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南充东方医院疼痛科神经阻滞疗法Companyname概论疼痛:疼痛是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或者可以用组织损伤描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是人人都经历过的主观感觉。Companyname疼痛疾病是常见多发病每个人一生中都有机会因疼痛就医每个家庭都有疼痛患者镇痛用药在医院门诊的用药量和药费于抗生素之后,列在第二位。降低劳动能力和减少出勤日,在美国占第一位。Companyname按疼痛的程度分为轻度疼痛(一般疼痛)中度疼痛(顽固性疼痛)重度疼痛(难治性疼痛)Companyname轻度疼痛短期口服药物治愈,多在内科治疗在短期内不复发属功能性改变若治疗不及时,神经发生可朔性改变,发展成顽固性疼痛性疼痛。例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Companyname中度疼痛口服药物仅临时缓解,需要疼痛科治疗停药即复发有局部病灶或局部致病因素治疗的主要方法为病灶区注射、神经阻滞或神经毁损治疗无效者应视为难治性疼痛Companyname重度疼痛应用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需功能神经外科治疗长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少数自杀需手术治疗或中枢性神经毁损治疗例如某些严重的癌痛、神经痛、中枢性疼痛Companyname按疼痛的病程长短分类·急性疼痛:起病突然的剧烈疼痛,如急性损伤,急性炎症,心肌梗死,脏器穿孔破裂等引起的疼痛。·慢性疼痛:发病缓慢或由急转慢,超过6个月者,如慢性腰腿痛,晚期癌痛等。Companyname按疼痛的深浅部位分类浅表痛:位于皮肤粘膜,特点是定位明确,局限,锐痛,压痛明确。深部痛:内脏、肌腱、关节、韧带、骨筋膜等部位的疼痛。内脏痛定位不明确,对刺激分辨能力差,一般为钝疼。Companyname按疼痛的表现形式分类局部痛:病变部位局限,多为感受器或神经末稍受刺激所致。放射痛:指神经根、干、丛或中枢神经受到病变的刺激,疼痛不仅发生于局部,且沿受累的神经向末稍方向传导,使其分布区内也出现疼痛。扩散痛:指一个神经分布受到刺激时,除疼痛在该分支支配区放射外,尚可扩散到另一个神经分支。牵涉痛:属于一特殊的扩散痛,指内脏痛扩散到远离脏器的体表,出现疼痛。Companyname按受累的神经分类周围神经痛1、躯体神经痛:躯体神经介导的疼痛,局部痛或放射痛,多为表浅痛。2、自主神经痛:交感神经介导的疼痛,也叫交感神经痛。表现为扩散痛或牵涉痛,多为深部痛。中枢神经痛:指脊髓、脑干、丘脑、大脑皮层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痛觉传导通路受损所产生的疼痛。Companyname按疼痛发生的解剖部位分类可分为头痛、颌面痛、颈项痛、肩痛、上肢痛、胸痛、腹痛、腰背痛、盆腔痛、下肢痛、足痛、会阴痛等。Companyname疼痛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三阶梯疗法)局部阻滞▲神经阻滞及毁损▲椎管内注药▲物理疗法射频治疗▲臭氧疗法中医中药疗法手术治疗Companyname神经阻滞的概念直接在神经干、丛,脑脊神经根、交感神经节等神经组织内或附近注射药物或给予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功能传导称为神经阻滞。化学性神经阻滞疗法主要采用局部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功能,可用于手术中镇痛,而更多的是用于疼痛治疗。Companyname神经破坏性阻滞使用高浓度的局麻药或神经破坏药物进行神经阻滞,可长时间甚至永久性地(不可逆性的)阻断神经传导功能,被称为神经破坏性阻滞。主要用于治疗癌症疼痛、三叉神经痛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恶性疼痛。Companyname神经阻滞与封闭的区别神经阻滞:是按神经的走行和支配规律进行药物注射,不但在临床上可用来镇痛、治疗,还能进行诊断、判断预后和预防疾病。封闭疗法:又称注射疗法,封闭一般应用在肌肉、韧带、筋膜、腱鞘、滑囊、骨纤维管道的外伤、劳损及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Companyname神经阻滞疗法的特点1、解除疼痛立竿见影2、用于疾病的诊断,判断预后及预防3、要求操作技术熟练4、设备要求少,副作用少5、可用神经破坏药Companyname神经阻滞的镇痛机理1、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降低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性。2、消除炎症、减轻水肿。3、放松肌肉。4、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致痛物质的代谢。5、促进受损部位神经的修复。Companyname神经阻滞的目的★为手术和检查★治疗性神经阻滞★诊断性神经阻滞★预后判断性神经阻滞Companyname神经阻滞常用的药物☆局麻药☆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神经破坏药Companyname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人身各部位各种性质的各种急慢性疼痛.许多非疼痛性症状与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月经失调等。Companyname神经阻滞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局麻药中毒☆神经干/丛损伤☆全脊髓麻醉☆局部血肿/血管损伤☆感染☆气胸Companyname神经阻滞疗法的禁忌症不合作者,包括精神失常者。穿刺部位皮肤和深层组织有感染病灶。出血倾向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者。局麻药过敏者。低容量血症者,不宜施行椎管、腹腔神经节及椎旁交感神经节阻滞。Companyname注意事项对原因不明的疼痛,务必在明确病因诊断后,(如肿瘤等),再用神经阻滞,以免延误病情。特殊情况,在诊断性检查中给予神经阻滞,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切忌“以痛为因、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甚至“哪痛打哪”(痛点注射)。对于患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全身情况很差、高龄患者应慎用。对于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活动性溃疡、妊娠初期等情况者进行神经阻滞时,应慎用激素。Companyname神经阻滞的操作原则操作中应取得患者的合作摆放患者于理想的体位反复确认“压痛点”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无茵操作Companyname各论(常用神经阻滞法)枕大神经阻滞(应用解剖)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后支内侧支,是脊神经后支中最粗大的分支,自环枢关节后侧出椎管,绕头下斜肌下缘分成内、外两支,内侧支为枕大神经,穿头半棘肌和斜方肌的枕骨起腱(上项线处)。在枕动脉的内侧,至枕、顶部皮肤。因行程中接近环枢关节,并多次曲折穿过肌肉、筋膜,这一解剖特点是枕大神经易受损伤的解剖基础。Companyname操作方法•体位:坐位或侧卧,头下垫枕,低头。•穿刺点:枕外隆突下2cm旁开2—4cm,为枕大神经干穿斜方肌的体表标志,斜方肌枕骨起腱的外缘。•技法:由穿刺点向枕骨垂直进入,很少出现异感,直达枕骨骨膜,深约2cm,边退针边注入0.5%利多卡因5ml,必要时可横向做扇形从皮下到枕骨的浸润。Companyname适应症1、枕大神经痛2、紧张性头痛3、急性颈部损伤:常是肌肉骤然过伸或屈曲,引起痉挛、肿胀、出血、炎症、肌纤维撕裂伤所致。4、慢性颈枕部肌筋膜损伤,引起痉挛、卡压神经血管,造成充血、水肿、缺血、缺氧,进而产生疼痛。5、肩周炎或颈椎病引起的头痛。Companyname枕小神经阻滞应用解剖:枕小神经是C2、3神经前支,为颈浅丛的四个分支之一。从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并沿后缘向上在该肌乳突起腱的后缘穿出,分布于耳廓后上部、乳突与枕外侧的皮肤。Companyname操作方法体位:坐位或侧卧,头下垫枕,低头。穿刺点:胸锁乳突肌后缘与枕骨的交角,此处大致是胸锁乳突肌起腱的后缘。技法:由穿刺点向枕骨垂直进入,很少出现异感,直达枕骨骨膜,深约2cm,边退针边注入0.5%利多卡因5ml,直致必要时可横向做扇形从皮下到枕骨的浸润。退至皮下做水平的横向浸润,总量约5ml。并发症:误入颈内静脉,为进针点过低,注药前做回吸实验可避免。Companyname适应症1、枕小神经痛2、紧张性头痛3、急性颈部损伤:常是肌肉骤然过伸或屈曲,引起痉挛、肿胀、出血、炎症、肌纤维撕裂伤所致。4、慢性颈枕部肌筋膜损伤,引起痉挛、卡压神经血管,造成充血、水肿、缺血、缺氧,进而产生疼痛。5、肩周炎或颈椎病引起的头痛。Companyname颈椎旁神经阻滞(侧方入路颈椎旁神经阻滞)操作方法:体位:平卧,颈下垫枕,头转向健侧稍后仰。穿刺点:将C2和C6横突做一连线。C2横突:低于、后于乳突尖各1—1.5cmC6横突: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大约在锁骨上缘3横指处,头转向对侧时皮下可扪及。C4横突:在C2—C6横突的中点,大致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中点稍上,颈外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交点稍上或稍下处,进针时要避开颈外静脉C3、C5横突分别位于C2与C4之间和C4与C6之间。C7横突位于C6横突后下各1—1.5cm之间。以上各点根据需要只阻滞其中1—3点即可。Companyname颈椎旁神经阻滞(侧方入路颈椎旁神经阻滞)Companyname颈椎旁神经阻滞(侧方入路颈椎旁神经阻滞)技法:左手食指、中指卡住横突上下缘,在两指之间垂直缓慢进针约2—3cm,直达横突,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注入0.5%利多卡因3—4ml。单独阻滞C1较少用,并发症也多。C5—C7是颈椎病的好发部位,可根据病变的性质、类型与部位,灵活调整进针的深度,如刺到横突后,继续向椎间孔进针,将药液注入椎间孔。一次注射1—3个点即可,使用局麻药应掌握最低有效浓度,最小有效剂量的原则,安全有效的关键是穿刺准确、用药到位,靠高浓度、大剂量的方法是不可取的。Companyname颈椎旁神经阻滞(后入路颈椎旁神经阻滞)操作方法:体位:坐位或健侧卧位,用枕将颈椎与胸垫成同一水平,颈前屈。穿刺点:颈椎横突短,后面观被关节突遮挡,应仔细寻找,在同节棘突上缘同一水平旁开3cm.技法:先垂直进针,触到关节突后小心向外移动针尖,再刺入1cm左右寻找横突,为了减少并发症,即使无异感,只要确定是横突,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无气即可注入0.5%肯定可以复合液3—4ml,麻醉可用1%利多卡因。Companyname颈椎旁神经阻滞(后入路颈椎旁神经阻滞)适应症:1、C2神经根阻滞:适用于治疗枕大神经痛、枕小神经痛、耳大神经痛、落枕等,特别适用于C2—3神经同时并发的疼痛、颈枕部的小手术与外伤、肿瘤等。2、C3神经阻滞:各种原因引起的第3枕神经痛,与C2神经根一起阻滞,治疗枕小神经与耳大神经痛。3、C4神经根阻滞:用于颈部手术、外伤和椎间孔周围疾患、肿瘤等导致的疼痛。4、C5/6和C6/7神经阻滞:用于治疗各种颈椎病、颈肩综合症。5、后路较适用于项部、上背肌肉和韧带为主的疼痛,如肩胛提肌、中后斜角肌、斜方肌的损伤。Companyname颈椎旁神经阻滞(后入路颈椎旁神经阻滞)禁忌与注意:有效剂量,准确的将药物注入靶点组织的原则。2、严格掌握适应症,尽量不双侧同时广泛的阻滞。3、衰竭或心肺功能不全者、老人、应减量或忌用。4、尽量不加非血管类或非椎管内注射的药物,如维生素B1、泼尼松龙等,万一失误可减少抢救的复杂性。5、初学者不宜单独操作,最好两人同时在场。6、颈段,尤其是下颈段不宜反复穿刺寻找异感,以免发生胸膜损伤。Companyname颈椎旁神经阻滞(后入路颈椎旁神经阻滞)并发症:1、全脊麻:穿刺针经椎间孔、神经根管刺入根蛛网膜下腔,表现出出汗、神智消失、量大时呼吸心脏骤停。2、中毒:量大或误入血管所致。注药前、中、后反复回吸,麻药分次注入可预防,量大时可加肾上腺素,术前用巴比妥或地西泮。3、气胸:4、硬膜外阻滞:5、放射性胸臂痛:排除气胸,可能为穿刺针或辅加药物刺激某些神经纤维所致,一般观察1小时左右症状减轻或消失,多无严重后果。Companyname后束腋神经桡神经旋肱后动脉肱动脉胸长神经前锯肌相关解剖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自斜角肌间隙穿出,在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及后束,由此三束发出分支组成五大分支。臂丛的分支分布于胸上肢肌、上肢带肌、背浅部肌(斜方肌除外)及臂、前臂、手的肌、关节、骨和皮肤。腋动脉上干中干下干内侧束外侧束正中神经尺神经后束肌皮神经臂丛神经阻滞Companyname臂丛神经阻滞C5C6C7C8T1上、中、下干内、外、后束根前、后股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腋动脉胸长神经53635Companyname前斜角肌:起于第3—6颈椎横突前结节;止于第1肋骨的上缘的里面。中斜角肌:起于第2—7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一肋骨上缘的外面。后斜角肌:起于第5—
本文标题:神经阻滞疗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7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