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政治学—平民政体第六小组:胡瑞琪范元瑞覃瑜孙磊陈浩平政治学—亚里士多德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1《理想国》与《政治学》26种政体—平民主义3《理想国》与《政治学》26种政体—平民政体3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人物简介: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代表作品:《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创作大背景: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公元前4世纪,正是希腊奴隶制城邦发生严重危机的时代。作为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面对奴隶制城邦由盛而衰的现实,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基于事实的理论研究,追根溯源,探讨产生危机的原因,寻求克服社会危机使奴隶制城邦中兴的社会途径。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政治学》内容简介: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成书于公元前326年,是他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制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关于城邦政治学说的主要论著。亚里士多德在书中探讨了国家的起源、本质、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等一些重要政治问题,不仅系统地论述了古希腊的城邦政治思想,而且第一次创立了独立的政治学体系。《理想国》与《政治学》《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理想国》与《政治学》柏拉图认为,国家产生于人类生活的需要国家的起源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是由人的本性的发展所决定的,在历史长河中自然而然产生的《理想国》与《政治学》柏拉图崇尚的是一种由哲学王直接统治的,社会中各阶级等级森严的理想社会国家的阶级构成亚里士多德所崇尚的是以法治国,社会各等级比较松散的理想社会。《理想国》与《政治学》拉图认为最理想的政体是贤人统治,即“哲学王”政体形式亚里士多德则阐述了6种不同的政体形式《理想国》与《政治学》柏拉图谴责私有财产,认为私产之下无好的执政者甚至会毁灭社会私有制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人类的各种美德6种政体—平民政体贵族政体君主政体僭主政体平民政体共和政体寡头政体政体常态贵族政体君主政体共和政体6种政体—平民政体根据两种标准:一、政体宗旨二、人数6种政体—平民政体变态寡头政体僭主政体平民政体6种政体—平民政体平民政体:由无产的贫民(群众)们执掌最高治权则是平民政体。政体组成:(1)政体的各种议事机构,即全邦最高权力所寄托的机构(2)各种行政组织(3)各种法庭(司法组织)6种政体—平民政体平民政体的主要特征:平民政体的主要特征在于以自由为宗旨。自由体现在政治生活中,就是人人轮流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表现在司法行政方面,有从全体人民当中选举陪审员、职官的任用制度,废除了职务终身制。在议事方面,有抽签参加议事会的制度。平民政体的又一特征是实行公职的津贴制度,使贫穷的公民可以担任公职,鼓励参政。6种政体—平民政体“依通例说,不问各邦特殊情况怎样,凡是和最好政体愈接近的品种自然比较良好;凡离中庸之道愈远的品种也一定是最恶劣的政”种政体从优至劣的次序应是:共和政体——贵族政体——君主政体——平民政体——寡头政体——僭主政体认为平民政体是最可容忍者政体的优劣性6种政体—平民政体平民政体弊端:最主要地起因于平民领袖们的放肆。他们或者是私下里中伤富人,迫使富人们联合起来,或者是在公开场合鼓动群众围攻富人。……有时候,平民领袖们为了逢迎群众不惜加害于显贵人士,或者瓜分他们的财产,或者以巧取豪夺的公益捐献来削减其家产,有时甚至诉诸指控,以便没收富人们的财产,致使这些人不得不合力向平民政权发难。6种政体—平民政体平民政体的品种以财产为基础,订立担任公职的资格,但所要求的财产数额是低微的最严格地遵守平等原则的凡出身无可指摘的公民都能受任公职,治理以法律为依归不问出身,凡属公民都可受任公职,治理以法律为依归极端民主制。凡属公民都可受任公职,政事最后裁断由群众决定,“命令”代替了法律。
本文标题: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93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