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鲍照《拟行路难》上课用
•拟行路难(其四)拟行路难(其四)南朝·宋鲍照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2.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乐府解题》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每因酒酣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解题•诗人遭遇出身寒微,自称“孤门贱生”,空有一身才华,却郁郁不得志,至多只做过几任小官,正如诗评家钟嵘所叹:“才秀人微,故湮没当代!”•时代背景魏晋南北朝时,入仕实行门阀制度(即以门第出身地位为唯一选拔标准),阻塞了天下寒士的仕进之路,使广大寒士命途坎坷,心中激愤难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知人论世:悲愤亦有因阅读诗歌整体感知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俞益悲愁而中断。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诗意理解(意)“愁”本诗的关键词(诗眼)《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结合诗句,赏析作者在诗中如何表现“愁”的?•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清·沈德潜《古诗源》)•1.诗的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参考思路】诗的开头两句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如同水是依照高低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由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合作研讨:•2.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参考思路】第三句中“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3.“安能行叹复坐愁”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参考思路】从表面上看是诗人在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4.“心非草木岂无感”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参考思路】这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表现了诗人的抗争。•分析:上文中诗人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达到高潮。果因关键词本文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的怀才不遇,抒发愁苦的感叹,表达了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小结朗读诗歌拟行路难(其四)【南朝宋代】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悲愤苦闷清·沈德潜曰:“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古诗源》)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比较鲍、李的《行路难》思想内容情感语言风格鲍照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抒悲愤抒悲愤明豪情展自信深受乐府影响,语言清新质朴,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参军,在临海王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积累
本文标题:鲍照《拟行路难》上课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3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