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新版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不是他的全部。在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有文学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因此,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鲁迅,感受鲁迅。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难点)2.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既真实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重点)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笔名萧红,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小说、散文集《跋涉》。她幼年丧母,她的一生在苦难中挣扎、抗争,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同年完成成名作中篇小说《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代表作中篇小说《马伯乐》、《小城三月》,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认识作者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男,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法等50多种文字。鲁迅名片•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他的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青年鲁迅中年时的鲁迅写作背景链接鲁迅先生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他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本文节选自萧红长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作于鲁迅逝世三年后。萧红是一位经常从记忆深处挖掘写作素材的作家,而这篇文章变是她这类作品的代表作。作者将自己与鲁迅交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剪裁提炼,组织成文。节选部分由几个生活片段叠加而成,自然空行成段。全文布局自由随意,用女性独有的敏锐目光悉心观察,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灵动传神的细节,以质朴浅白清新隽永的语言,于细微之处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充满人情味的活生生的鲁迅,彰显了一代伟人鲁迅的思想和人格。正音识字舀yǎo揩kāi碟dié捆kǔn咳嗽késou/sòu调羹tiáogēng绞肉jiǎo薪金xīn校对jiào草率shuài洗澡zǎo悠然yōu吩咐fēnfu/fù抹杀mǒ疙瘩gēdɑ深恶痛绝wù不以为然wéi轻捷jié喘着chuǎn阖hé瞿秋白qú差差不多、差生差别出差参差病愈。后作“瘥”(chāi)(chā)(chài)(chà)(cī).堵塞边塞活塞(sè)(sài)(sāi).塞•zhuǎn(转移)校xiào(学校)jiào(校对)转zhuàn(转椅)调羹:校对:眼睛不济:揩:深恶痛绝:安顿:存心:阖:识词解意南方方言,普通话叫勺子或汤匙。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眼睛不顶用、不发挥作用。擦,抹。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安稳心里怀有的念头闭合考点链接【考点】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作用1.明确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2.明确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角度或途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3.人物的各种描写方法中都可能存在细节描写。4.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依次分析,有一个答一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现了人物的(要结合文章具体化)……(精神/品质/心理);表达了作者(有时是“我”)的……(情感);为下文……作铺垫。如果是侧面描写,应回答:从侧面烘托了……。探究准备2.梳理课文基本内容,概括作者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哪些内容?并给内容归类(划分层次)。整体感知1.读完本文,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可敬的长者;可亲的父亲;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目标导学一:第一部分(1-13):写鲁迅先生的日常起居。1.(1)鲁迅先生的笑声明朗。2.(2)鲁迅先生走路轻捷。3.(3-13)鲁迅先生的待人、饮食情况:热情真诚待友,喜欢吃北方饭。①和朋友夜谈,包车送客人【3-7】;②吃饺子和韭菜合子、荷叶饼【8-13】。第二部分(14-34):写鲁迅先生会见青年朋友。4.(14-17)鲁迅先生和“我”调侃玩笑。6.(24-26)鲁迅先生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仍认真展读每封青年的信。7.(27-30)先生的校样纸挪作他用,但他却“不以为稀奇”。8.(31-34)每天从早忙到晚的许先生是愉快的;5.(18-23)我们因天晴而会心的笑。第三部分(35-66):写鲁迅先生与家人相处、工作的情景。11.(43-54)鲁迅先生的一天:耐心陪客、通宵工作。12.(55-59)鲁迅先生为子尝丸、求真务实。13.(60-62)先生亲自认真包裹好每一本要寄出的书。14.(63-66)先生带病坚持辛勤工作,竭尽全力,为人类留下更多财富。9.(35-40)鲁迅先生观影让车。10.(41-42)鲁迅先生把翻书当休息。目标导学二:分析形象,把握性格1.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十四件小事,这十四件小事,你认为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或特性?【提示】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摘读法,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概括人物的品质和特性。细读感悟示例——鲁迅的笑:突出“明朗”,发自内心的“欢喜”,可见其乐观爽朗、平易近人鲁迅先生明朗的笑。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鲁迅先生和夫人热情留客,包车送客人。鲁迅先生喜欢吃北方饭。我在鲁迅先生家包饺子、韭菜盒子、荷叶饼,得到先生的赞成。真诚、乐观开朗、平易近人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热情、真诚刚硬的性格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鲁迅先生与作者开玩笑。鲁迅先生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仍认真展读每封青年的信。鲁迅先生对原稿与校稿不珍惜。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先生很忙但是愉快。鲁迅先生夜里去看电影坐车时的谦让。幽默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淡泊名利家庭和谐礼让,表现对他人、对亲人的爱鲁迅先生以翻一翻书的方式当作休息。鲁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鲁迅先生在深夜工作,直到人家都起来了才睡下。鲁迅先生检查海婴的丸子。鲁迅先生包纸包很细致。鲁迅先生生病了,但工作不止,工作的投入。对时间的珍惜待人热情、耐心抓紧一切时间工作尊重孩子,做事认真,深入实际做事严肃认真不顾身体健康忘我工作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概括归纳:作者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开朗乐观、热情周到、和蔼宽厚、平易近人、风趣幽默、关心青年、关爱家人、矢志创作、严谨认真、珍惜时间、忘我工作、热爱生活、博爱苍生、一丝不苟的伟大而又平凡的人。并且作者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不露痕迹地融在了对琐事的叙述中。2、课文描写鲁迅的性格特性用了哪些描写方法?⑴动作描写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拿不住咳嗽夸张的写法,豁达爽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写法借鉴⑵语言描写“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好久不见,好久不见用语言直观地表现了鲁迅幽默风趣的形象。⑶神态描写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笑着笑出神地勾画先生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容。⑷侧面描写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那怕一点点小事。”许先生说从许先生的角度表现了鲁迅的求真、务实。⑸细节描写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通过神情、语言、动作的描写,把一个伟大的人物回忆得有血有肉,可知可感,令人亲近。1、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哪些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都一样吗?目标导学三:合作讨论,疑难探究2、据说当年有位友人看了萧红的这篇文章后,不屑地评价说:“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的?”但就是这样一篇片段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甚至略显琐碎的文字,却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你喜欢这样的写法吗?说说你的理由。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作用: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通过描写鲁迅先生与其他人物的交往,烘托出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由于三个人的身份不同,所以作用也不一样。1、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都一样吗?①本文是回忆性散文,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例如平静的叙述中饱含的深刻的情感,尤其是“悲”感。②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③写许广平,是更典型的侧面烘托。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的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断,令人信服。例如她对鲁迅先生工作的支持,尽管整天为家庭琐事忙忙碌碌,但却能让鲁迅先生有更多的时间忙于工作。但她是愉快的,她的乐观也反映了鲁迅的乐观。本文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围绕鲁迅忘我工作等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记述,并非无中心的散漫之作;并且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一改人们心目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让人觉得可亲可敬,让我们明白了写文章必须有真情实感受。2、这样一篇片段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甚至略显琐碎的文字,却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你喜欢这样的写法吗?说说你的理由。目标导学四:把握写法,感悟妙处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法指导】以小见大的作用: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大量细致地记叙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有以下几个好处:1.更真实。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
本文标题:新版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19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