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公开课)
第2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个人,和一个时代!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要性的论述》一、工作重点的转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2.地点:北京3.主要内容:(1)指导方针(思想路线):(2)工作重点(政治路线):(3)伟大决策:改革开放4.意义:(P.52-53)①伟大转折;②新道路;③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①1927,城市转向农村②1949,农村转向城市③1978,转向经济建设两个“凡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阶级斗争为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生产从60年代以来有些年份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1977年,全国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1978年,全国有将近30%的生产队年人均分配在50元以下。农村实行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为特征的人民公社体制……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缺乏内在激励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一材料二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②原有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现状)2.主要内容: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废人民公社,建乡、镇政府;此外,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弊端*经营方式:集体生产分配方式:平均主义小岗村——被饥饿逼出来的改革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凤阳花鼓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按劳分配平均主义集体所有集体生产集体所有分户经营问:比较人民公社制度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公有制)没有改变!分配方式:土地所有权:经营方式: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步骤: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中央肯定——全国推广2.含义:3.实质:在公有制基础上农民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4.主要形式: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权、责、利)3.农村改革的意义: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②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③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1).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2).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中心环节和具体方式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基本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具体方式: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材料:到1988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4,015亿元,国民收入11,770亿元,平均年增长9.9%,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八位。结合材料思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增强了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极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1978.12材料: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的谈话阅读教材思考:1、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呢?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呢?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上海浦东金融贸易区1981年的深南中路观沧桑巨变,话深圳发展深圳深圳特区和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浦东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特点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对内改革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1.格局2.特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小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岗村:一条越走越窄的小农经济“老路”》•可我们还是一家一户搞单干。这样干,撑破天,也就是搞个温饱。•特别是,那些先穷起来的农民,更是有一种预感,好像过去那种“身背花鼓走四方”的命运,又将降临到多数人的头上。他们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为此而感到惶惶不安……自我检测: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民主集中制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改革放开2.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改变陈旧的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在全国普遍推行。根本原因是()A.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B.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C.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D.适应了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CAC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A.改变单一集中的模式B.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C.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D.改变所有制形式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B.发展社会主义经济C.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经验D.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DB
本文标题: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6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