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急诊的沟通技巧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黄中伟目的是医患更好地合作,战胜共同的敌人不是逃避责任不是不负责任在美国撒拉纳克湖畔一位医师的墓志铭上这样写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应该是:治愈的病很少,大都数能帮助,安慰总能做到!-----医生能作什么?一、医患沟通问题我国超过90%是关于医护人员“态度”问题,其中多为沟通问题。医患沟通出现问题的原因为双方关注的内容不同。《急诊科管理学》中明确阐述了患者在医院的需求,即便捷、关爱、医疗效果和价格,而这些常被医师忽略。告知不等于沟通。我们调查发现,70%的患者或家属在与医师谈话后并未真正明白所谈问题的含义,这导致了医疗纠纷中的“医师认为已告知,而患者不知道”的现象。调查显示,良好的沟通是得到患者及家属配合的关键因素,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清晰化。使患者了解诊治目的和手段可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为正确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依据。了解患者家庭、经济背景利于合理安排诊治、提高其满意度。可改善疾病预后,也是降低医疗差错的基础。二、沟通是有目的的交流行为沟通中强调信息交换而不是单向传递,信息交换对临床医师尤为重要。不是简单例行公事不是单纯额外付出信息获取十分重要三、沟通原则尊重才能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尊重。言行不当和忽视细节会伤害患者自尊、造成其心理失衡,进而导致不满、引起医患纠纷。明确沟通意向,掌握恰当方法:沟通意向应明确,即应向患者清楚表达所选治疗方法及理由,沟通对象必须是能理解表达并可协助作出医疗决策者。沟通的时间、地点及渠道很重要,适当使用幽默和关爱可缩小与患者的距离,减少隔阂并促进合作。沟通不单靠语言:沟通并非简单对话,对话只是形式之一。与患者沟通时,应避免单纯、生硬的语言,须结合肢体语言、表情语言以增强沟通效果。完全满足患者要求并非沟通:无原则地满足患者要求将使医师处于被动。临床医师应全面为患者考虑,从疾病本身出发,在检查、治疗中做到不多不漏。对患者的要求,应考虑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如非需要应对患者予以详细解释。理解和共同决策是沟通目的:医患沟通的目的是在医患双方相互了解后,选择可行、对患者有利、风险相对小且患者及家属在心理和经济上能接受的诊治方案。四、沟通技巧1、要抓住重点:急诊很急,东拉西扯会引起患者的抵触情绪,和对于你专业技术水平的怀疑。2、不要有所隐瞒:一旦出了意外也对自己非常不利。3、交代病情要彻底:严重程度4、交代对象很重要:家庭成员5、注意沟通效果:要心中有数6、书面签字必不可少:7、病情有变化要及时通知家属。注意点1、大方,自信、诚恳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2、做一个好的聆听者。3、坚持原则,但避免正面的冲突。4、站在患者的角度为自己说话。5、不做不现实的承诺。对于患者不现实的期望要及时纠正。6、眼神的交流,要让患者感受到你的自信和诚恳。7、交代病情要针对患者家属的知识层次,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告知。8、不同的医生要尽量保持一致口径,因为言多必失。沟通可归纳为“四环节”模式:倾听:这是重要但易被忽视的环节,医师在倾听时应表现出尊重,并鼓励对方提供更多信息;感受:感受偏差是医患沟通出现障碍的重要原因,沟通者须全方位考虑问题,感受正确才能使沟通进行顺利;需要:这是传授方要表达的,即表达自己想传递何种信息,需要不能清晰产生则沟通无法顺利进行;请求:这是传递信息者表达并传递需要的过程,请求应当是清晰、简明和友善的。五、沟通技巧中的精彩比喻-------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例一:脑出血(或脑梗塞或颅脑外伤)这个病在未来的几天里会加重,就像你手臂受伤肿胀了,它会在以后的几天里会越来越肿,达到高峰期后,然后才慢慢消肿,无论你怎么用药,它都要经过这样的过程,这颅脑也一样,发病后也会慢慢进入病情的高峰期。水肿后会影响呼吸、心跳等。一周内什么意外都有可能会发生。不出意外的话,大概经过一周左右才会慢慢退下来,病情才能慢慢稳定。举例二、心血管病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好比发动机,窦房结是汽车的点火装置,坏了只能换了”。主动脉夹层:是心脏连出来的最大和最主要的血管,里面压力很大,它要破了就像高压水管破裂一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就像水管子里的泥沙水垢,所以水流就不通畅了,供水就成问题了。心脏的传导束:就像电线,短路了造成折返心动过速,接触不良造成传导阻滞等等。举例三、高烧降温就像你有急事下楼,你不能一下子跳下去,你只能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下,你也不能一步跨的台阶太多,降温也是这个道理。问手术成功率多少:不好说,比如成功率99%,但1%发生在你身上就是100%。问手术或治疗有无风险:这就象从家走到医院,有的人平安无事,有的人可能发生车祸意外。问手术能不能治愈:就象玻璃碎了,粘得再怎么牢,都是有裂痕。对于危重年迈患者:就好象一根蜡烛,已经烧到最后,而这时又吹来一阵狂风,结果可想而知。老人:就像一老时钟,平时走得好好的,一个螺丝掉了可能整个就散了;人器官就是慢慢老化的,当一个地方出毛病了,其他地方可能也会出问题。危重病:病情和治疗是在赛跑,病情跑得快,就会死亡。肺气肿:就是一个老的沙发,没有弹性了,缩不回来了!脑动脉瘤:像一个定时炸弹,这个炸弹随时会爆,但是你不知道他定时定在什么时候。关于儿童,如同娇嫩的树苗,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能够耐受暴风雨的洗礼,但经不住轻轻的致命的一折。心脏病就举叶利钦和克林顿的例子帕金森就举邓和里根的例子脑出血就举沙龙的例子心脏性猝死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64%ACS占SCD的50%2003年6月27日,在联合会杯的比赛中喀麦隆国脚维维安·福猝死赛场54岁的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于2004年4月8日晚,由于心脏病突发在京猝死院外SCA的存活率仅5%(美国)40%SCA发生在睡眠时或没有旁人在现场的情况下80%SCA发生在家里1-CobbLA.Circulation.1992;85:I98-1022-SwagemakersV.JAmCardiol.1997;30:1500-1505.3-GinsburgW.AmJEmerMed.1998;16:315-319.心脏性猝死的定义:心脏原因、骤然不可预测、1小时内的自然死亡室速室颤心脏性猝死的严重性六、几种紧急情形应掌握的沟通时机和技巧1、病情危重----诊断明确----深入沟通交给专科医生立即处理;马上会诊;深入沟通交给专科医生;例如急性心肌梗死2、病情危重----诊断不明----时时沟通应在询问病情、初步判断、稳定生命体征后,立即简短、清楚地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可能后果,强调病危,不宜与家属长时间沟通;各项检查必须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避免画蛇添足(例如主动脉夹层);如果患者病情恶化,考虑终将不治,则应边抢救,边沟通;给家属一个接受的时间,否则很有可能因为沟通不到位而产生纠纷。3、任何危重患者----抢救过程透明化任何危重患者,让家属了解抢救过程,时刻沟通必须贯穿于抢救始终。透明化:让家属清楚地知道医生正全力抢救病人;时刻沟通:给家属接受的时间和过程。要有“抢救气氛”、抢救时间。4、外科危重病----沟通不误抢救外科急症多是外伤所致的多发伤及复合伤,患者流血较多,伤势明显。沟通在此时处于次要地位,重要的是马上实施治疗,抢救患者生命。医生实施救治后简短了解伤情,应该把详细沟通的过程留给专科医生,初诊后应马上通知相关科室进行手术。5、家属不在-----详细记录诊疗全过程对于家属没在身边的患者,医生应进行更为详细全面的诊疗记录,如患者入院情形、各项检查等细节,汇报备案。如有条件可用照相机、录像机把患者的诊疗全过程录下来,以便找到家属时详细交代患者情况,以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和理解。七、急诊意外的沟通保持镇静积极抢救请求支援反复沟通完善证据合理解释果断处理举例一、患者女,28岁,腹痛腹泻数小时就诊内科,当时无腹膜炎体征,血常规白细胞↑,诊断肠炎,给予输液,腹痛未好转。输液中突然休克,再查血常规Hb↓,经会诊诊断宫外孕。患者不同意手术,转上级医院抢救无效。抢救?举例二、某男,72岁,突发双下肢麻木无力就诊神经内科。初步诊断脊髓出血。发病危。BP66/45mmHg,用升压药。EKG急性前壁心肌梗死。3:50入院,5:00会诊,突然心跳呼吸停止。诊断?举例三、某女,6月,发热夜间就诊,诊断上感,口服美林、新达罗,药物吐出,体温升至40.5℃,又吃美林、酒精擦浴,体温稍退(2小时),嘱随诊。5小时后,皮肤淤点瘀斑、惊跳、两眼凝视,去皮肤科,转儿科抢救无效。住院?举例四、患儿,8月,腹泻、发热就诊。拒输液,配药回。次日体温40.2℃,输液后,体温不退。拒住院。10小时后,突然两眼上翻,送医院抢救无效。住院!举例五、某男,49岁,上腹痛就诊内科。查剑突下可疑压痛,B超胆囊炎、胆囊赘生物,外周血白细胞升高、N↑,心电图正常,腹CT正常。诊断腹痛待查。输液、抗生素治疗,无效。再查B左胸腔积液。诊断明确。反复鉴定?举例六、某男,59岁,左下腹痛数小时就诊内科,当时无腹膜炎体征,记录无头痛胸闷,血常规白细胞↑,尿Hb++,B超双肾结石。诊断腹痛待查,经输液,复诊好转回家。两小时后突然呼吸心跳停止。尸体解剖?总结有“礼”有时比有“理”更重要;沟通对象比沟通场合重要;积极沟通比消极沟通重要;加强依法行医意识更重要。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言一句暖三冬良药+良言!谢谢
本文标题:急诊意外的沟通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5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