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近代史专题的三条线索..
中国近代史的三条线索1840——19491、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2、国人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和救亡探索史。3、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史。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虎门条约》开始沦为1851-1864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56-1860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进一步沦为1860-1895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改革1894-1895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1895-1898戊戌变法民资阶级改革1897-1899瓜分狂潮资本输出势力范围门户开放1899-1900义和团反帝爱国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完全沦为1901-1911清末新政地主阶级顽固派改革1911辛亥革命民资革命器物救亡制度救国制度救国制度救亡1840-1919年以来,国人发起多次抗争、探索运动,1、以传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史观来看,值得高度评价的是?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新文化五四运动2、以现代化史观来看,值得高度评价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五四运动。近代史考纲有四个C,它们的关系是?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现代化)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梁启超与新史学民族屈辱现代化进程探索抗争推动刺激反思1、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刺激洋务运动开展2、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经济、外交、军事、教育现代化起步3、甲午战争失败,维新派反思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进而开展新一轮制度救国(戊戌变法)运动。西方入侵不平等条约体系对华影响C民族危亡四轮战争六个条约半殖民化西学东渐对华影响C不同阶级探索救亡三阶段五事件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C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社会习俗史学理念C思想文化西方入侵的影响?1、签订条约、民族危亡,同时西学东渐2、受两者刺激,国人开始探索救亡3、促进中国社会转型,现代化发展。近代国人探索救亡的背景和影响?背景:1、签订条约、民族危亡,同时西学东渐导致探索救亡影响:3、探索救亡促进中国社会转型,现代化发展。一、屈辱史(民族危亡)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1、列强侵华的四轮战争2、六大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3、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过程4、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C1、1840-1900列强侵华的四轮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侵华原因导火线战役事件结果影响打开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在华政治、经济利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进一步沦为洋务运动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朝鲜东学党起义义和团运动火烧圆明园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廊坊、杨村《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虎门销烟《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列强瓜分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清末新政2、六个条约内容比较和条款的归类第一轮鸦片战争后1842《南京条约》1843《虎门条约》第二轮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第三轮甲午战争1895《马关条约》第四轮八国联军侵华1901《辛丑条约》要求:具体内容、影响都需理解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类型(1)割地类条款1、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给英国3、中日《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款类条约1、中英《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2、中英、中法《天津条约》:赔偿英400万两、法国200万两白银3、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赔偿英法各800万两4、中日《马关条约》: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另外还有3000万两赎辽费5、《辛丑条约》:赔款共计4亿5千万两白银,本息合计9.8亿(3)开埠通商类条约1、《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2、《天津条约》:开放牛庄(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处3、《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4、《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南京条约》与《天津条约》所开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分布上有何不同特点?这样的前后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南京条约》口岸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天津条约》口岸已经囊括中国整条海岸线(南北都有)部分口岸位于内地长江沿岸。表明中国被迫进一步向列强打开国门,西方势力已经进入中国内地。(4)获取特权的条款1、控制关税:2、内河航运权:3、传教游历:4、开设工厂:5、对清廷的控制:《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驻京《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帝规定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7、永久居住权(租地):以《南京条约》附件《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订立《上海土地章程》,1845年上海租界产生。8、其他权益:《虎门条约》的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必须和英国协定关税《天津条约》规定外国舰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天津条约》传教士、西人可以内地自由传教、游历《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设厂1840-1900年列强侵华手段的演变趋势及背景。A、政治侵略:从单国发动战争到各国配合瓜分狂潮B、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C、1899,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治经济政策,共管中国)。19世纪40到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急需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用两轮战争打开中国市场和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推行商品倾销。19世纪末,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列强政治上掀起瓜分狂潮,经济上推行资本输出为主,美国的门户开放也在这一时期提出。时间历史事件社会性质1840年之前主权完整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沦为大大加深了完全沦为1840—1842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94—1895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3、1840-1900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是如何逐步加深4、不平等条约体系对近代中国的影响C总论:西方入侵和条约签订既给中国带来了耻辱和灾难,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消极:(屈辱、灾难、不幸)西方入侵中国,迫使中国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损害中国各类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这是中国的耻辱,更给近代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不幸。积极:(民族危机促觉醒抗争、西学东渐促进现代化)面对西方入侵带来的民族危机,中华民族由觉醒到抗争。在民族危机和近代西学东渐的双重影响下,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了中西差距,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着传统中国社会由器物到制度进而思想的变革与进步。二、探索救亡史1、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五四运动。各次事件代表人物、所属阶级、根本目的、各自口号、指导思想、政治主张、具体内容、背景影响评价都需知道。晚清派别名时间事件阶级属性人物口号、思想政治主张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立宪派顽固派1840年代到1860年代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1840-1912长期存在1861—1895主持洋务运动1895-1898主持戊戌变法1894兴中会辛亥革命1901-1911参与清末新政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倭仁、慈禧奕、曾、李、左自强求富、中体西用康、梁、谭、严《天演论》进化论孙、宋三民主义杨度、康、梁学西方器物维护清朝统治维护清朝统治学西方器物维护清朝统治挽救中国,保留清朝君主立宪(制度)挽救中国,推翻清朝,民主共和(制度)挽救中国,保留清朝,君主立宪根本目的内容或过程性质影响洋务运动挽救清朝次保中国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封建地主阶级自救客观刺激资本主义发展,中国现代代化开端戊戌变法挽救中国次保大清公车上书、《天演论》《时务报》、百日维新资产阶级改良宣言进化论与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改良之路不通辛亥革命挽救中国推翻清朝兴中会、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1912中华民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帝制,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未改社会性质新文化运动思想救国《新青年》、民主、科学、文学革命、马克思主义传播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打击封建旧思想,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五四爆发奠定基础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救亡的阶段历程背景事件核心内容影响器物第一次工业革命—商品输出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民族资本主义长生(代表企业、双重性)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甲午战争戊戌辛亥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思想辛亥革命失败,袁世凯复辟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文学革命,马克思主义传播,五四和中共建立三、现代化进程1、现代化转型在各领域的表现和推动因素?2、中国现代化的特点?近代中国现代化各领域的表现及相关事件: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思想文化理性化、科学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五四运动)近代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一大主题(特点)?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在西学东渐和国人探索救亡的推动下,中国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各领域现代化转型的趋势?A、社会形态上,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B、政治上,从君主专制逐渐演变为民主共和。C、经济上,从农业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转变。D、思想文化观念上,从迷信封建伦理纲常(专制、迷信)转变为推崇民主与科学。E、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上,从封建等级礼俗向西方平等礼俗转变。F、史学上,从传统帝王史观到国民史观。1、现代化进程: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C(各领域表现、动因)A、社会形态上,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B、政治上,从君主专制逐渐演变为民主共和。中国传统政体是秦代完全确立的君主专制制度,19世纪末,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清末新政时,清政府尝试构建宪政。20世纪初,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C、经济上,从农业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转变。鸦片战争以后,传统自然经济渐趋解体。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办军事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到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出现,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逐步壮大。机器生产逐渐普及,工业地位提高。D、思想文化观念,由迷信封建伦理纲常(专制、迷信)转变为推崇民主与科学。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在固守封建伦理道德的同时引进西器。19世纪末维新派积极宣扬进化论,改变了国人固有的世界观。革命派传播反对专制的共和革命思潮。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批判旧文化、旧思想、旧礼教,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播。E、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上,从封建等级礼俗向西方平等礼俗转变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废除旧染污俗的法令,剪发辫、禁缠足、改称谓、易服饰、废跪拜,以西方平等礼俗代替封建等级礼仪。F、史学上,从传统帝王史观到国民史观。20世纪初,梁启超出于救国的目的,发起“史界革命”,批判封建旧史学,提倡资产阶级新史学,主张把历史重心从封建帝王转移到全体国民,写全体国民的历史,为全体国民写史,推动了近代史学的现代化转型。2、近代中国现代化的特点:A、艰难性(帝国主义镇压、国内旧思想/保守派反对)很多表现为新旧杂陈,同一人同一事进步落后并存B、渐进性(1840-1949三阶段、五事件、四争论)循序渐进、由表及里、不断深化观点记忆:(大题可用,小作文可用)A、近代史上的多次争论,实质是对中国现代化方案道路的抉择,归结为两个问题,要不要学西方?西化程度该有多深?B、近代西学源源而来,国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模仿到自主选择。C、近代多次探索之间,每次探索都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而有所
本文标题:中国近代史专题的三条线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7622 .html