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整理)数列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a数列问题的题型与方法一.复习目标:1.能灵活地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解题;2.能熟练地求一些特殊数列的通项和前n项的和;3.使学生系统掌握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综合题的规律,深化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灵活地运用数列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4.通过解决探索性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5.在解综合题的实践中加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沟通各类知识的联系,形成更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题意,富于联想,以适应新的背景,新的设问方式,提高学生用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研究数列问题的自觉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理性的思维方法.二.考试要求: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简单的问题。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4.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所以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考对本章的考查比较全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查每年都不会遗漏。解答题多为中等以上难度的试题,突出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能力,试题大多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关数列的试题经常是综合题,经常把数列知识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综合起来,试题也常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极限和数学归纳法综合在一起。探索性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常在数列解答题中出现。本章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主观题中着重考查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等重要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基本数学方法。应用问题考查的重点是现实客观事物的数学化,常需构造数列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三.教学过程:(Ⅰ)基础知识详析1.可以列表复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有关公式和性质.2.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有三种方法:(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11(/)nnnnaaaa为同一常数。(2)通项公式法:①若=+(n-1)d=+(n-k)d,则na为等差数列;②若,则na为等比数列。(3)中项公式法:验证都成立。3.在等差数列na中,有关Sn的最值问题——常用邻项变号法求解:(1)当10a,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mS取最大值.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当10a,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mS取最小值。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4.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5.注意事项:⑴证明数列na是等差或等比数列常用定义,即通过证明11nnnnaaaa或11nnnnaaaa而得。⑵在解决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相关问题时,“基本量法”是常用的方法,但有时灵活地运用性质,可使运算简便。⑶对于一般数列的问题常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求解。⑷注意一些特殊数列的求和方法。⑸注意ns与na之间关系的转化。如:na=,,11nnsss21nn,na=nkkkaaa211)(.⑹数列极限的综合题形式多样,解题思路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离不开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性质,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只要能把握这两方面,就会迅速打通解题思路.⑺解综合题的成败在于审清题目,弄懂来龙去脉,透过给定信息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揭示问题的内在联系和隐含条件,明确解题方向,形成解题策略.⑻通过解题后的反思,找准自己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增强解综合题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Ⅱ)2004年高考数学数列综合题选1.(2004年高考数学北京卷,18)函数fx()是定义在[0,1]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上的增函数,满足fxfx()()22且f()11,在每个区间(,]12121ii(i1,2……)上,yfx()的图象都是斜率为同一常数k的直线的一部分。(I)求f()0及f()12,f()14的值,并归纳出fii()(,,)1212的表达式;(II)设直线xi12,xi121,x轴及yfx()的图象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ai(i1,2……),记Skaaann()lim()12,求Sk()的表达式,并写出其定义域和最小值。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数列等基本知识,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I)由ff()()020,得f()00由ff()()1212及f()11,得ff()()1212112.同理,ff()()1412124.归纳得fiii()(,,)121212.(II)当12121iix时,fxkxii()()121211akiiiiiii121212121212121111[()]()()(,,)1421221kii.所以{}an是首项为1214()k,公比为14的等比数列,所以Skaaakknn()lim()()()1212141142314.精品文档精品文档Sk()的定义域为0k1,当k1时取得最小值12.2.(2004年高考数学北京卷,20)给定有限个正数满足条件T:每个数都不大于50且总和L=1275.现将这些数按下列要求进行分组,每组数之和不大于150且分组的步骤是:首先,从这些数中选择这样一些数构成第一组,使得150与这组数之和的差r1与所有可能的其他选择相比是最小的,r1称为第一组余差;然后,在去掉已选入第一组的数后,对余下的数按第一组的选择方式构成第二组,这时的余差为r2;如此继续构成第三组(余差为r3)、第四组(余差为r4)、……,直至第N组(余差为rN)把这些数全部分完为止.(I)判断rrrN12,,,的大小关系,并指出除第N组外的每组至少含有几个数;(II)当构成第n(nN)组后,指出余下的每个数与rn的大小关系,并证明rnLnn11501;(III)对任何满足条件T的有限个正数,证明:N11.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证明等基本知识,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I)rrrN12。除第N组外的每组至少含有150503个数(II)当第n组形成后,因为nN,所以还有数没分完,这时余下的每个数必大于余差rn,余下数之和也大于第n组的余差rn,即Lrrrrnn[()()()]15015015012,由此可得rrrnLn121150.因为()nrrrrnn11121,所以rnLnn11501.精品文档精品文档(III)用反证法证明结论,假设N11,即第11组形成后,还有数没分完,由(I)和(II)可知,余下的每个数都大于第11组的余差r11,且rr1110,故余下的每个数rr111015011127510375..(*)因为第11组数中至少含有3个数,所以第11组数之和大于37531125...此时第11组的余差r11150150112537511第组数之和..这与(*)式中r11375.矛盾,所以N11.3.(2004年高考数学重庆卷,22)设数列na满足1112,,(1,2,3.......)nnnaaana(1)证明21nan对一切正整数n成立;(2)令,(1,2,3......)nnabnn,判断1nnbb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I)证法一:当,1122,11an时不等式成立.221221,21.111,2232(1)1.1,2(1)1.kkkkkknkaknkaakkaankak假设时成立当时时时成立综上由数学归纳法可知,12nan对一切正整数成立.证法二:当n=1时,112321a.结论成立.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12kak当)1(1)(,1xxxxfkn由函数时的单增性和归纳假设有精品文档精品文档.012132)12112(.3212112:.12112121显然成立而这等价于因此只需证kkkkkkkkkaaakkk所以当n=k+1时,结论成立.因此,12nan对一切正整数n均成立.证法三:由递推公式得,1221212nnnaaa21212222222112,12aaaaaannn上述各式相加并化简得)1(2211)1(222121212naanaann).,2,1(12,12,1).2(1222nnanannnnnn故明显成立时又(II)解法一:1)1211(1)11(1211nnnnnananabbnnnnn..12141)21(12)1(21)12()1(212nnbbnnnnnnnnn故解法二:naaannanabbnnnnnnn)1(11111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11[(1)](1)1[(1)(21)](())(1)1[(1)(21)](1)(1)1[(1)(1)](1)(1)1(1)0.(1).nnnnnnnnnnnannannnnnnannnnnnnnannnnnnnannnnnabb由的结论所以解法三:nanabbnnnn2212211222221111(2)(2)111121111(2)()0121121nnnnnaaanannannnnnnnn故nnnnbbbb1221,因此.4.(2004年高考数学江苏卷,20)设无穷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Ⅰ)若首项1a32,公差1d,求满足2)(2kkSS的正整数k;(Ⅱ)求所有的无穷等差数列{an},使得对于一切正整数k都有2)(2kkSS成立.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I)当1,231da时,nnnnndnnnaSn21212)1(232)1(I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由22242)21(21,)(2kkkkSSkk得,即0)141(3kk又4,0kk所以.(II)设数列{an}的公差为d,则在2)(2nnSS中分别取k=1,2,得211211224211)2122(2344,,)()(dadaaaSSSS即由(1)得.1011aa或当,60)2(,01dda或得代入时若21)(,0,0,0,0kknnSSSada从而则成立若知由则216,324)(,18),1(6,6,02331nnSSSnada,)(239Ss故所得数列不符合题意.当20,)2(64)2(,121dddda或解得得代入时若;)(,,1,0,1212成立从而则kknnSSnSada若成立从而则221)(,)12(31,12,2,1nnnSSnnSnada.综上,共有3个满足条件的无穷等差数列:①{an}:an=0,即0,0,0,…;②{an}:an=1,即1,1,1,…;③{an}:an=2n-1,即1,3,5,…,(Ⅲ)范例分析例1.已知数列{an}是公差d≠0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2)过点Q1(1,a1),Q2(2,a2)作直线12,设l1与l2的夹角为(1)(2)精品文档精品文档θ,证明:(1)因为等差数列{a
本文标题:(整理)数列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898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