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龙源期刊网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作者:王聪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4年第10期摘要: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心,这一点当前在我国已经得到共识。但因为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市场环境,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必须从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及金融市场等多个方面同时入手,采取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多种措施,共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从而在做好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防范我国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流动性管理;资产;破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必须应付储户的存款和提存需要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它的管理目标在于回报储户利息和满足客户的合法贷款需求。当商业银行不能以合理的成本增加一定数量的负债或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弥补缺乏流动资金导致的资金不足时,商业银行就将面临流动性风险。如果流动性风险不被控制并日益扩大,将使商业银行的“运行”出现问题,最终导致商业银行破产。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必须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在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金融业金融风险不断增加,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可以通过这一分析来防止商业银行各类风险的产生和扩大,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一、商业银行经营中必须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和货币业务的特殊企业,其资金来源和运用的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其经营过程中的生命线。第一,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种储户提供的存款,商业银行自有的资金一般不超过10%,所以商业银行是一个典型的负债经营模式。同时,商业银行存款的净流出也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资金流量多少取决于顾客的储蓄愿望和自身的投资策略,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是商业银行自身的意志可以将之转移的。一旦流动性需求不足,或者出现储户不满意的情况,会导致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信心动摇,引发流动性危机,这类情况会出现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任何时间。其次,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一般用途是贷款和证券投资。而商业银行主要种类的贷款需求,也会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产生极大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也包含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客户何时通过商业银行获取贷款,贷款的额度有多大,也都不是由商业银行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银行或信誉损失,或造成大量的客户转移,商业银行最终会因此陷入经营危机。可见,商业银行信贷完全基于流动性的基础上,如果基础不稳,其获得利润将是不可能的。龙源期刊网同时,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在一般工业中,一个公司失败只影响几个相关的企业,但是商业银行的崩溃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由于存款合同不同于一般合同,业主可以质疑商业银行的偿债能力,要求银行预付资金,而银行没有稳定的投资渠道。因此,即使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大于总负债,可能因为储户的信心产生流动性困境,比如支付困难甚至破产清算。因此,商业银行应当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这一管理应排在经营管理的首位,没有它,商业银行将难以解决自己生存的基本问题。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同时决定的。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策略、债务管理策略等方面分别采取过不同的措施,但没有真正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同时,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它并不是一个流动性管理策略,仅仅是对总规模、计划进行管理的策略合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在严格的意义上进行流动性管理,应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和商业银行的本质并不一致。(一)商业银行内部缺乏管理动力机制中国的商业银行内部缺乏有效加强和改进流动性管理的动力机制。目前,由于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用作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担保,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和公众普遍倾向于认为,如果缺乏商业银行流动性,政府不会忽视这一问题继续发展。这导致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的缺乏关注和普遍不重视。很多商业银行在银行管理过程中,往往只是重视业务管理,存在重效益轻风险防范的较严重问题。(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主体错位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存在主体错位的问题。从国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战略演变来看,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都是国外商业银行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而自身积极主动采取的流动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式的内源性特征明显。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主要依靠外部的驱动,主要通过我国中央银行的推动,商业银行被迫进行流动性管理,具有突出的外源性特点,与中央银行监管基本一致。目前,中国的中央银行主要是基于商业银行的统计报告,结合法律规定的比例,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平衡原则进行外部调控,这是一种属于事后监管的静态流动性管理模式。但是,由于现有的会计、统计制度和技术的限制,这些核心指数报告数据的准确性无法保证,导致信息失真的情况非常容易。在信息不足的前提下,容易引起中央银行不能准确把握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缺乏流动性管理的科学性。同时,由于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必须服从于货币政策,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个矛盾的流动性监管和货币政策协调的过程。因此,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管理机制,对中央银行的监管过于强调,忽视流动性管理的内生性,表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主体错位。龙源期刊网(三)外部金融市场不发达限制了管理有效性当前,我国欠发达的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产生了负面影响,约束有效管理方法落实。在理论上,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一般是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是一种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金融市场越发达,面对更激烈的商业银行竞争,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将更加困难。但从流动性资产的角度来看,发达的金融市场将增加商业银行的资产数量,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管理将会更加方便快捷。最终结果如何,取决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产生影响的股票和长期国债市场将伴随着银行存款增加而发生变化,明显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机性非常严重,非理性波动时有发生,中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波动也较大。同时,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增加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管理难度。加上中国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不允许商业银行从事证券和保险业务,即使国债投资也有在数量和种类上的严格限制,进一步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单一,不能自主的进行多元化投资组合。最终阻碍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四)缺乏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操作规范我国商业银行尚未建立流动性管理程序规范。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没有主动将自身流动性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结构设置中也没有对流动性进行规范化管理,主观的和随机的移动性管理比重较大。由于系统性管理流动性措施的缺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采取的管理措施,仅提供了几个指标给中央银行作为管理参考。根据这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管理指标体系来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进行衡量,难以全面反映真实情况。同时,由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预测水平较低,流动性风险预警体系尚未建立,分析和评估未来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各种因素都不能保证,很难给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保证。三、强化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对策分析因为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存在上述问题,所以说中国的商业银行还不是真正的金融企业,尚未建立起一个风险和利益约束机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仍然停留在中央银行的比例调节阶段,很难有实质性突破。但自从中国加入WTO后,商业银行面临着提高盈利能力和降低经营风险的双重挑战。因此,建立健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机制成为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针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几个对策和建议:(一)明确中央银行的地位并正确发挥其管理作用商业银行应当成为其流动性管理的主体,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必须理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责,让两者各司其责,这才是保证提高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对流动性管理有效性的关键。中央银行的任务是创造良好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外部条件,规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应当由商业银行自行组织。因此,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监管方面,中央银行不应该管理得太小、太细,否则就会让商业银行束缚手脚,使商业银行不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失去发展的机会。目前,中央银行应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协调的作龙源期刊网用,简化评估的流程,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然后根据货币政策指导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在中国金融市场深化发展的背景下,要建立银行业的竞争优势,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实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督和指导,强调内生流动性管理,可以使商业银行的管理更活跃,因此,不同规模、不同商业银行都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情况,并采取最适合自己的具体的管理策略和最有效的方法。(二)强化商业银行内源性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应制定明确的管理流程及其相应的措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决定应优先考虑流动性管理,以确保流动性管理在银行优先实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部门要协调所有的资金运用部门,并保持记录所有这些部门的活动,为管理银行流动性分析决策提供支持,避免决策失误导致流动性短缺或过剩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经济损失。此外,流动性管理部门必须密切联系客户,预测客户存款或者提款时的资金量,要提前计划并做好资金安排,及时处理突发性的盈余或赤字。同时,商业银行应在做好未来预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流动性供给和需求计划进行编制。此外,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借鉴西方银行的成熟经验,采取科学方法的措施,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流动性管理的预警监测指标体系,准确地预测商业银行在日常业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三)进一步完善和加快我国货币市场发展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要求,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都需要保持流动状态,当需求增加,商业银行提供通过出售短期债券或向市场短期资金借入满足自身流动性需求。当资金充足时,商业银行也可以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获得利润。因此,一个完善的流动性管理机制必须建立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货币市场的基础上。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融资渠道,建立适合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市场环境。可以采取扩大证券回购品种,允许商业银行使用各种证券回购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放宽限制,加快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步伐等等措施;此外还可以为满足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搞活资产证券化使用。(四)建立完善的银行破产机制流动性管理的本质是针对商业银行支付风险的防范。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存在众多的商业银行破产案例。西方商业银行实现流动性管理的真正意义,就是让商业银行随着经营环境的发展不断完善自身。很难想象,真正意义上的流动性管理将不存在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和金融需要进入世界统一市场经济轨道,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在经济和金融环境的不断开放下,竞争日趋激烈,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商业银行出现支付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给商业银行的外部压力和动力也都不断增加,这些都将成为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的推动条件。更重要的是,通过利用市场规则来解决市场问题,才能为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独立操作,从而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管理水平;并可进一步确保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当然,在商业银行破产机制建立之后,应同时进行的还有存款保险制度,以保证储户的利益和资金安全。龙源期刊网参考文献:[1][ZK#]肖玉华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金融,2013,04:33-35[2]赵翀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时代金融,2011,06:74+78[3]吴素雅钱荒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启示[J]财经界(学术版),2013,18:17-18+35[4]姚骞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的思考[J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60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