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4花卉 插画 作物 栽培学 课件
小麦勤学如春生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第一节概述一、小麦生产的重要性•小麦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是居第二位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籽粒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为11%-14%,高的可达18%-20%;氨基酸种类多,营养成分丰富,适合人体生理需要。麦胶蛋白和谷蛋白能使面粉加工制成各种食品,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二、生产概况•小麦在世界上分布极广。其中,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栽培面积占世界总栽培面积的90%,非洲由于干旱小麦面积很少,赤道附近只能种在3657米以上的高度。•世界栽培小麦主要是冬小麦,与春小麦的面积比例约为3:1。春小麦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约占世界春小麦总面积的90%。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过程13812364252253845520.58580.59822.910220.79963.785510201844.91913.92936.73194.13541.437382141276524733075.328862665.36452918.32884.42921.849年57年65年78年80年85年90年95年00年总产(万t)单产(kg/ha)播种面积(万ha)中国同世界主要农作物生产比较(2000年平均单产比较)(单位:kg/ha)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小麦稻谷大麦玉米黑麦燕麦谷子高粱世界平均中国(二)四川省小麦生产的发展•小麦是四川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目前,四川小麦的发展对策是,适当调减种植面积,优化小麦布局,逐步实现小麦生产产业化;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合理调整品种结构,建立简化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高效。一小麦的温光反应特性一)小麦的感温阶段与感光阶段1、感温阶段类型:1)春性型:0-12℃;5-15d2)半冬性型:0-12℃;15-35d3)冬性型:0–7℃;30d4)强冬性型:0–3℃;40-45d2、感光阶段类型:1)迟钝型:8-12h;16d(南方春性品种)2)中等型:12h;24d(半冬性品种)3)敏感型:12h;30-40d(冬性、北方春性品种)第二节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二)小麦温、光反应特性的指导意义1、引种—北种南引可能无法抽穗南种北引早熟低产2、确定播期—冬性早播利于增产春性早播易受冻害3、确定合理的播种量—冬性强的分蘖力强,春性强的分蘖力弱。4、确定高产水肥方案—适度增加水肥供应可延缓温、光反应时间,春化时间长分蘖增多,延缓光周期反应增加小穗小花数。二、影响小麦的器官生长发育的因素一)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1)种子活力–发芽率、发芽势发芽率=(7d内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发芽势=(3d内发芽种子数/供势种子数)100%2)品种特性–休眠期的差异3)环境因素—水、氧气(田间持水量以70-80%为宜)温(1℃下限;最适15-20℃;上限30-35℃二)根系的生长•小麦的根系是须根系,由初生根(又叫胚根、种子根)和次生根(又叫节根、不定根)组成。在种子发芽时先长出一条主胚根,随后在胚轴基部两侧长出l-2对初生不定根。初生根的数目,一般多为3-5条。次生根在主茎和分蘖的基部节上长出,一株小麦次生根数目,多的70-80条,少的10多条,因品种类型和环境条件不同而异。影响根系的因素1、温度2℃下限;最适15-20℃;上限30℃2、水分田间持水量以60-70%为宜3、光照根冠比随光强增而上升4、肥料N、P、K配合施用能促进根系生长偏施N肥叶蘖过旺,根系生长减弱5、土壤通透性CO2或H2S等还原性产物积累过多可造成根系中毒。三)分蘖•分蘖是小麦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分蘖不仅直接构成单位面积穗数,提高产量,而且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以协调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分蘖俗称“发蔸”,可分为胚芽鞘分蘖和分蘖节分蘖,而分蘖节分蘖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分蘖的因素1、温度3-4℃下限;最适13-18℃;上限19℃2、水分田间持水量以70-80%为宜3、光照光强增大分蘖力增强4、肥料N、P配合施用能促进分蘖发生5、品种6、措施播种深度、中耕调节四)穗分化过程影幼穗分化的因素1、光照短光照可延长小穗小花的分化期光强不足易造成不孕小花2、温度5℃以下持续期较长,花粉发育不良5-10℃穗分化期延长,利于形成大穗3、水分(临界期)田间持水量以70%为宜,水分不足将缩短穗分化期导致穗小粒少,结实率低。4、肥料充足的N肥能促进幼穗分化延长分化期,配合P肥可提高结实率、增加籽粒数五)影响籽粒形成与灌浆的因素1、开花、授粉①温度10℃下限;最适18-20℃;上限30℃②空气湿度70-80%为宜,30%影响受精结实③水肥此期代谢旺盛,需要充足水肥供应2、籽粒形成与灌浆①温度12℃下限;最适20-22℃;上限25℃②光照籽粒形成时光照不足—库小灌浆时光照不足—源小③水分75%为宜;水少或多----籽粒空秕④肥料N—适量可防早衰,过量则贪青晚熟P、K—促进同化物向籽粒中转移三生长状况诊断1、长相弱苗—马耳朵;壮苗—驴耳朵;旺苗—猪耳朵2、长势心叶对比:在最上一片叶则展开时弱苗—心叶露尖很少,壮苗—心叶长度达到前一片则展开叶片长度的一半旺苗—心叶尚未展开,它包裹着的新叶已露尖3、叶色:苗期—N代谢为主叶色显“青”拔节—碳水化合物增多叶色显“黄”孕穗—又以N代谢为主,叶色显“青”花后—同化物的转运与贮存,叶色显“黄”四小麦各生长阶段栽培管理一)播种出苗阶段目标:争取出苗早、全、齐、匀,为壮苗增蘖打基础措施:选用良种、处理种子、适时播种、补苗追肥二)分蘖越冬阶段目标:促根长叶、促发分蘖、保苗越冬措施:早施苗肥、冬灌防旱、镇压三)拔节孕穗阶段目标:协调营养与生殖、个体与群体的生长关系,巩固分蘖成穗、增加可孕花数,壮秆防倒。措施:施好拔节孕穗肥,春灌防渍,水肥调控加化控防倒伏。四)开花结实阶段目标:防早衰贪青,增粒数粒重。措施:抗旱防涝、根外追肥、防治病虫五)收获与贮藏蜡熟末期最适全收获;曝晒将籽粒水分降到12.5%以下,趁热收入仓库。小麦品质与栽培措施1播期与播量--推迟播期,蛋白质含量增加,面粉拉力增大;播量大于7.5Kg时增大播种量品质提高,产量下降。2施肥N:施N量增加品质提高,在生育后期追肥效果较好,高蛋白含量≠高产,蛋白质含量和产量间的临界关系(16%)P:对N蛋白质积累无不利影响,但使产量提高、降低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总量有所提高)。K:使氨基酸向籽粒运输及氨基酸转化为蛋白质的速率加速S:土壤缺S时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下降,此时增施S肥可增产并提高营养品质3灌水灌水可增加产量和蛋白质总量,但蛋白质相对含量下降。根系处于衰亡期时,浇水可导致根系早衰,影响产量和品质。在拔节期到孕穗期浇水较好。4收获时期小麦产量或蛋白质含量均以籽粒蜡熟期收获最好。在蜡熟末期、即籽粒水分在30%以上时收获比较适宜。
本文标题:4花卉 插画 作物 栽培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44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