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复习)
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①社会性质:②革命任务:③革命性质:不同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力量指导思想革命前途旧阶级(农、资)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平等、自由和民主共和观念等思想相同点:都发生在社会。都。都属于的范畴。半殖民地半封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主要的是领导阶级不同第二阶段: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三阶段: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第四阶段: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第五阶段: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国共第二次对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期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革命探索(1921——1923年)备注:五四运动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中国共产党成立成立条件:(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和登上历史舞台。(2)思想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3)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4)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帮助。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革命探索(1921——1923年)1921年7月23日上海1、通过了党的纲领2、决定党的中心任务规定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3、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陈独秀为书记李达管宣传张国焘管组织内容1、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2、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意义中共与以往任何政党相比是一个新型政党,“新”在何处?【①指导思想。②阶级性质。③奋斗目标(纲领)④代表利益⑤斗争方式⑥结果和前途】①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②阶级性质:工人阶级革命政党③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④代表利益: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⑤斗争方式:工人运动⑥结果和前途: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走社会主义道路.标志奋斗目标的局限:脱离当时的国情,说明中共尚未正确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思想仍比较幼稚。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邓恩铭王尽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包惠僧陈公博周佛海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3、1923年6月“”召开,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决定。2、1922年7月召开“”,制定党的现阶段奋斗目标,决定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并加入共产国际。1、1921年8月,成立,大力开展工人运动,但均遭镇压而告结束。二、中共成立初期的革命探索修正了“一大”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它意味着党的革命探索开始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香港海员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二大三大一、国共合作的建立1、建立条件:(1)、第一次工运高潮被镇压后,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而国民党是当时国内各政党中最好的合作对象。(2)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为捍卫民主共和所进行的革命斗争相继失败,深感国民党的涣散,应当改组,并产生了“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的信念。(3)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积极推动和帮助。2、建立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广州、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三大政策)第二阶段: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二、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B、工农运动迅速高涨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如: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先后歼灭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使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目标: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独立的民主的共和国。2、表现:A、广州国民政府成立,编建国民革命军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两系奉系军阀和其他地方军阀也相继形成。各军阀为争夺地盘,扩充实力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帝国主义与军阀联手造成了全国很多惨案。•武夫当国: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战争前形势图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直隶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山东黑吉辽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湖北兵力20万兵力35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三、国共合作的破裂——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清党”反共的“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四、国民革命的失败及其意义:尽管没有完成反帝反军阀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但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和实力,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五、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材料一:“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政府工作。”——《中央局给鄂区的信》1926.9.27材料二:“只是注意政治宣传的事,而不可干涉到军事行政上事。”——《中央给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主任刘伯坚的信》1926.11.9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④、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④③B2.1922年6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以上材料表明这时的中国共产党A.开始与国民党进行合作B.明确了民主革命的目标C.放弃了“一大”时制定的中心任务D.受到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影响B3.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把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这个“现阶段”指A.国共合作时期B.进行武装斗争时期C.北伐战争时期D.民主主义革命阶段D4.中共“二大”提出:“共产党员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作出这一决策的客观依据是A.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B.中共的最高纲领C.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和阶级性D.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A5、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A.中共三大通过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D.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提出6.之所以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指示B.确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C.创建了革命的武装D.明确了斗争的目标B7.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D.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B8.国民革命与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②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③群众基础的扩大④反帝反封建相结合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D9.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共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A.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C.建立并巩固革命统一战线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D一、武装起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南昌起义(1927、8、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立军队的开始。第三阶段: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2、“八七”会议(1)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2)决定开展秋收起义党工作重心第一次转移认识3、秋收起义(1927年9月)进攻长沙的原计划受挫,向山区进军(文家市改编)。10月起义队伍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井冈山道路”和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井冈山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其主要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在农村积累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井冈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思考: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井冈山道路?国情决定——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城市敌强我弱,农村环境有利于革命力量的生存、发展、壮大和开展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起义遭到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1928年,朱德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安全转移到达井冈山,朱毛胜利会师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思考各红色根据地建立在这些地区的原因。中国的农村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不完全依赖城市而存在;这些地区远离大城市,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它便利了红色政权在其夹缝中生存和坚持下去。星火燎原:1928到1930年十几个根据地,分布在十多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及以南地区,且处于各省交界偏远山区农村。中国和俄国的革命道路有何不同?为什么照搬俄国模式在中国行不通?不同:俄国: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即以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中国: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原因:由两国的国情决定的。俄国封建农奴制残余浓厚,资本主义发展落后,农村反动力量强大,而城市力量薄弱;中国反动力量集中在城市,农村贫困落后,便于革命力量的发动。二、红军的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②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③根本原因:“左”倾领导人的错误领导1、长征的原因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民族矛盾)。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和地方反对势力。勿忘国耻2、遵义会议的召开(1935年1月)4、长征的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内容:意义: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3《八一宣言》:即《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遵义金沙江★陕北★瑞金赤水大渡河雪山草地★会宁遵义会议旧址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战士雕像爬雪山过草地会宁会师楼中央红军长征历时368天,有235天在白天行军,18天夜间行军,71天打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年仅休息44天。翻过大小1000座山,其中18座山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5座大山终年白雪皑皑;渡过24条大河。突破60余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占领62座大小城市,顺利通过6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经过12个省份,行程25000里。最终到达陕北。艰难的红军长征长征精神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学习提升参考内容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之后,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三、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A、背景日本加紧侵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根本原因)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与张学良的东北军及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和解停战。蒋介石不放弃“攘
本文标题: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4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