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于过年的习俗高二十二班王博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春节被认为就是立春。中国一直是典型的东亚农业社会,因为农事基础,所以对「春」这个季节最具感情。立春/春节一般被认为是古代最重要的节日,所以相关民俗文化极多,而且根据年代、地域各有不同。1.穿青衣迎春立春日,夜漏未盡五刻,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幘,立春旛,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后汉书礼仪志》古人相信春季万物生发,天地翠色,故属性上对应的颜色是「青」(青绿)。统治阶级为表示自己与「天」的关联性,所以也把穿青色衣服视作仪式之一。同理,立夏红色(朱),立秋白色,立冬黑色。同理,春季对应的方位是「东」。所以天子和文武百官要前往东门之外迎春。2.饮梅花酒/椒柏酒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董勋云: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荆楚岁时记》梅花酒,元日服之却老。——《四民月令》椒柏酒即以花椒、柏枝所制之酒。是的你没看错,古时候很流行喝花椒相关饮料。如《楚辞》亦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由此衍生而来又有「屠苏酒」,配料更多些。梅花酒不确定。立春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梅花尚未开放,应是上一年采摘梅花酿制而成。类似的食谱《山家清供》里有,不详述。3.食七菜粥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荆楚岁时记》中国上古时代的传说里也有类似《圣经》中创世纪的情节,如「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七菜粥即取七种早春新鲜蔬菜做粥/羹,取迎新去晦之意。七菜粥如今在日本更为流行,曰「七草」。国内倒是式微了。4.食春盘/咬春立春日,春餅生菜,號春盤。——《四时宝镜》東晉李鄂立春日,命以蘆菔、芹芽為菜盤,相餽貺。——《摭遺》(没查到这本书)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齐人月令》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帝京岁时纪胜》古人认为春日的气息是向外发散的——经过冬季蛰伏后,草木蓬勃生长,气温回升。所以流行趋势是食用有「辛味」的东西(如前面提到的椒柏酒),新生的野菜(如七菜),「春盘」「咬春」也是由此发展而来。一般是韭菜、葱、水芹、萝卜之类新生的鲜嫩蔬菜,有清新口感的。摊在盘子里,是「春盘」;卷成春卷、春饼之类吃,就是「咬春」。5.剪彩绸为燕子,做头饰迎春立春之日,悉剪綵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荆楚岁时记》綵即五色绸之意。燕子被认为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鸟儿之一,七十二候里也有「春分,玄鸟至」的说法。彩燕迎春,大概就是想要像它们一样轻巧地迎接新春天吧;)6.御风列子御風常以立春歸於八荒,是風至則草木發生。——《要览》立春日,取弘農宜陽金門山竹為管,河內葭草為灰,以候陽氣。——《玉泉记》「御风」的正式含义是驾驭着风,乘风而行,我这里姑且把它理解为「人对春日气息的关注和实验」~~~古人相信四季的「气」有所不同,春日的「气」是「阳气」,轻清上升,所以如果在竹管内放入一些草木灰,即使没有人动,春气也会带动飞灰,甚至发出声音。古时称之为「葭管」。但有的时候「葭管飞灰」也被认为是属于冬至的——冬至一阳生,已经有阳气了。7.簪花、采花、赐花立春日,自郎官御史以上皆賜春旛勝,入賀訖,戴歸私第。又士大夫家翦綵為春旛,或綴於花枝之下,或翦為春蝶、春錢、春勝以為戲,東坡立春日,亦簪旛勝過子由,諸子姪笑指云,伯伯老人亦簪花勝耶。——《东京梦华录》正月八日立春,內出綵花賜近臣。——《景龙文馆记》紹聖二年上元,幸集禧觀,出宮花賜從駕臣僚各數十枝,時人榮之。——《聞見近錄》立春在公历2月4日前后,春节也是2月。这时候盛开的鲜花并不多,所以这一习俗最初只有贵族/统治阶级才能享受。民间多是把彩纸、金箔做成花朵的样子,插戴。唐宋以降,人们开始熟练调配鲜花的开放时间,这时候就有更多的花可供选择了。8.剪彩纸、金箔为人翦綵為人,或縷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花勝以相遺,登高賦詩。——《荆楚岁时记》这个做法好像是为了祈愿,希望自己的形貌精神都焕然一新的样子。9.放灯、观灯初八日传为诸星下界,燃灯为祭。灯数以百有八盏为率,有四十九盏者,有按玉匣记本命星灯之数者。——《帝京岁时纪胜》一般认为从立春后到上元节(即元宵节,正月十五),都要以彩灯装饰屋宇。初八开始就是赏灯的高潮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什么的就不用多说了吧:)来继续补充咯~那些不是太风雅但也很有趣或很重要的。·鞭春牛临安府进春牛于禁庭。立春前一日,以镇鼓锣吹妓乐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馆内,至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仗鞭春,如方州仪。——《梦梁录》立春日,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京师除各署鞭春外,以彩绘按图经制芒神土牛,舁以彩亭,导以仪仗鼓吹。交春之刻,京兆尹帅两学诸生恭进大内。——《帝京岁时纪胜》进入春天后,农耕成为第一要紧事,牛当然就是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自周朝起便有制土牛,鞭策以鼓舞大家春耕的做法。·贴鸡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荆楚岁时记》这一做法好像是起源于一只天鸡,说是最早迎接春日曙光之类的。。。也有说法认为是起源于神话中的重明鸟。不赘述。·吞鸡蛋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风土记》大概是以鸡蛋助元气。·杖打粪扫以钱贯系杖脚,回以投粪扫上,云令如愿。——《荆楚岁时记》译文的解释是:「把串起来的钱绑在竹竿的末端,拿在手里围绕粪土转几圈,然后投打在粪土堆上。说令人如愿以偿。」春联上联:节俭兴家家家富下联:养德利人人人乐横批:节俭兴家上联:福联千门红红满下联:春风万里习习暖横批:春光无限上联:金鸡唱晓千门吉,下联:玉犬卫门万家安。横批:辞旧迎新上联:紫燕归时,留影沂河问柳色下联:牧童去处,落笛蒙山醉槐烟横批:春满家园上联:金鸡报晓,晓色晴开,万里江山绘锦绣下联:丹凤朝阳,阳光普照,千秋华夏荣春晖横批:万象更新上联:诗意凌云,且向龟蒙揽秀色下联:画图飞彩,回看琅琊沐春晖横批:豪情满怀上联:猴腾天宫传捷报,下联:鸡啼大地奏凯歌。横批:鸡唱晓日上联:仁心难成终会成下联:冤家难结有心否横批:成否在心上联:四个反对,驱苛除弊,清风拂面话好听下联:八项规定,涤尘荡垢,春风暖心事好办上联:沂河、沭河、柳青河,看河水结伴,畅意奔流,浇灌幸福新标杆下联:蒙山、沂山、马亓山,看青黛搭肩,巍峨俊秀,攀越美满新高度上联:顺天顺地顺思想老百姓事事顺心下联:利国利民利发展共和国扬威立信横批:国泰民安上联:高歌岁月,迎春柳拽《莺啼序》下联:大唱文明,报喜梅邀《鹊踏枝》横批:欢度新春上联:猿啼万重山,下联:鸡舞千家门。横批:丁酉大吉上联:除陋习移风易俗下联:立新规文明乡风横批:正风习来上联:微风习习,缕缕春风拂神州。下联:细雨绵绵,丝丝甘雨润中华。横批:风调雨顺上联:吉年吉月吉日吉时吉利到下联:福天福地福人福财福气来横批:气瑞景祥上联:沂蒙吐翠梅点点,梅飞白玉。下联:临沂回春柳丝丝,柳摇黄金。横批:春归大地上联:物华天宝金鸡唱春,下联:人杰地灵玉燕送福。横批:人寿年丰上联:今日发奋,闻卿起舞,下联:他年得道,携尔升天。上联:傲骨雄姿,有贵族风范。下联:司晨报晓,是工匠精神。上联:苦累莫怕,练就金鸡独立,下联:愚钝何妨,正好笨鸟先飞。上联:金猴辞旧岁,恭送齐天大圣下联:锦鸡啼新春,来迎昴日星官。上联:临春同贺,二月梅花四月柳。下联:与君共勉,三更灯火五更鸡。上联:人生自当洒脱,莫愁一块鸡肋。下联:世间几多情义,好寄千里鹅毛。上联:从小处用心,可见细微,宁为鸡口。下联:往大局放眼,自寓丘壑,便是龙头。上联:人生要想出头,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下联:精神若求不朽,后之于人乐,先之于人忧。上联:金鸡争试啼后代阖家尽豪阔下联:李家出笔杆果然文采都风流上联:雄鸡拜谢金猴啼贺新春雪,下联:蓝天西辞学子梦回白鹭州。上联:在路上玉面莫奈四担谷下联:跨年夜风雪北吹唤立军。上联:猴耀梨园知音遇瑞雪飘歌苑下联:鸡鸣五湖霓裳曲新春颂紫藤上联:猴升祥瑞欲报半载师恩宴下联:鸡鸣海内忽如一夜春风来上联:鸡鸣晓旦,阿哥阿妹幸福快乐下联:燕舞阳春,老爸老妈长寿安康横批:福寿齐臻上联:耍掼蛋精明赛灵猴下联:斗地主争赢超雄鸡横批:百战百胜上联:崇伟苍柏送灵猴下联:寒风玉露迎金鸡横批:爆竹雷鸣上联:二人主持、四人斗牌、六人呈现满堂彩下联:一千夺冠、二四坐庄、八千捍卫王者风横批:欢乐斗地主好窗花大扫除扫尘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从古代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中演变而来。到了唐宋时期,“扫年”之风盛行。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至今中国民间流行着“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谚语。在中国民间还流传着一则传说,扫尘习俗是因通州(今南通)佃农为迎接玉帝的年粮而来。早先,这里的佃农一年忙到头,除纳粮交租外,所剩无几。他们祈求灶王爷在腊月二十四日上天奏本时多说好话,以便玉帝开恩,从天仓拨点恩赐,在除夕前降下年粮——米雪,让他们饱饱地吃顿团圆饭。为了迎接玉帝的恩赐,佃农们每年都在腊月二十八日前,将宅院里外打扫得清清爽爽,以迎接天赐年粮,这样年复一年,春节扫尘的民族风俗一代代延续流传下来。自己制作的窗花大扫除
本文标题:关于过年的习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22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