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18《周亚夫军细柳》
周亚夫军细柳侣俸中学陶鸿中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王维观猎导入•王维的《观猎》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细柳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驻军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细读《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吧。作家作品简介•题注: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一前143),西汉名将,绛侯周勃之子,封条侯。军,驻军、驻扎。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资料链接: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字子长,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丰富了阅历,了解了社会。汉武帝元封三年,其父司马谈去世,他继任太史令,开始广泛阅读史料,着手《史记》的写作。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被捕下狱,受到宫刑。出狱后,满怀悲愤,以极大的毅力,继续《史记》的编写,公元前91年书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文学名著。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写作背景•汉文帝后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入侵,烧杀劫掠,形势严峻。为了加强防卫,汉朝委派刘、徐、周三位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这三处地方离国都长安较近,汉文帝就到这三处慰劳军队。本文就是汉文帝犒劳三军的记实。【题解】•本文是《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的一节。绛侯周勃是汉朝开国功臣。吕后家族威胁到刘氏王朝时,他与丞相陈平共谋诛诸吕,立汉文帝。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因他的兄长绛侯周胜之有罪,他被封为条侯,延续绛侯的后代封号。历经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这篇文章即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周亚夫军细柳①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②,匈奴大入边③。乃以宗正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⑤;祝兹侯⑥徐厉为将军,军棘门⑦;以河内守⑧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⑨。至霸上及棘门军⑩,直驰人,将以下骑送迎。已而⑪之⑫细柳军,军士吏被①甲,锐兵刃②,彀弓弩③,持满④。天子先驱⑤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⑥至!”军门都尉⑦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⑧’。”居无何⑨,上至,又不得人。于是上乃使使持节⑩诏将军:“吾欲人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⑪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⑫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⑬曰:“介胄之士不拜⑭,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⑮,改容式车⑯。使人称谢⑰:“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⑱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⑲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给划线字注音•被()甲彀()弓弩()诏()将军揖()曩()•祝兹()侯棘()门车骑()辔()胄()嗟()乎犯邪()•被(披pī)甲彀(gòu)弓弩(nǔ)诏(zhào)将军揖(yī)曩(nǎng)•祝兹(zī)侯棘(jí)门车骑(jì)辔(pèi)胄(zhòu)嗟(jiē)乎犯邪(yé)勾划抄读重点注释•③[入边]侵入边境。•⑤[军霸上]驻军霸上。•⑧[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守,郡守,是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⑨[上自劳军]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劳,慰问。•⑩[军]军营。•⑪[已而]不久。•⑫[之]到,往。•①[被]同“披”,穿着。•②[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③[彀弓弩]张开弓弩。彀,张开。弩,用机械发箭的弓。•④[持满]把弓拉满。•⑤[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⑥[且]将要。•⑧[诏]皇帝发布的命令。•⑨[居无何]过了不久。居,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无何,不久。•⑩[持节]手持符节。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⑪[壁]营垒。•⑫[按辔]控制住车马。•⑬[持兵揖]手执兵器行礼。揖,拱手行礼。•⑭[介胄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士,将领。•⑮[为动]被感动。•⑯[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⑰[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⑱[曩]先前。•⑲[固]必,一定。疏通文意•文帝之后六年②,匈奴大入边③。乃以宗正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⑤;祝兹侯⑥徐厉为将军,军棘门⑦;以河内守⑧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③[入边]侵入边境。⑤[军霸上]驻军霸上。⑧[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守,郡守,是汉代郡一级的行政长官。•补充: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大(大规模,大举)乃(于是)以(委派,任命)为(作为)以(用来)备(防备,戒备)•译文: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委派河内郡的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上自劳军⑨。至霸上及棘门军⑩,直驰人,将以下骑送迎。已而⑪之⑫细柳军,军士吏被①甲,锐兵刃②,彀弓弩③,持满④。天子先驱⑤至,不得入。•⑨[上自劳军]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劳,慰问。⑩[军]军营。⑪[已而]不久。⑫[之]到,往。①[被]同“披”,穿着。②[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③[彀弓弩]张开弓弩。彀,张开。弩,用机械发箭的弓。④[持满]把弓拉满。⑤[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补充:直(径直)锐(使……锋利)•译文:皇上亲自去慰问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穿着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驱曰:“天子且⑥至!”军门都尉⑦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⑧’。”居无何⑨,上至,又不得人。于是上乃使使持节⑩诏将军:“吾欲人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⑪门。•⑥[且]将要。⑧[诏]皇帝发布的命令。⑨[居无何]过了不久。居,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无何,不久。⑩[持节]手持符节。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⑪[壁]营垒。•补充:闻(听从)使(动词,派遣)使(名词,使者)诏(下诏)言(命令,号令)•译文:先行引导的人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发布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垒大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⑫徐行。•⑫[按辔]控制住车马。•补充:士吏(官兵)谓(告诉,对……说)约(规定)驱驰(纵马奔驰)按(按住、控制住)辔(缰绳)徐(慢慢地)•译文: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⑬曰:“介胄之士不拜⑭,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⑮,改容式车⑯。使人称谢⑰:“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⑬[持兵揖]手执兵器行礼。揖,拱手行礼。⑭[介胄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士,将领。⑮[为动]被感动。⑯[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⑰[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补充:兵(兵器)请(请允许)称(宣称)谢(告知)敬(敬重)劳(慰劳)成(完成,完毕)礼(劳军礼仪)去(离开)•译文: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执兵器拱手行礼,并说:“穿戴着盔甲的将士是不行跪拜礼的,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被此而感动,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周亚夫军细柳•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⑱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⑲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⑱[曩]先前。⑲[固]必,一定。•补充:既(已经)惊(惊诧)嗟乎(叹词,表示慨叹,“唉、啊”)真(真正)若(像)耳(罢了)可(能够)袭(被偷袭)虏(被敌人俘虏)可得(能够)邪(语气词,表示反问,“吗”)之(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译文: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一定会被敌人偷袭且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文言词语归类•1、通假字•(1)军士吏被甲•(被)同(披),词义(穿着)•(2)改容式车•(式)同(轼),词义(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3)可得而犯邪•(邪)同(耶),词义(语气词,表示反问,“吗”)•2、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①军霸上•(驻军,驻扎)•②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下诏)•③将军约•(规定)•④介胄之士不拜•(披甲戴盔)•⑤改容式车•(同“轼”,扶轼)•(2)形容词使动•锐兵刃•(使……锋利)•(3)形容词作状语•匈奴大入边•(大规模,大举)•(4)被动•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被偷袭)(被俘虏)•3、古今异义(1)匈奴大入边•古义:边境;今义:边缘,旁边•(2)上自劳军•古义:慰问;今义: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3)天子先驱至•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今义:走在前面引导,引申指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走在前端的人•(4)军中闻将军令•古义:听从;今义:用鼻子嗅•(5)持节诏将军•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今义:节日,比喻关键的环节或时机•(6)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传令;今义:通过多人而了解到的不一定真实的消息、新闻•古义:营垒;今义:墙壁•(7)将军约•古义:规定;今义:大约,表估计或条约、邀请等•(8)将军持兵揖曰•古义:兵器;今义:士兵•(9)请以军礼见•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10)使人称谢•古义:告知;今义:感谢•(11)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古义:必,一定;今义:坚固,顽固•(12)可得而犯邪•古义:同“耶”,语气词,表示反问,“吗”;今义:不正当,不正派4、一词多义为: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作为)②天子为动(被)之:①已而之细柳军(到,往)②不闻天子之诏(的)③称善者久之(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以:①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委派,任命)②以备胡(用来)③将以下骑送迎(及其,以及):④请以军礼见(用){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军细柳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曩者霸上、棘门军{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皇帝敬劳将军无案牍之劳形··········军:驻军,驻扎军:军队军:军营军:军队使:派遣使:使臣诏:皇帝的命令诏:下诏劳:慰问犒劳劳:使……劳累•练习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军霸上2.上自劳军•军中不得驱驰劳其筋骨•3.已而之细柳军4.居无何•不闻天子之诏居夭下之广居•参考答案:1.驻军,驻扎军营•上自劳军(军队)•2.慰问使……劳累•3.到,往的•4.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住特殊文言句式(1)判断句:此真将军矣(表判断,语气强烈)(2)倒装句:成礼而去(正常语序应为“礼成而去”)(3)被动句:天子为动(被动语气)(4)省略句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省略了主语“文帝”)②直驰入/已而之细柳军(省略了主语“皇帝的车队”)③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天子”后省略了“的车队”)④吾欲入劳军(“入”后省略了“之”,即细柳军营)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这篇文章分三段。•第一段:交待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徐、周三军的驻地。•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被挡,周亚夫在细柳营严格治军。
本文标题:18《周亚夫军细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13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