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近代史(四)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史复习(四)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程标准与考纲知识对照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本专题高考试题举要(2010山东文综,12)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扳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10江苏历史卷,9)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2010福建文综卷,24)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2010天津文综,7)“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2010上海历史,2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2010海南卷,18)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2009广东理科基础,63)“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宋时期B.明朝后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时期(2007广东历史,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高考试题分析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衣食住行是民生问题的直接体现,在关注民生的整个大氛围下,这个单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年高考题考试高频率出现也说明了这点。在备考时,大家除了掌握基本的相关史实外,一定要与同时期的相关知识如政治、经济、思想等联系起来。注意衣食住行中折射出的社会的进步、习俗的变迁中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一、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时间1840——1949衣风俗食女装:民国时改良旗袍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住中国传统饮食西餐传入中国传统民居西方建筑→欧式洋房,中西合璧留辫,缠足→断发,放足保守→开放→并行于世(1)列强的侵略,西方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的传入和影响(根本原因在于近代西方文明的先进性)。(2)进步人士的鼓吹与提倡(3)政府的政策(4)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变化原因变化的特点①受西方影响明显。②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③发展不均衡(空间范围、主体上)④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铁路交通:(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2)民国以后,进展缓慢;(原因?)2、水运和航空(2)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1)鸦片战争后,外国垄断水运3、航空运输:(1)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3)1949年有52条民航线。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电报在中国(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3)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2、电话在中国时间成就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根本);(3)政府的大力提倡;(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詹天佑京张铁路)(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三、大众传媒的变迁1、报刊业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1873年汉口)(1)出现(2)发展①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作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作用为介绍西学,开发民智,宣传民主思想、推动社会变革;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电影业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1905年11月,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风云儿女》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农村基本状况: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新变化:只有少量的“洋油”、“洋火”、“洋布等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习俗风尚的变化•旧习•婚姻包办•男子留辫•女子裹足•社交礼仪•改变•婚姻自由•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握手;同志,先生你知道旧中国有哪些落后的习俗?这些习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在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这不得不让人深思………观点1:西方文化的进入,推动社会生活的进步观点2:这是一种文化侵略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和观点?说说你的理由。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应该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四)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7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