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李健金融学-重点名词解释
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交换的媒介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纸币:纸制的货币,包括了国家发行的纸质货币符号.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电子货币:指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传输电子信息的方式实现支付功能的电子数据。其使用基于持有人的存款。电子货币被视为存款货币的一种“无形”存在形式,属于虚拟货币的一种。货币中性:货币对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只影响名义变量。货币非中性:货币对实际经济变量和名义变量都有影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格雷欣法则):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必然出现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被贮藏、融化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国际储备资产: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即使用何种货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哪些资产作为国际储备资产汇率制度:安排汇率制度,即采用何种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国际收支调节:选择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即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政府应采取什么方式进行弥补特里芬难题:美元若要满足国际储备的需求(满足国际贸易需求)就会造成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从而影响美元信用(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值无法维持),引起美元危机;若要保持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满足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值),则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引起国际清偿力的不足。汇率:又称汇价,或称外汇行市,是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者说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表示买入一定单位的外币要支付多少本币,或卖出一定单位的外币应该收多少本币。本国货币为计价货币。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本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外国货币为计价货币。买入汇率是银行买进外汇(结汇)时所使用的汇率,也称为买入价。卖出汇率是银行售出外汇(售汇)时所使用的汇率,也称为卖出价。中间汇率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即期汇率是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远期汇率是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的,据以在未来一定时期(或时点)进行外汇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一价定律(单个可贸易商品之间的关系):在无贸易摩擦(无运输成本、无关税等)和完全竞争(买卖双方无价格操纵)的情况下,若以同一种共同货币标价,则在不同市场上销售的相同商品拥有相同的销售价格。一价定律的汇率含义:若一价定律成立,则汇率必然等于该商品两种货币表示的价格之比。购买力平价:若将一价定律中汇率与单个商品相对价格的联系转换为汇率与一篮子商品相对价格的联系,即为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汇率等于两个国家物价指数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名义汇率的贬值率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相对的意思在于价格变化率,价格是相对的)。利率平价理论:远期汇率的基本决定因素是两国货币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固定汇率制: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各国央行有义务维持本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政府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允许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由波动,各国央行只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是否进行干预以及把汇率维持在什么样的水平上。信用:建立在信任基础(道德范畴)上以还本付息(经济范畴)为条件的借贷活动。实物信用:以实物为标的进行的借贷活动,即贷者将一定数量的实物贷给借者,借者在约定时间内以多于初始借入数量的实物归还,其中多出部分为实物借贷的利息。实物借贷尽管仍然存在,但无论从存在范围和规模而言,都在逐渐减小。货币信用:以货币为标的进行的借贷活动,即贷者将一定数额的货币贷放给借者,借者到期用货币归还本金和利息。货币借贷是信用的主导形态。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通过某种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商业票据: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明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背书:商业票据的债权人在转让票据时在其背面签字以承担连带责任的行为。名义利率:指包括物价变动(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因素的利率。实际利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时的利率,通常用名义利率扣除通胀率即为实际利率。即期利率:是一定期限零息债券的年化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指的是一年期限的收益率;通常用复利来计算年化收益率。远期利率:指的是远期利率合约中的利率,也即未来某个时刻的一定期限的即期利率。收益率:包含两个部分:(1)获取利息的部分,利息收入与证券购买价格的比率,当期收益率;(2)由于证券价格变动导致的收益或者损失,资本利得率。到期收益率:衡量债券投资收益的最常用指标,是在投资者购买债券并持有至到期的前提下,未来各期利息收入、到期本金收入的现值之和等于债券购买价格的贴现率。持有期收益率:购买证券持有一段时间,度量证券在持有期的平均回报率。流动性陷阱:当利率足够低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变得无限大,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储藏起来。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资产不能迅速变现或者变现导致大量损失的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在面临流动性需求时,不能迅速获取资金或者获取资金成本昂贵的风险或者遭遇债权人提前抽走债务的风险。金融工具:经济主体之间签订的金融契约或合同。金融资产:表明交易双方的所有权关系或债权关系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等,有明确的价值。是金融工具的一种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资产组合分散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资产组合分散的风险(“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模型:理性投资者一定会选择在相同的收益下,风险最小的投资组合,或者相同风险下,收益最大的投资组合。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投融资活动的场所。广义金融市场:投融资者通过各种金融媒介进行借贷的场所,包括直接和间接融资市场。狭义金融市场(通常的定义):投融资者以金融工具为载体进行借贷的场所,仅包含直接融资市场。现货市场:交易协议达成后在2个交易日内进行交割。由于现货市场的成交与交割之间几乎没有时间间隔,利率和汇率风险很小。期货市场:交易协议达成后并不立即交割,而是约定在某一特定时间后进行交割,协议成交和标的物交割是分离的。国际金融市场,按投融资方式分为国际信贷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离岸金融市场:以金融交易发生地之外的他国货币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如欧洲美元市场等。同业拆借市场:金融机构同业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回购协议:也称再回购协议,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国库券是国家政府发行的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债券。高安全性、高流动性是国库券的典型特征。票据市场主要分为商业票据市场和银行承兑汇票市场。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将还未到期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持有人的行为。贴现市场可看做是票据的流通市场。中央银行票据: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3年,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外国货币市场:在一国原有的国内货币市场中允许外国交易者参与市场交易活动(货币市场的国际化)欧洲货币市场:独立于各国国内的货币市场专门设立一个国际市场,交易使用的货币可以使任何一种可自由兑换的但非市场所在国家的货币资本市场是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融通交易活动的场所,又称长期资金市场。直接发行:是指发行人不通过证券承销机构而自己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间接发行:亦称承销发行,是指发行人不直接参与证券的发行过程,而是委托给一家或几家证券承销机构的一种方式显性成本:主要有手续费、税费、通信费等.其高低主要取决于交易市场之间的竞争、市场繁荣程度、政府管制、技术进步等因素。隐性成本:主要是价差和信息成本.决定价差成本的因素主要是影响证券流动性的因素,如证券质量、市场交易机制等;决定信息成本的因素主要是信息透明度。场内市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又叫创业板市场,是指专门协助高成长的创新公司特别是高科技公司。)场外市场:三板市场(新三板市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四板市场,五板市场衍生工具:是指在一定的原生工具或基础性工具之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其形式是载明买卖双方交易品种、价格、数量、交割时间和地点等内容的合约与证券。期货:是一种标准化的远期协议,该协议在期货交易所交易。交易所规定了交易基础资产的标准和交易时间。期权:也称选择权,该衍生工具赋予期权的买方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期(到期日或交割日)以约定的价格(协议价格)买入或卖出基础资产的权利。互换:又被称为掉期。协议双方约定未来固定期限交换基础资产的一种衍生工具。金融机构:是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组织,它通常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为营运资本,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各种证券、接受他人的财产委托等形式形成资金来源,而后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营资金,并且在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取得收益。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吸收存款作为资金主要来源,以发放贷款为主要的资金运用方式,以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参与存款货币创造的金融机构,也称银行类金融机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发行金融工具或签订契约等方式获得资金,通过特定的方式运营这些资金,也称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离管制混业经营:允许各类金融机构业务范围有交叉,可以进行综合经营的金融制度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项目,包括现金资产、信贷资产、证券投资等业务,反映出银行资金的存在形态及其拥有的对外债权。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业务,主要包含被动负债、主动负债及其他负债。核心资本:又叫一级资本,是银行真正意义上的自有资金,其弥补损失的能力最强附属资本:又叫二级资本,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的准备金、资产重估准备金、呆账准备和长期次级债等表外业务:是指不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包括:中间业务和创新的表外业务。中央银行: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各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两部分,现金是由中央银行供给,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货币则是由商业银行供给的,体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性负债。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派生存款: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派生的存款。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由经济体系中的外部因素决定的变量。内生变量:也叫非政策性变量,它是指经济体系内部由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货币需求:在一定的资源制约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永久收入:较长时期内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预期得到的收入的加权平均数,具有稳定的特点。自主性交易:个人交易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从事的交易,比如进出口商品、旅游、购买外国证券等。只有通过自主性交易收支相抵而产生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国际收支平衡。补偿性交易:在国际收支的自主性交易不平衡时,为弥补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动用外汇储备等。通过补偿性交易实现的国际收支平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衡,而是被动平衡。通货膨胀: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货币政策:当代各国政府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之一。▲广义:指包含中央银行在内的宏观经济部门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对于货币供给有重要影响。▲狭义: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货币均衡的各种方针措施。——通常的定义货币政策操作指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
本文标题:李健金融学-重点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12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