林之所以怡人心神,在于那些爬满常春藤的柱廊和人工栽植的树丛;晶莹的水渠两岸缀以花坛,上下交相辉映。确实美不胜收。还有柔媚的林荫道、敞露在阳光下的洁池、华丽的客厅、精制的餐室和卧室…….这些都为人们在中午和晚上提供了愉快安谧的场所。①古罗马庄园(别墅):哈德利安别墅,那不勒斯湾,开山削岩,将坡地修整成台地,意大利台地园的基础②中庭式柱廊园:庞贝城居民住宅③宫苑:哈德良宫苑④城市广场:集会用的广场庞贝(pompei)古城内保存着的许多宅园遗址一般均为四合庭院的形式,一面是正厅,其余三面环以游廊,墙壁上画上树木、喷泉、花鸟以及远景等的壁画古罗马庞贝一个庭园的柱廊第一节、古代园林古罗马突斯卡姆庄园平面图宫苑:哈德良山庄(theCanupus,Tivoli,1世纪)第一节、古代园林水体的应用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庭园的一个中要特征第一节、古代园林小结:园林基本依附于建筑,受建筑轴线控制,形式为几何形,规则式。第二节、中世纪欧洲园林一、中世纪西欧园林1、概述公元221~1860:中央集权公元476~13、14世纪:权力不集中,宗教权强大,是黑暗时代。2、园林形式城堡园林、寺庙园林。产生植篱、花坛等形式。第二节、中世纪欧洲园林3、园林的特点特色的城堡园林和宗教园林1)开始是实用为主,以后园中的装饰性和娱乐性逐渐增强;果园中增加了其它树种、铺设草地、种植花卉;有凉亭、喷泉等设施,形成游乐园(GardenofPleasure)类型的园林。第二节、中世纪欧洲园林2)迷园是园林中流行的布局之一。3)水是院落的主题,形式往往为水渠式,喷泉较常用。4)受希腊、罗马中庭式柱廊园的影响,建筑受波斯兰影响。由拱券和柱廊形成中庭。5)园林由若干庭园相连,每个院落有完整的独立性,又通过门窗相互渗透。第二节、中世纪欧洲园林城堡花园第二节、中世纪欧洲园林城堡花园娱乐图第二节、中世纪欧洲园林法国的商堡城堡蒙塔尔吉斯城堡花园第二节、中世纪欧洲园林寺庙建筑入口瑞士圣·高尔教堂平面图9世纪初,瑞士的康斯坦斯湖畔,1.7公顷罗马圣保罗教堂柱廊园中厅葡萄牙维多利亚圣马利亚修道院寺院中柱廊园中的水池喷泉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大帝国(412—1998),阿拉伯人征服了东起印度河西到伊比利亚半岛的广大地带,建立一个横跨亚、非、拉三大洲的伊斯兰大帝国,虽然后来分裂成许多小国但由于伊斯兰教教义的约束,在这个广大的地区内仍然保持着伊斯兰文化的共同特点。阿拉伯人早先原是沙漠上的游牧民族,祖先逐水草而居的帐幕生涯,对“绿洲”和水的特殊感情在园林艺术上有着深刻的反映另一方面又受到古埃及的影响阿拉伯园林的独特风格;以水池或水渠为中心,水经常处于流动的状态,发出轻微悦耳的声音。建筑物大半通透开畅,园林景观具有一定幽静的气氛。中世纪伊斯兰园林第二节、中世纪欧洲园林二、中世纪伊斯兰园林1、波斯伊斯兰园林园林特色:沟渠形式的水体是主要特征;园林一般都比较小,显得比较封闭,类似建筑围合的中庭;每个庭院一般用相同树种,以获得稳定的构图;建筑装饰以彩色陶瓷马赛克应用最为广泛。印度莫卧儿园林此后,16、17世纪阿拉伯式园林的鼎盛时期,在东方演变为印度的莫卧儿的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水渠、草地、树林、花坛和花池为主体而成对称均齐的布置,建筑居于次要的地位。另一种则突出建筑的形象,中央为殿堂,围墙的四周有角楼,所有的水池、水渠、花木和道路均按几何对称的关系来安排。著名的泰姬陵即属后者的代表。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特点,整个建筑富于哲理,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艺术珍品。建筑群总体布局的完善。布局很单纯,陵墓是唯一的构图中心,陵墓放在正方形花园后面,把花园完整地呈现在陵墓之前。泰姬·玛哈尔的第二个成就是创造了陵墓本身肃穆而又明朗的形象。泰姬陵在早中晚所呈现出的面貌各不相同,早上是灿烂的金色,白天的阳光下是耀眼的白色,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银白色,白色大理石映著淡淡的蓝色萤光,更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印度泰姬陵一六二八年葡萄牙维多利亚圣马利亚修道院葡萄牙维多利亚圣马利亚修道院中世纪伊斯兰园林公元十五世纪,欧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几个伊斯兰王国直到十五世纪才被西班牙的天主教政权统一。园林艺术得以持续的发展伊斯兰传统并吸收罗马的若干特点。格拉那达的阿尔罕伯宫即为典型的例子。这座由许多院落组成的宫苑都位于地势险要的山上,建筑物除居住用房外大部分马蹄形券洞甚至可以看到苑外的群峰。再加上穿插引流的水渠和水池,整座宫殿充满了“绿洲”的情调。宫内园林以庭院为主,采取罗马宅院四合庭院的形式,其中最精彩的是拓溜园(CoutofMyriles)和狮子院(CourtofLions)。拓溜园的中庭纵横一个长方形水池,两旁是修剪得很整齐的拓榴树篱。水池中摇曳着马蹄形券廊的倒影,显示一派安详的安谧亲切的气氛。方整宁静的水面与暗绿色的树篱对比着精致繁荣,色彩明亮的建筑雕塑,又予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狮子院四周均为马蹄形券廊,纵横两条水渠贯穿全院,水渠的交汇处即庭院的中央有一个的喷泉,它的基座上雕刻着十二个大理石狮像(伊斯兰教的教规禁止以动物作装饰题材,这十二个狮像是后来加上去的)。阿尔罕伯拉宫的这种理水手法给予后来的法国园林以一定程度的启示。阿尔罕布拉宫苑鸟瞰西班牙南部纳罕的阿尔罕布拉1333-1391年,尤赛弗一世和穆罕默德五世格内拉里弗花园U形水渠庭院格内拉里弗花园水渠中厅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欧洲造园艺术三个重要时期概述:13~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典型代表:台地园17世纪:法国鼎盛期,典型代表:凡尔赛18世纪:英国的自然法风致园公元十五世纪后期欧洲意大利半岛的理水方式和园林小品的产生1、十五世纪是欧洲商业资本的上升期,意大利出现了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商业城邦。政治上的安定和经济上繁荣必然带来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宗教中解脱出来,摆脱了上帝的禁锢,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科学和文艺的普遍高涨,哥白尼、哥伦布、伽利略、但丁、达芬奇等。“人性的解放”结合对古希腊罗马灿烂文化的重新认识,从而开创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高潮。2、意大利半岛三面濒海而多山地,气候温和,阳光明媚。积累了大量财富的贵族、大主教、商业资本家们在城市修建华丽的住宅,也在郊外经营别墅作为休闲的场所,别墅园遂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类型。3、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中还出现一种新的造园手法——绣毯式的植坛(Parterre)既在一块大面积的平地上利用灌木花草的栽植镶嵌组合成各种纹样图案,好象铺在地上的地毯。全盛时期16世纪中期是意大利园林的全盛时期。这时期普遍以整个园林作统一的构图,突出轴线和整齐的格局,别墅渐起统率作用。基本的造园要素是石作、树木和水。石作包括台阶、栏杆、挡土墙、道路以及和水结合的池、泉、渠等,还有大量的雕像。树木以常绿树为主,经过修剪,形成绿墙、绿廊等。台地上布满一方方由黄杨或柏树构成图案的植坛。花园里常有自然形态的小树丛,与外围的树林相呼应。水以流动的为主,都与石作结合,成为建筑化的水景,如喷泉、壁泉、溢流、瀑布、叠落等。注意光影的对比,运用水的闪烁和水中倒影。也有意利用流水的声音作为造园题材。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有埃斯特别墅(建于1550年)和朗特别墅(建于1564年)。几何式布局:当时意大利知识阶层的审美理想的园林,追求和谐的美,也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把园林视为府邸建筑与周围大自然之间的“过渡环节”,力求“把山坡、树木、水体等等都图案化,服从于对称的几何构图”。18世纪的自然风致园打破了几何对称园林,那时的诗人AlexanderPope,1688-1744讥笑这种几何对称式园林只是设计了一半,因为另外一半不过是这一半的映像。意大利台地园造园特点台地园:沿山坡筑成几层台地,建筑造在台上且与园林轴线严格对称;道路笔直,层层台阶雕栏玉砌。石作:雕像常青树:树木全都修剪成规则的几何形,即所谓“绿色雕刻”,花园中座座植坛方方正正,与水池一样讲究对称,园林中有高大茂密的丛林,树形自然。例如:罗马的美迪奇别墅,丛林的面积大大超过了几何式的花园,形成了园林的背景。艾斯塔别墅则几乎整个是丛林。意大利园林较法国园林天然真趣,园林里总有些老鼠,鳞干虬枝,苍劲夭矫。意大利园林美在他们的老,‘阳光、风雨和苍苔’的无限魅力。但是,花卉极少,四季变化不大,没有春天的繁花似锦,也没有金秋的明艳。1意大利冈伯拉伊阿别墅(VillaGamberaia,Settignano)花
本文标题:第三章西方古典园林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35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