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和现状6
第一部分伊朗简介第二部分伊朗核问题历史和现状第三部分美国对伊态度第四部分中国的立场第五部分国际社会的立场伊朗核问题伊朗简介冯尚婵惠第一部分1.国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35年以前称波斯)2.国旗:伊朗国旗呈长方形,自上而下由绿、伊朗国旗白、红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白色横条正中,镶嵌着红色的伊朗国徽图案。白色与绿色、红色交接处,分别用阿拉伯文写着“真主伟大”,上下各11句,共22句。这是为纪念伊斯兰革命胜利日——公元1979年2月11日,伊斯兰教太阳历为11月22日。国旗上的绿色代表农业,象征生命和希望;白色象征神圣与纯洁;红色表示伊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3.国徽:由四弯新月、一把宝剑和一本古兰经组成。新月象征宗教——伊斯兰教;古兰经位于顶端,象征伊斯兰教高于一切,是共和国行为准则的依据;宝剑象征坚定与力量,有如巨刃摩天,力斩“恶魔”。把这个国徽拆开就是阿拉伯文的“安拉”,整个图案呈圆形,象征地球,表示“安拉”的思想遍布全球。4.国家政体:伊斯兰革命后第一部宪法于1979年12月颁布,规定伊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权统治高于一切。伊斯兰议会是伊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领袖是伊朗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是伊朗政教合一的象征。总统是继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赛德·阿里·哈梅内伊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5、简史: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公元7—18世纪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先后入侵。18世纪末,伊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加部落统一了伊朗,建立了恺加王朝。19世纪初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1935年3月21日,改国名为伊朗。二战前,与纳粹德国关系较密切,直到1943年9月,伊朗对德宣战。二战后,伊朗与英、美关系趋于密切,英、美对伊在政治、军事上给予大量支持,同时趁机控制了伊的经济命脉。1978年4月1日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81年10月哈梅内伊就任总统,伊宗教领袖霍梅尼逐步建立起政教合一的伊斯兰体系。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存在着边界、教派和民族争端。进入8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经国际多方调解,于1988年8月宣布接受停火。1989年6月3日霍梅尼病逝,专家会议于第二天推举总统哈梅内伊为新领袖。伊朗核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沈瑞晨第二部分年代,开始核能源开发1980年,美伊断交,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12月18日,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2004年4月,宣布暂停组装浓缩铀离心机6月底,宣布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但暂停提炼浓缩铀9月21日,宣布开始将37吨铀矿料中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11月,德法英3国与伊朗在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德法英承诺提供核技术、核燃料和一座轻水反应堆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铀浓缩2006年1月10日,伊朗恢复中止了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4月11日,伊朗宣布已成功生产出纯度3.5%的低纯度浓缩铀,成为国际核八强之一(五常任理事国,印巴,伊朗)4月2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向该机构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告。报告说,伊朗未能在联合国安理会规定的期限内中止铀浓缩活动,也没有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进行全面合作。6月1日,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外长级会晤在维也纳结束。与会各方达成一项共识,在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的前提下向其提供一项具有吸引力的方案。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和后处理的活动,并呼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8月22日,伊朗正式向俄、美、中、英、法、德六国递交了伊朗对伊核问题六国方案的答复。10月25日,伊朗官方证实已成功安装了第二批铀浓缩设备,即164台离心分离机。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1737号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一系列与其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有关的禁运、冻结资产和监督相关人员出国旅行等制裁措施。2007年2月2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机构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有关伊朗履行安理会1737号决议情况的报告。报告认定伊朗未能在安理会规定的60天限期内停止其有争议的铀浓缩活动。3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闭门会议决定,将该机构对伊朗的55项核技术援助项目减少22项,有4项是国家项目,其余18项属地区或跨地区的合作项目。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1747号决议,加大了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3月28日,伊朗国家原子能组织中止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保障协定的部分辅助安排,以回应联合国安理会第1747号决议。4月9日,伊朗总统內賈德宣布,伊朗已有能力进行工业规模核燃料生产。2010年2月16日,伊朗总统内贾德表示,伊朗最近完成了新一代离心机的试验,其功率是目前离心机的5倍,新一代离心机将在不久后投入使用。7月6日,关于伊朗核问题的5+1集团认为,伊朗核问题还是应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为此,决定与伊朗举行直接对话。2008年,2月11日,伊朗总统内贾德在德黑兰参加纪念伊斯兰革命胜利的活动时表示,伊朗将坚定不移地发展自己的核计划,不会在核权利上后退。伊朗第一座核电站将投入运营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2010年8月9日宣布,伊朗第一座核电站——布什尔核电站将于2010年9月投入运营。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报道,萨利希当天在视察布什尔核电站后说,目前正在对电站设施进行最后检测随后电站将做好全面启动的准备。他说,希望9月初可以完成在核反应堆中安放燃料的工作,这样9月中下旬就可以开始发电。萨利希当天还宣布,美国、俄罗斯和法国三国近日在给伊朗的回信中宣布准备就核燃料交换细节问题举行技术会议。伊朗希望这一会议能在未来两周内举行。布什尔核电站是伊朗首座核电站,总造价为10亿美元,设计装机容量为1000兆瓦。1995年,俄罗斯与伊朗就建造布什尔核电站签署合同,根据合同,该核电站应当于1999年竣工。但后来由于政治和经济等原因该工程一再拖延。第三部分美国对伊态度一、美国国内不同主张二、文明冲突论——大中东计划三、美军三种模式打伊朗都有困难四、美国的坚定立场——军事打击取决于政治决心毕飞“核”还是“和”•主战派:•代表人物: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主要观点:现在不打,后患无穷;对伊朗动武代价很高,但容忍伊朗拥有核武器对美国的安全角成威胁代价更高;在动武和纵容其拥有核武器之间选择动武。•主和派:•代表人物:前卡特政府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主要观点:目前局势类似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国政府处于“要么默许敌人拥有危险武器,要么动武阻止敌人”的两难困境;动武则美国将陷入20至30年的另一个伊拉克泥潭。关于文明冲突论•作者及简介•理论分析作者及简介•“文明冲突论”的创始人,乃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Huntington)。在冷战刚结束、苏联解体不久,亨廷顿就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提出了后来一直在许多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随着《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流行和之后9·11的发生,亨廷顿几乎和“文明的冲突”一词画等号。政治学家并不是政治家,他们通常很少有机会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内。但塞缪尔·亨廷顿却是个例外,他创造出的词汇例如“第三波”和“文明的冲突”,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他对世界局势的看法也总是令人无法忽视。他已经不仅仅被视为一位政治学家了,而是一位政治思想家。理论分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有以下几点。•其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二,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其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其四,文化,西方文化,是独特的而非普遍适用的;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而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或提出挑战。大中东计划•新中东政策是中东和平新计划,由美国总统布什在2002年6月24日提出。6月24日下午,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玫瑰园发表讲话,宣布了人们等待已久的美国新中东政策。•主要内容美国中东政策有三个新变化:•第一,对巴勒斯坦更加强硬。布什表示支持巴首先建立一个临时性国家,然后再过渡为正式国家,巴以达成最终地位协议需3年时间。•第二,对以色列也施加了压力。•第三,许诺对巴勒斯坦进行经济援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布什讲话也反映了美国中东政策的两个不变:•一是明显偏袒以色列。•二是对最终实现中东和平虚多实少,并未提出具体的建议。美国三种模式打伊都有困难•美国打伊三种可能模式•可能遭遇诸多困难三种可能模式•据美《华盛顿邮报》分析,美政府目前正衡量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的方式,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是对伊朗的秘密核设施发动有限打击,如果伊朗对伊拉克和其他地区的美国目标发动报复性打击,则美国继续进行空袭;第二个方案是进行大规模的空袭,不仅仅打击核设施,还对包括伊朗情报机构总部、伊斯兰革命卫队基地和其他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种战略性目标进行轰炸;第三种方案是大规模的地面入侵。前两种方案是着眼于将伊朗的核计划推迟数年,而最后一种方案则是彻底推翻伊朗现政权。可能遭遇的困难•首先,就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有限打击而言,由于伊朗的核设施十分分散,多有地下加固掩体,难以进行全面的有效打击。•其次,就对伊朗进行大规模空袭方案而言,也受到很多因素限制。第一,伊朗地形复杂,战略纵深大,对美军的快速决定性作战形式形成挑战。第二,美国缺乏可靠的发动空袭的跳板。•第三,就大规模地面入侵而言,也是不容易做到的。首先,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牵扯兵力过大,难以有效分兵伊朗。其次,伊朗的军力具有一定的战略报复能力。•所有这一切,使得伊朗对一般规模的军事打击具有较强的承受力,如果美国要对这样的国家进行地面征服,将是一场远远超过伊战规模的大战争。军事打击取决于政治决心美国长期把伊朗视为“无赖国家”和“邪恶轴心”成员。布什更是在不久前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直接挑明“伊朗可能是美国的最大威胁”。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即便没有伊朗核问题出现,从长远看,“摆平”伊朗也是美国在大中东地区的战略目标之一。虽然从目前看,军事打击可能会遭遇很多困难,但是是否开战最后还取决于美国的政治决心。美国参议员约翰·麦凯恩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42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称,如果外交努力失败,不能阻止伊朗研究核武器,不排除对伊朗动武。事实上,出于维护美国超级大国尊严的考虑,即便准备不足,凭借美国无与伦比的军事实力,如果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美军最终取得胜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最麻烦的是军事战场之外的政治战场。第四部分中国的立场王贵婧一、伊朗大打“能源牌”二、中国如何博弈三、中国的立场伊朗大打“能源牌”•一段时间以来,伊朗外交活动频繁而且活跃。伊朗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吸引外国商贾纷至沓来。不少国家也纷纷看好伊朗能源市场,派遣高级代表团访伊。伊朗政府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在外交活动中游刃有余地打着“能源牌”。•舆论认为,由于世界能源资源储量有限,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制定各自的能源战略。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打“能源牌”不失为合理开发本国能源资源、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一项有效举措。•第一招:削减石油产量一旦伊朗减产,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石油价格将从现在的每桶70几美元,上涨到80美元,甚至超过100美元。•第二招:对美盟友断油如果有限减产无法消除国际社会
本文标题:伊朗核问题的历史和现状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44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