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高中历史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人教版选修一.ppt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主要洞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有雄健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开凿时间长达四百多年。据统计,现存窟龛2300多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70余座。由于孝文帝迁都后,大力推行汉化,此时的雕像一改云冈时期的风格,服饰、装饰,甚至人物体形面貌等处,都带有明显的汉族文化的特征。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问题: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促进民族大融合课标要求: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一生活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二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三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基础教材结构问题: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每一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农业手工业商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荒地开垦,粮食产量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畜牧业的发展民间、官府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的发展;青瓷制造业的发展洛阳多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货币交易恢复;对外贸易长足发展1恢复与发展:生活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问题:北方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原因:(1)孝文帝采取发展经济的政策:均田制、租调制度(2)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农具革新、耕作技术进步、兴修水利(3)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推动: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4)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问题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有何作用?答: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推动了民族大融合,生产方式的变化促使统治者进行更加彻底的政治改革来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封建化:就是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制统治模式转化问题:归纳北魏政权封建化加速的措施。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模式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问题: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有何具体表现?表现鲜卑劳动者成为农民,鲜卑贵族成为封建地主,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优秀文化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基础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改革的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改革的推动力:统治者因素孝文帝改革(一)前期: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二)后期: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移风易俗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影响对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不乏不同声音。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之手。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文缛节,丢掉的恰恰是拓拔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问题:你同意上述见解吗?谈谈你的看法。1阅读下列材料答(1)同意。在孝文帝统治期间,他通过改革,学习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用汉人的文化改造了鲜卑族,这些措施使鲜卑族丢弃了本民族的特色,导致了鲜卑族军事力量的衰退和统治力量的削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2)不同意。迁都洛阳后,鲜卑族在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下,其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为隋唐时期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对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一、成功的原因: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二、认识:先进必然战胜落后;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都具有曲折性。2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再见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件人教版选修一.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6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