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试论粤剧在广东地区幼儿园及中小学的传承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试论粤剧在广东地区幼儿园及中小学的传承与发展作者:苏嘉妍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38期【摘要】粤剧是广东地区具有岭南特色的传统综合艺术,是羊城文化的奇葩,但是根据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和查阅的文献中发现,很多学生对粤剧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困难重重。文章通过论述粤剧的地位以及调查了粤剧在中小学以及幼儿园中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粤剧在传承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笔者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开展粤剧教育,引导学生将粤剧与各种现代元素相结合,比如加入动画、电影、流行音乐等现代元素,让学生爱上粤剧。【关键词】粤剧;中小学;幼儿园;发展;传承一、粤剧的魅力与传承现状(一)粤剧的魅力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是汉族戏曲之一。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的一大剧种。粤剧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当时的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粤语华人的移民及其对粤剧的喜爱和传唱,被传播到世界各地。粤剧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地域性文化沉淀。广东地区的很多老人家都是粤剧的忠实“粉丝”,笔者采访了一些广州本地的老人,其中一位老人回忆道:“粤剧是我从小看到大的,我小的时候也差点成了粤剧演员,以前没有现在那么多高科技的东西,电视网络都没有,看电影又太贵了,人们一般的娱乐和消遣就是看大戏,开戏的时候就是最开心的时候,很有意思!”粤剧寄托的是老一代人的美好回忆,笔者作为一名广州人也对粤剧有着特别的情结,但是这种广府文化正在渐渐被新生一代所抗拒。(二)粤剧的传承现状龙源期刊网罗丽在《年轻人眼中的粤剧》一文中写道:“粤剧表演是以表现古代生活和古典美为主要内容的,这曾经也适应了好几代人的审美观,这也是过去粤剧兴旺的一个原因。在21世纪的今天,步履匆匆的生活以飞快的速度改变了粤剧的生存环境,冗长的腔调、浓重的化妆、落套的剧情,粤剧种种陈旧而僵化的弊端,日益不能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的确,如今的青少年因为有了网络、电视等高科技以后,像粤剧这种“老古董”也就无人问津了,而青少年心中又是怎么想的呢?为了能更加客观地了解分析粤剧的传承现状,笔者做了如下的调查并进行统计。这次的调查在广州番禺各学校进行,分别有市桥中心小学、北城小学、南阳里小学、星海中学、番禺实验中学、东风中学、象贤中学、仲元中学。回收到的有效问卷共有98份,其中小学有44份,初中有30份,高中有24份。由于考虑到幼儿园小朋友认字有限,对幼儿的调查通过采访幼儿园的老师代替。以下是笔者所做的调查分析以及数据统计:1.受调查人群中,71.4%的人选择偶尔接触到粤剧。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组里面有36%的小学生选择从来没有接触过粤剧。2.受调查人群中,在接触方式上大部分的人选择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另外也有29%的人选择学校,而选择在学校里接触到粤剧的多为初中组。3.受调查人群中,89%的人没有去过剧场看粤剧。4.受调查人群中,73%的人选择不喜欢粤剧,原因有很多,多数为从来没看过粤剧,听不懂粤语,觉得粤剧十分枯燥无聊,也有部分人认为粤剧表演时间太长,腔调太拖沓,脂粉太浓难看,很少看等等。5.在调查对粤剧的了解情况的两道题目中,分别以写出粤剧唱段和粤剧演员做出提问,得出惊人一致的数据,受调查人群中,有81.6%的人不能写出粤剧的名字和演员的名字,虽然多数不能写出粤剧唱段名字的也不能寫出演员名字,但也有一部分人能写出其一,不过最后得出的数据显示,两道题目是一样的,多数受调查者能写出的大多是著名粤剧代表红线女、粤剧唱段《卖荔枝》和《帝女花》,笔者估计是与最近红线女的逝世有关,很多人从新闻中才得知红线女的名字。6.受调查人群中,有61%的人对粤剧没有印象或留白:8%的人对粤剧有美好的印象,称赞粤剧的服饰精致,舞台有传统感,故事内容挺有趣;18%的人对粤剧的印象不佳,如“唱腔太长,想睡觉”“听不懂,难懂”“服饰太夸张了,妆容太花”等等;也有12%的人觉得粤剧有好有不好,很多故事情节青少年不能看懂,但有时还是比较有趣,具有广东特色等等。其中在参与调查的小学组中,没有一个人喜欢粤剧,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二、粤剧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龙源期刊网根据调查报告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粤剧传承中出现的问题。(一)粤语教育的缺乏对粤剧传承产生不利影响笔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一种情况,就是很多爸爸妈妈是会说粤语的,但是孩子却不会说粤语。主要是现在学校使用的语言是普通话,而家人本来是讲粤语的,但是对着孩子讲的也是普通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讲粤语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家里人本来就是新广州人,或者从外省过来的,自然就不会讲粤语了,更加不会去听粤剧了。调查中,不会粤语所以从没接触过粤剧的多数出现在小学组中,呈现出年幼化的趋势。幼儿园、小学这个阶段这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其语言学习能力也会下降。笔者不久前在一所广州市区的幼儿园实习,发现有很多小朋友不会讲粤语,教他们唱粤语童谣的时候,发现一开始有部分听不懂粤语的孩子很不习惯,但是在老师的坚持下,孩子很快就开始习惯了,并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开心、愉快地唱粤语童谣。(二)教师缺乏对粤剧的了解导致初中粤剧教学效果不佳在调查数据当中可以看到,在接触粤剧的方式中选择学校一项的有29%的人,而这部分的人多数为初中生,笔者也了解到初中的音乐课堂上有关于粤剧的内容,但是从收集到的关于对粤剧的喜爱程度的数据中并没有看到有初中生选择喜欢粤剧。根据笔者的调查,有很多学校里的老师根本不了解粤剧,談何做一个粤剧文化的转播者呢?所以说老师一定要先对粤剧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喜爱粤剧,才能感染、带动学生也喜欢上粤剧。如果老师只是播放一下粤剧名唱段,那学生对粤剧的认识是不会深刻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可以通过开展类似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坊或集体备课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相关教师的执教水平,为粤剧教育准备相应的人才,让专业人士扶持普通教师的粤剧教学。另外,徐燕琳在《岭南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香港粤剧的时间与经验》一文中写道:“中小学时期的粤剧教育重要,也更有成效。观众和兴趣的培养,一定要从小开始。根据笔者此前所作调查研究,年龄越小的学生对戏曲越敏感、越容易受到戏曲的影响。”所以说,第一,粤剧要进校园一定要从娃娃抓起;第二,要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先正确地认识粤剧。(三)学校忽视粤剧教育,青少年学生了解粤剧的机会少在调查中发现多数不能写出粤剧唱段的名字和演员名字的同学都不喜欢粤剧,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粤剧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如何去喜欢上粤剧呢?所以目前青少年不是不喜欢粤剧,是没有机会去认识粤剧。陈守仁博士曾指出:“在香港音乐课里讲解粤剧音乐,最大的意义是让学员掌握机会了解及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的确,如果连了解的机会都没有,实在是太可惜了。目前广东省的现状就是在学校教育中忽视了粤剧的内容,没有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喜欢上粤剧的机会。另外,根据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高中课程指引:立足现在·创建未来》所言:“价值观是构筑态度和信念的基础,而态度和信念会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方式;价值观是行为和判断的准则,以及学生应发展的素质,因此,价值观和态度龙源期刊网的培养成为学校课程的主要元素。”学校应该为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作出努力,将粤剧这种传统文化编到学校课程中,给孩子一个爱上粤剧的机会。(四)传统粤剧难以吸引青少年学生的注意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很少有人能静静地坐下来看一出粤剧,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身边刺激好玩的电子产品太多。粤剧在新时代要有所改变,以新的面貌,迎合时代的节奏。三、传承与发展粤剧的方法与途径(一)在校园内开展粤剧教学活动,让学生爱上粤剧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对粤剧只是一知半解,就算在学校老师在课堂上曾提到过,也只是有个大概的印象。而感兴趣的事物,通常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多样的方式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粤剧的教学。学校平时也可以多开展关于粤剧的活动,增加学生对粤剧的认识。粤剧的发展要靠创新,要经得起时代的洗涤,在粤剧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粤剧进行再创造,综合利用现代元素。青少年对新鲜的事物是很有好奇心的,在教学中,要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探究粤剧的魅力。可以将青少年感兴趣的动画、电影、流行歌曲等融入粤剧的教学,以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再引导青少年对粤剧进行再创造,让学生参与其中,动脑思考,这样自然会对粤剧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粤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其中包括音乐、舞蹈、语言、美术等等,在教学中可以发挥粤剧的多样性,把粤剧融入各个学科中。以下是笔者认为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实施的一些具体做法:1.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可以通过唱粤语童谣,提高孩子对粤语的兴趣。幼儿园这个阶段是提高孩子对粤剧兴趣的好时机,可以将孩子喜爱的神话故事、动画故事、卡通人物等引入粤剧教学中,也可以把粤剧的各种元素放到平时的课程中,比如开展身体律动课的时候可以用到粤剧中的动作以及粤剧中的音乐等。2.小学阶段可以加上唱的部分。由于有了幼儿园的铺垫,学生对粤剧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教学也会顺利很多。小学阶段,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可以多给他们创作、表演的机会。对于传统的粤剧,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传统粤剧表演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套上新的、有趣的故事情节或者运用旧曲新词的做法,让孩子把西方乐器加入粤剧音乐中,等等。在唱腔方面,可以不用原来的唱腔,而用自然的唱法代替。3.对于中学的学生,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和电影这些方面切入,比如联系流行音乐中的说唱和粤剧中的念白。周星驰的电影《唐白虎点秋香》就出自于粤剧,可以利用这部电影的片断进行粤剧念白方面的教学。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发现粤剧并不枯燥。龙源期刊网目前,还是有不少学校在粤剧进校园这方面做得不错,值得我们借鉴。在深圳市宝安区的几所学校中,音乐课上学生可以学习粤剧的唱腔;舞蹈课上,学生们可练习粤剧的身段表演;而在美术课上,学生则可以绘制脸谱;语文课上则有粤剧经典台词赏析。在青少年粤剧传承方面,宝安模式值得探讨。从2004年深圳市宝安区开始启动“京剧进校园”以来,宝安的“京剧娃”已是声名在外。如今,宝安区的“粤剧娃”同样毫不逊色。从2007年开始,宝安区又启动了“粤剧进校园”项目。目前,宝安区已有12所学校启动了“粤剧进校园”项目,福永街道7所公办学校则全部普及。宝安区的“粤剧娃”培养成绩可圈可点。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在研讨会上如此解析:专家引领是关键,从一开始,宝安区就在全国聘请教师。不仅如此,宝安区还注重搭建平台,每年孩子们有几十次的演出机会,让他们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另外,宝安区还创新机制,采取区和街道两级管理,统一聘用教师,统一排练方案,统一安排专家授课时间,实现设备、服装等资源共建、共享。而在佛山市、广州市等地,粤剧进校园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在佛山南海区西樵镇第一小学,早操之后的粤剧身段操在3000多名学生之间坚持了3年多。广州市荔湾区三元坊小学2005年开办粤剧班。荔湾区教育局每年举办“三元杯”大赛,只要是学粤剧的孩子都可以参加。荔湾区少年宫1996年建立了荔湾区艺术学校少儿粤剧培训基地。而广州市白云区文化馆已经拥有
本文标题:试论粤剧在广东地区幼儿园及中小学的传承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03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